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辉,曹 溢
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们采用双钢板治疗2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7~73岁。均为闭合骨折。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跌倒伤13例,其他5例。骨折AO分型:A型2例,B型12例,C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
1.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臂丛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手术台上。上无菌止血带,术中根据置钉需要拆除止血带。中上段采用外侧入路,远端向后外侧延伸,沿肱二头肌外侧切开,逐层分离,注意保护桡神经。骨折复位后予克氏针临时固定,必要时可使用拉力钉固定,先置入外侧锁钉钢板,再置入后侧锁钉钢板。X线透视确认骨折复位良好,钢板螺钉固定稳妥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术后24 h行患肢肘关节与肩关节的主、被动持续功能锻炼。术后1个月根据X线片复查情况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手术时间57~94 min。术中出血量55~220 ml。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12个月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5~95分,肘关节伸直0°~10°,屈曲135°~150°;肩关节功能采用UCLA评分评价疗效:优1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26/28,肩关节屈曲160°~180°,伸展50°~60°,外展165°~180°,内旋50°~70°,外旋80°~90°。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1例,经多次换药后愈合;桡神经牵拉损伤症状1例,经神经营养、电刺激治疗后恢复。
图1 患者,男,45岁,右肱骨干骨折,AO分型B2型 A.术前X线片,显示右肱骨中段骨折,骨折端明显移位;B.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位置佳;C.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D.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痂形成;E.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 图2 患者,男,22岁,右肱骨干骨折,AO分型B1型 A.术前X线片,显示右肱骨中段骨折,骨折端明显移位;B.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位置佳;C.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骨痂形成;D.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E.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骨折线消失
典型病例见图1、2。
肱骨干骨折临床发生率高,骨折断端机械稳定性欠缺和局部生物力学环境破坏严重是骨折术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由于肱骨骨折断端的剪切力及旋转力给骨折断端的稳定带来了困难[1],因此,手术治疗易发生骨不连。肱骨干骨折采用双钢板呈90°角放置治疗,具有最佳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其刚度和抗疲劳性能最佳[2];同时可以提供良好的断端稳定性,具有抗旋转、断端加压等作用,利于骨折愈合。此外,可靠的内固定也为患者早期主、被动康复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3]。值得注意的是,双钢板中主力钢板通常较长,需置于肱骨远端,因此,术者对桡神经解剖熟悉、保护神经游离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发现,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快速愈合,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