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业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明确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将核心素养分阶段、分层次地融入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不仅学会了地理知识,还能借助地理知识指导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借助地理知识判断天气变化、在旅游中识别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学生只有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形成;只有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调整和提升。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第一,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能指导学生形成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第二,锻炼学生灵活思辨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判断能力等,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质疑的精神,而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总的来说,在我国高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等。第三,学生要通过地理学习,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提高自身素养,树立远大的志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在知识与实践的互相促进中,保持学生思维、能力上的多重提高和潜能激发。
1.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拥有庞杂的知识体系,如世界各国的经纬度和气候、大气运动的规律、大陆板塊、各地风土人情、宇宙行星的运行规律等。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师要结合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话题可以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实践的机会,如某地的环境变迁、某地的人口结构与环境的关系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调查法、资料查阅法等,总结某一问题下的地理现象以及最终的结论,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设计课堂合作探究环节,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
相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自由的课堂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探究和合作,通过合作相互启发、互相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发挥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教学作用。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经常设计合作探究环节,先围绕地理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知识含量比较大的课题,为学生布置探究课题,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在学生阶段性的研究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融入情境教学,促进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本身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义学习,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思维活跃程度,激发课堂活力和学生的无限潜力。
融入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或微课等进行情境的引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教学法或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优秀品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