邹庆国 王明慧
摘 要:以哈尔滨市小学生家长填写的800份有效问卷为样本,研究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情景因素对儿童阅读认知行为的影响,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各情景因素与儿童阅读之间的应然关联和实然关联,针对儿童阅读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家庭、学校和图书馆应该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儿童阅读认知;情景因素;田野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0;B8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087-04
一、研究目的
阅读活动能够为一生的各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孩子养成了终生读书的习惯,就会拥有优于常人的知识基础。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在常规的课堂教育之外了解更加广袤的世界,也使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可能。让孩子爱上阅读也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从儿童时期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然而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合作才能完成。儿童阅读认知行为与知觉发生的场景关系密切,这些场景即构成了影响阅读行为的情景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机构。此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论证了两者的关系,王平认为,中国家庭对儿童阅读服务的选择的主要障碍并不来自于经济压力和基础设施的匮乏(家长反而会竭尽所能满足其子女的阅读需求)[1];肖静认为,那些更愿意参与家庭阅读活动和持有与儿童发展相符的阅读理念的父母培育出具有较高阅读能力孩子的几率更大[2];邓小昭等人认为,无视儿童阅读需求与阅读水平的做法,很有可能会把孩子对书籍的热爱扼杀在成人们一厢情愿的期望之中[3]。本文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归纳总结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机构在儿童阅读认知行为中的影响,找出情景性因素与儿童阅读之间的应然和实然关联,找出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结果
本次田野调查采用问卷形式,研究影响儿童阅读认知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即情景性因素,将研究对象锁定为6—14岁小学生群体。为了保证问卷能够客观地反映不同家庭、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价值观念的监护人对儿童阅读的影响,课题组把哈尔滨市小学分为一般小学和重点小学,分别随机抽取10所小学作为调研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800份。问卷设计以父母的自然情况和阅读观念、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时间、阅读来源为主要调查题目,旨在研究情景性因素与儿童阅读之间的关联。
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收入水平3 000—8 000元占被调查对象一半左右。参与本次调研的家长中,家庭月收入水平3 000元以下的占10.87%,3 000—5 000元的占28.63%,5 000—8 000元的占23.87%,8 000—10 000元的占18.88%,10 000—15 000元的占13.25%,15 000元以上的占4.5%。
80%以上家长为专科以上学历水平,职业结构分布均衡。专科及以下占47.25%,本科占39.50%,硕士占8.75%,博士占4.50%。家长的职业结构中,国企中高层管理者占4.75%,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占14.12%,国企员工占11.88%,外企或合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占3.75%,外企或合资企业员工占3%,私企中高层管理者占4.75%,私企员工占12.5%,个体老板占16.75%,自由职业者占23.50%,其他5%。以上数据说明参与调查的家长覆盖了各个收入阶层、各个职业和学历层次人群。
(二)儿童阅读基本概况
第一,绝大多数儿童3岁以后开始阅读。阅读开始的年龄1—2岁占5.62%,2—3岁占36.50%,3—4岁占34.38%,4岁以后占23.50%;每月购书经费一般不超过100元。购书经费每月支出30元以下的占13.25%,30—50元占35.63%,50—100元占24.63%,100—150元占14.37%,150元以上占12.12%。
第二,亲子共读时间较少。每天半小时以下占27.53%,半小时到一小时占30.48%,一小时以上占8.13%,时间不确定占15.48%,几乎没有时间的占18.38%。去书店或图书馆的频率较低。半年一次的占17.37%,两个月一次占13.88%,一个月一次占30.50%,半个月一次占11.25%,从来不去的占9.37%。
第三,在阅读兴趣方面,最喜欢的图书是童话书、漫话书和科普读物。童话书占49.13%,卡通书/漫画书占45.75%,科普/百科占33.75%,益智游戲书占26.13%,励志成长书占24.00%,精装图画书占20.88%,游戏手工类图书占19.50%;故事书的类型中外国童话名著占33.33%,中国神话故事占44.24%,成语故事占33.58%,国学启蒙故事占18.30%,中国传统文学名著占18.17%,动画片改编的漫画故事占44.24%,引进版绘本占18.80%,中国现当代原创图画书占13.66%。
第四,大多数家长都会听从孩子的阅读意愿让他们自由阅读。在阅读中有46.74%的家长会尊重孩子的意愿,有10.90%的家长不会尊重孩子的意愿,42.36%的家长有时尊重有时不尊重,大多数家长都会听从孩子的阅读意愿让他们自由阅读。在家长对孩子的阅读目的中,提高孩子成绩排第一位的有26.09%,获取知识排第一位的占26.43%,开阔眼界排第一位的占18.43%,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排第一位的占18.88%,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排第一位的占18.81%。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几种目的分布比较均匀,提高学习成绩比例占1/4左右,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和开发想象力等都是阅读的目的。
第五,阅读频率不高,持续时间不长。儿童阅读频率每天阅读占37.34%,每周三四次占26.32%,每周两次占6.27%,每周一次占7.39%;每次的阅读时长两小时以上占5.89%,一小时到两小时占27.82%,半小时到一小时占44.24%,半小时以下占21.42%,从阅读频率与阅读时长来看,每天都进行阅读活动的孩子不到40%,阅读时长在一小时之内的占半数以上。说明在推广全民阅读中,在儿童中进行阅读普及任重而道远。
三、影响儿童阅读认知的情景因素分析
(一)实然关联
从统计数据能够得知,哈尔滨市的小学生大部分在低幼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阅读的体验,并且每月都有固定的经费可供阅读支出。从家长们陪伴孩子读书的时间分布上看,半数以上的家长都能与孩子每天共读书在一个小时以下,也有一部分家长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读书,孩子去图书馆的频率不是特别高,这从一个层面可以看出图书馆对儿童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哈尔滨市小学生课余生活中学业压力较大,补课班、特长班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很难有大块时间去图书馆或书店阅读。家长们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睡觉、学习、阅读、吃东西、玩游戏和外出游玩的重要性的排序中,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有45.07%,阅读放在第一位的有19.06%,睡觉放第一位的有19.82%,吃东西放第一位的有11.23%,玩游戏和游玩放在首位的占5.68%和4.38%。可以看出家长们对孩子的诸多期望中,学习成绩占据绝对首位,阅读在家长心目中的重要性就要逊色许多。说明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之下,把成绩搞上去仍然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唯一要求,阅读相对来说就显得不太重要,但其实孩子从读书中获取的知识恰恰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
另外,儿童的阅读书籍来源主要是自己购买,童话书是孩子们阅读的重点,其中中国神话比外国神话更受孩子欢迎,卡通书和漫画书籍也在阅读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国学启蒙和中国传统文学虽然没有其他类别那样比例大,但是也正在悄悄地走上孩子们的书架,这与社会上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二)应然关联
首先,根据调查结果,人们期望儿童图书馆应有如下的功能项目,阅读分享49.25%,读书指导52.13%,定期讲座28.07%,娱乐区33.71%,视听区33.08%,体验区30.08%,互动区32.83%。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公共儿童图书馆尚有许多未开发的项目来满足读者的需要。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举办亲子教育讲座,但家长期望的娱乐区及体验区尚未普及,还有更多的空间可待开发。
其次,家庭收入与儿童购书经费成正比,与阅读频率、阅读时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关联。此次调查中,收入水平是依据哈尔滨市平均工资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状况而划分的。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家庭中,月收入低于3 000元的家庭与高于8 000元的家庭所占比例较低,月收入3 000—5 000元和5 000—8 000元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大,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收入较高的家庭对孩子购书的投入会多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在购书中投入的经费就会少一些。月收入15 000元以上的家庭有52.78%的人群会每月支出150元以上的经费为孩子买书,而月收入不足3 000元的家庭仅有1.15%的人群会支出150元的购书经费。月收入低于3 000元的家庭中有39.08%的家庭购书经费低于30元,有40.23%的家庭购书经费在30—50元之间。总体来说,家庭收入越高,对孩子的阅读投入就会越大。
调查显示,家庭收入分布在各个层次的孩子保持每天进行一次阅读的都占所在人群的28.74%—44%之间,而每天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阅读时间也在各层次家庭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大,阅读的频率与时间与家庭收入之间没有明显的正向相关或相反的数据关联。由此可见,家庭收入或许导致家长对孩子购书经费的投入有所不同,但对孩子阅读的频率与时间影响不大。
最后,家长学历与购买书刊费用、子女阅读时间长短成正相关,与子女阅读频率无明显关联。调查显示,拥有博士学历家长每月用来购买书刊费用在15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47.23%,高于硕士学历的20%,高于本科学历的13.93%,高于专科及下的5.82%。说明高学历家长更舍得花更多的钱用于购买书刊。
孩子年龄与图书拥有量,从统计数据能看出13—14岁的孩子图书拥有量都在100本以上,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图书积累会越来越多。而孩子年龄与阅读时长阅读频率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数据关联。
四、关于哈尔滨市儿童阅读现状的思考
从问卷填写的书目来看,哈市小学生课外阅读中,绘本漫画种类较多,儿童文学作品以近期畅销类为主,国学经典正在走进人们视野,国内外文学名著的阅读种类明显不足。以思想思辨为主的哲学阅读和知人识事的历史类阅读更少,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这方面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过于缺乏造成的,孩子应当阅读那些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读哲学书籍是达到思辨的有效途径,虽然这条路坎坷难行。如果你覺得形上学和宇宙论较为困难的话,我们可以从知识论开始。知识论探讨的是人类认知的过程,里面我们可以得到许多著名哲学家关于如何思考以得真理的论述,更不乏诸多哲学家对有效思辨的论述。其次,多读历史书籍,阅读全世界的历史,“明史”不仅可以增强个人之意志,通过对历史的认知,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什么“真正”的东西存留了下来。
(一)儿童阅读问题
第一,主动阅读意愿不足。数据显示,一、二年级的儿童中有主动阅读意愿的儿童只占到了0.13%,这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自主阅读意识较弱,而教师和家长也没有对儿童做相关的引导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各种卡通动画片以及手机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书本对他们的吸引力,比起读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愿意看电视或者玩手机。除了孩子自身兴趣不足以外,家长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情况不重视也是导致孩子阅读兴趣低的一个原因。有部分家长表示,觉得孩子年龄还小,阅读并不是必要的活动,可以等孩子年龄大一点的时候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他们觉得儿童阅读是一项对儿童很有益处的活动,但是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并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上去。
第二,儿童阅读意愿得不到尊重。调查数据显示,在此次参与调查的儿童中,有部分儿童觉得家长在为自己挑选阅读材料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喜好,而是一味地选择家长自己认为对孩子有益的材料,而家长挑选的阅读材料很多时候并不符合儿童的阅读兴趣。部分儿童表示,自己喜欢的画册、故事书以及漫画书等在家长眼里都是“对学习没有帮助,甚至会影响学习的闲书”,家长在为自己购置图书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考虑这类图书,家长为孩子挑选的图书大部分都是科学知识类或者教育意味较重的图书,甚至有孩子表示:“我妈妈只会给我买卷子和练字册。”而接受调查的家长则认为,儿童并没有自主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材料的能力,孩子喜欢的都是一些没有实际价值,对学习没有帮助作用的书籍,所以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挑选一些自己认为对孩子有益的阅读材料,而儿童则表示,家长挑选的书大部分都是自己不喜欢看的书,买回家的书籍等阅读资料有很多都是闲置的。由此可见,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儿童和家长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和分歧,儿童自主选择的家长认为不适合,而家长为孩子挑选的自己认为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孩子却没有兴趣,这样就导致儿童阅读兴趣提不起来的问题。
第三,儿童阅读得不到指导。根据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来看,学校里并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相关的课程,也没有举办过阅读相关的活动。在接受访谈的15位语文教师中,只有3位教师表示会对自己的学生做一些阅读指导工作,只占到了接受访谈的15位教师的20%,并且,这3位教师表示,自己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也并不是特别深入详细,由于课程任务比较重,压力比较大,所以他们并不会投入太多的课时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指导。有一位教师表示,她会偶尔在班会课的时候对班上孩子的阅读情况做大概的了解和指导,其他两位教师则表示,只会在有时候上语文课时偶尔提一下关于阅读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教师们都表示,希望家长可以对儿童的课外时间做以合理安排,对孩子的阅读做一定的引导。而接受访谈的家长们都表示,自己并不是特别了解儿童阅读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只能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希望教师可以对孩子进行指导。这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在儿童阅读的指导问题上,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一个比较尴尬的状况,由于课业压力较大,任务较重,教师并没有太多可以自由安排的课时来对孩子的阅读情况做以了解和指导,所以希望家长可以配合自己的工作,在课外对孩子的阅读进行一定的引导。而家长却欠缺相关的知识,想要指导却无从下手,只能反过来寄希望于教师和学校可以对孩子进行指导。正是因为这样,儿童阅读受到的指导才特别少。
第四,阅读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从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儿童喜欢的阅读材料大都是画册,故事性强的书籍以及漫画书等,而家长则希望儿童可以多读一些教育性强或者科普知识类的图书。在感性上,儿童对于家长推荐的阅读材料兴趣不大,而理性上,儿童又觉得家长推荐的阅读材料对自己更有益处,可是又很少会认真阅读家长买回来的阅读材料。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压力开始增加,家长和教师开始更加注重儿童的学习状况,而忽略了儿童的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六年级的儿童慢慢开始对儿童文学类的阅读材料产生了兴趣,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主动阅读的意识也在增强,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面临升学压力,学习负担变重,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相比之前开始减少,儿童有阅读的意愿却不一定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教师也表示,孩子即将面临升学考试,课业负担重,课程安排比较紧张,相比于对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指导,更愿意做的是指导孩子如何应对升学考试。家长也表示,相比于阅读,升学才是更紧要的事情,更愿意让孩子专心学习而不是把时间用在阅读上。
(二)为了改善儿童阅读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培养阅读兴趣。儿童的阅读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家长可以尝试着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例如,家长可以在闲暇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或者书店,陪着孩子一起阅读,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時间久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自然就被带动起来了。同时,对于年纪较小的儿童,家长还可以通过用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语言转述书中的内容的方法来使孩子产生兴趣,然后再引导孩子自己阅读。
第二,尊重阅读意愿。家长在为孩子挑选阅读材料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尊重和考虑一下孩子的阅读意愿,而不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挑选阅读材料。孩子的天性促使其选择有趣的、让自己快乐的阅读材料,而这些材料并不是全部都有价值,都对儿童成长有帮助,但即使是这样,不考虑儿童的意愿只按照家长的想法挑选阅读材料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有可能会使儿童的阅读兴趣大打折扣。所以,家长在为儿童挑选阅读材料的时候可以在选择了自己满意的材料之后,根据儿童自己的兴趣再挑选一份,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两份材料都要认真阅读,阅读之后家长可以跟孩子聊聊书中的内容和孩子阅读之后的感受,引导孩子发现家长挑选的材料中有益处的部分。
第三,加强对儿童阅读工作的指导。教师在儿童阅读中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职能,加强对儿童阅读的指导。教师可以组织与阅读相关的主题班会,了解孩子的阅读现状,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儿童阅读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准确地帮助儿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可以让班里每个孩子借出一两本书,建立图书角可以促进儿童与儿童之间在阅读上的交流,并且可以降低每个儿童阅读的成本,同时,对提升儿童阅读兴趣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举办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学校可以不定期地举行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读书周、读后感作文竞赛、读后感演讲比赛等等。还可以组织孩子做手抄报、画黑板报等,促使阅读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多样,让儿童通过这些活动发现阅读的魅力从而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王平.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儿童阅读服务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3).
[2]肖静.家庭阅读环境与学前儿童文化素质发展研究[J].情报探索,2017(4).
[3]邓小昭,等.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3).
(责任编辑:蒋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