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军 张国胜 成国瑞
[摘 要]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但也存在专业设置与精准扶贫结合不够紧密、就业机会少、出口不畅、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甘南州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联合办学,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平台。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联合办学;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专业设置;就业渠道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6-0220-02
甘南州中等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和扶贫开发的中心工作,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强管理、重技能、扬特色、塑形象为工作重点,促进学校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甘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甘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截至2019年底,甘南州共有中职学校6所,其中中专3所(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甘南州卫生学校、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3所(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舟曲县职业中学升格为中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现有学生2717人,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590人。
2018年甘南州内中职学校招生873人,高中在校生17149人,职普比为2.3∶7.7。2019年州内中职学校招生1824人,藏区“9+3”招生232人,高中在校生16050人,职普比为3.1∶6.9。
(二)教师队伍
截至2019年底,中职学校有教职工513人,其中专任教师415人,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248人,专业课教师165人(其中农林牧渔类13人、加工制造1人、轻纺食品类2人、土木水利类2人、交通运输类9人、信息技术类18人、医药卫生类61人、旅游服务类4人、财经商贸3人、文化艺术13人、教育类38人、公共管理1人、其他20人),“双师型”:教师67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16人,本科333人,专科65人,高中阶段及以下1人。高级职称96人,中级198人,初级101人,未定职级20人。
二、培养德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技能劳动者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德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德育工作始终,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中职学校每年都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校园文艺汇演等,开展新生军训、学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等,做到德育活动有载体、学生发展有空间、安全教育有平台。
(二)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技能人才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状况,各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根据市场及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始终是最前沿的、最先进的,进入社会即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中职学生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合格率达到90%以上。在实习实训方面,各学校每年组织实训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贯彻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开展锅庄舞比赛、篮球比赛、运动会、广播操比賽等活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学生体质测评达标率95%以上。
三、坚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
(一)专业课程设置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各中职学校树立“市场定位专业、岗位决定课程、内容服务学生”的专业建设理念,科学设置专业,大力加强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示范性专业建设,构建“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特色化理实一体的专业技能课实训教室。
(二)基础课程设置
专业公共基础课坚持“必须和够用”的原则,从学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指导意见》,除开设规定的基础课程外,部分学校还开设了藏文等特色课程,积极探索适用于我州当前学生现状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文化课合格率达到70%以上。
四、坚持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校企合作开展基本情况
甘南州各中职学校着眼就业、立足市场、对接产业、依托企业,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积极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方式,按照“订单式”“定制式”培养模式,畅通就业出口渠道。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分别与甘肃省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市恒通综合修理厂、合作市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意向协议书,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港中旅酒店有限公司、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建集团、国机集团、东风公司5家央企达成校企联办协议,打开了“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联合办学拓宽了升学渠道
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西藏和四省藏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意见》,让藏区孩子有学上、务正业、有奔头、能致富,各中职学校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与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和省内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16所高职院校联办“2+3”高职模式。甘南卫校与武威职业技术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等高职院校联合办学。舟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先后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9所高职(大专)院校签订了“2+3”联合办学协议,开展中高职衔接办学。
五、中职教育发展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助力脱贫攻坚战
充分利用临潭、迭部、卓尼县职业中学的师资、场地和设备优势,以“短、平、快”适用技术为主,对农牧村富余劳动力和“两后生”采取送教上门、分散设点(班)的办法,开展十余个工种的短期职业培训。
(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师资、设备条件等资源优势,依托普通话测试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干部培训中心等,积极开展认证培训,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对口支援助力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
根据教育部《关于东中部职教集团、民办本科学校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通知》及《甘肃省教育厅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3-2020年)》,全力开展天津对口支援教育项目工作。一是天津市投资700万元援建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建成了汽车维修、畜牧兽医和学前教育3个专业标准化、现代化实训室。二是从2017年开始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甘南招生94人,并给予每生每年7000元资助。三是天津市中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舟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签订脱贫帮扶协议,重点帮扶提高当地职业学校教师素养、管理水平和建设水平。
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学生就业机会较少,职业教育出口不畅
2012年启动“9+3”藏区免费中职教育以来,尽管我州在招生上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但由于就业观念等因素,学生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到2019年全州职普比仅为3.1∶6.9。同时,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录用人员时,只招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而中职毕业生只能趋于工勤岗位、服务行业和异地就业,大部分家长不愿意送子女接受中职教育。
应对策略:加强招生宣传,把招生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学生充分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优势、就业形势和就业需求,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协作联动,企业参与,逐年落实“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工作要求,实现职普均衡协调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特色专业教师急缺
甘南州“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16.1%,与学校的职业教育属性极不匹配,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方向极不适应,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主要瓶颈。
应对策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才进修、培训制度,优先安排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深造,为他们的职称晋升和聘任提供条件;尤其是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职业发展,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营造青年教师稳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聘用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形成专兼职教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校企合作仍在低层次徘徊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机制还不健全,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基本停留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低层次上,存在合作内容单一、合作形式单调等问题。
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畅通校企沟通渠道,建立与异地知名企业往来互通的桥梁,逐步构建市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同时通过引企入校、办校进厂,选派学校教师到企业培训学习,企业选派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等方式合作交流。并对学生实施订单式培养,使技能培训与劳务输转有机结合。
(四)社会培训与精准扶贫结合不够深,职教扶贫功能发挥不够好
当前社会培训还存在着基地建设滞后、统筹力度不大、形式大于内容、数量重于质量、针对性不强、精准性较低、职教扶贫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
应对策略:要求各中职学校对接地方支柱产业,聚焦培训需求,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实现理论和实操的有机结合,变体力输出为技能型输出,不断提升社会培训效果,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职业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社会的重視,就业门路也会越来越广泛,甘南州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