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摘 要]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课程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与民办高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契合。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单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能满足该课程培养学生多项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应当充分利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邀请跨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授课,实行企业导师制,使企业管理实践与课堂授课统一起来,完善课程评价反馈体系,以此增加学生的课程体验,并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员工培训与开发;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教学;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154-02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建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国家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因此,在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中,我校教师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目标,设计和实施相关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以人员培训与开发为主线,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系统学习培训与开发的各个组成部分,认识培训与开发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和最新思想。课程最终以提升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为目标。
一、课程内容体系
(一)理论教学内容
相比于实践教学内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课程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培训与开发的内涵、培训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培训活动中的学习原理、培训需求分析的内涵、培训效果评估的内涵、培训体系的概述和培训外包概述等。这些基本理论是进行培训活动和建设培训体系的基础。
(二)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与练习,熟练应用培训的全流程管理,准确进行培训前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制订、培训中的培训项目管理和培训后的评估方法使用。通过完成培训项目作业中不同的任务,提升学生全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培训活动中的不断创新、团队合作及交流沟通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企业责任心等良好的品质,为之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主要围绕学习内容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虽然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但也存在问题。任务教学法把培训课程分为不同的内容,再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割裂了培训活动的整体性,使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造成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后不能较好地表述培训体系的整个过程,开展有效的培训活动,因此,客观来说,应用任务教学法开展该课程的教学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专业师资能力有限
在实际企业经营活动中,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各部门是一种相互联系和共同协作的关系,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应当具有基本的认识。在民办高校中,师资主要来源于专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虽然这两种教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上各有所长,但涉及企业经营运作的一些具体环节,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短板。这就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虽掌握了较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和技能,但对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认识深度不够,在择业和就业时眼界狭窄,影响未来职业规划。
(三)评估反馈体系不完善
评估反馈体系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非常关键,只有做好评估反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但大多数教师由于课时分配不均或班级人数较多的原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做出反馈,只在学期结束时做考评。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教师可能会将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作为标准进行评价反馈,忽视了表现平常的学生,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再者,部分学生缺乏学習的主动性和潜心钻研的学习态度,对课程的内容不能完全掌握,但又不愿意主动请教老师,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
(四)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不均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的48个课时中,理论课占到了32个课时,使操作性如此强的一门课程在理论学习中占据了总课时的66%。另外,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习方面缺乏自主性,因此,课后实践也难以实现。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后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也不理想。这就造成学生虽然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基本认识,但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和获得反馈,对课程内容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项目教学+任务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较热门的教学方法之一,多应用于工科课程。它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2]。项目教学法在不同学科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也有所差异,我校人力资源课程组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在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中尝试采用项目教学与任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共同实现课程目标。使用此方法,教师应先选用一个企业实际案例作为项目对象,学生通过学习培训的各部分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师在此案例中设立的不同作业任务,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最终为案例公司设计一套完整的培训方案。此项目主要包含六个作业任务:第一,对案例公司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第二,为目标公司设计一年的培训计划;第三,从培训计划中选取一个培训项目,对此项目进行细化设计和管理;第四,设计此培训项目应使用的培训方法;第五,设计此项目在前、中、后期如何实施;第六,设计此项目如何进行效果评估。在项目结束时,学生要以项目答辩和项目报告的形式作为成果,教师进行评估反馈。通过此方法,学生不仅了解了培训的各个环节,而且能更好地掌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实践和应用能力。
(二)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授课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他们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可安排部分课时,邀请不同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如市场营销或财务管理教师,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分享他们在企业中参与过的真实培训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专业深度。同时,民办高校多与校外企业有合作关系,可利用这一资源,邀请校外企业专业人员作为学生企业导师进课堂或带领学生去校外企业实地学习,利用不同途径了解企业的培训体系设计与开展方式。
(三)完善课程评估反馈体系
评估反馈体系是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点睛之笔,只有做好评估反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在课程开始阶段,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初步认识,在课程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评。通过对比学期前后学生的测评结果,教师可对之后的教学不断改进,同时学生也能认识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在项目进行中,教师需在每个项目任务环节实时监控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状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影响后续的项目进展。在项目结束后,学生需口头讲解完整的项目方案以及递交书面项目报告,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给出评定和反馈。通过前、中、后各阶段的评价和反馈,学生能及时获得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加对项目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总结
作为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民办高校,员工培训与开发是我们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程。在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中,应该选用实践项目作为支撑,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培训活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保障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时也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菊芳.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中心:民办高校“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89):12.
[2]连花,李宝生,邱静艺.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创新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135-136.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