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宋卫哲 博士 副教授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青海藏区面积69.9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7%。藏族人口118万人,占青海总人口的22%。该区域主要指玉树、果洛、海西、海南、海北、黄南六州牧业区以及东部的湟中、湟源、大通、乐都、循化、化隆等区县的部分半农半牧区域。众所周知,“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其自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1]。青海藏区作为我国第二大藏区,古代石刻文物数量庞大、内涵丰富。
青海藏区的古代石刻文物,包括原始石器、历代岩画、摩崖造像、文字题记等。这些古代石刻文物遗产广泛分布在全省8个市州、23 个县市区,刻凿年代从史前、两汉跨越明清,至民国时期,延续两千多年,特别是远古岩画“岩刻只有动物图形,制作方法又很原始,在雨水稀少的青海高原,岩刻表面竟能形成氧化层,这些都是创作年代相当久远的证明”[2]。青海藏区的宗教岩画以玉树县巴塘乡的勒巴沟岩画为代表;动物岩画则以海西州天峻县江河乡的卢山岩画和格木市郭勒木得乡的野牛沟岩画为代表。然而,这些古代石刻因风化雨蚀、人为破坏等原因,有的内容不全,有的已然消失。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特别指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这充分说明保护青海藏区文化遗产和文物的重要性。
玉树州境内包括岩画56 处,摩崖石刻8 处,玛尼石刻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 处,一般文物点49 处,成为全国以石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地市级行政区域。其中,文成公主庙大日如来佛及八大菩萨造像、勒巴沟、贝纳沟摩崖石刻群,嘉纳玛尼石城、治多县江欠甘珠尔石经墙等是青海藏区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特别是大日如来佛及八大菩萨造像“经管后世历次修复对石刻的原貌破坏不小,但其基本造型仍带有明显的唐代或吐蕃早期风格”[4]。2019 年11 月1 日起,《玉树藏族自治州石刻文化保护管理条例》施行,该州石刻的相关科技保护项目持续展开,为玉树石刻申遗做了必要的准备。
海西州都兰县“血渭三号墓”曾经残留着一块仅有一字的石刻碑, 经考古学界认定,该“三号墓墓主人的身份是blon(伦)”[5]。位于天峻县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日哈石经院的石刻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同时,也是青海省两座最大的石刻图书馆之一;海北州门源县岗龙沟石窟寺的清代摩崖石刻藏经长约2.5 米、高约3 米,经文由梵文、藏文组成,是目前青海省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藏经,门源县文物部门已在第一时间对石刻加固围栏进行保护;海南切吉岩画等石刻文物也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黄南州泽库县和日寺共有4 处藏文石经墙,其中两处垒积的是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及一部《大般若经》,共约2 亿字。在甘德县的东吉多卡寺也有一部石刻《大藏经》,刻写的质量很高。[6]尖扎县昂拉乡阿哇寺保存着距今400 年左右的近两千尊石刻佛像,展示着释迦牟尼、弥勒佛等佛菩萨的各种神奇故事,是世界罕见的石刻单体造像艺术。先后抢救整理出其中的1053 尊石刻佛像,并集结出版《尖扎阿哇寺贤劫千佛石刻》(中国“十二五”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
海东市互助县白马寺宋代造像《弥勒望河》身高3.7 米,佛座宽2.35 米,为青海地区现存最大的单体石刻佛造像;青海省博物馆藏明清时期的各类石刻造像,雕刻苍劲,浑厚丰腴;青海藏文化馆内文字石刻造型各异;湟中藏文化馆的明清石刻同样丰富多彩。
白马寺造像弥勒望河(宋代)
都兰吐蕃墓出土石狮子(唐代)
海西岩画狩猎图(唐代)
青海藏区的石刻文物反映了其背后隐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而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和渗透又是通过古代石刻造型艺术所呈现出的象征符号作为其外显方式。
青海藏区是藏、蒙古、土、回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多民族聚居地域,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的交融构成了青海藏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审视古代石刻造型艺术必须涉及其最本质的文化背景—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
从青海藏区古代石刻文化中可以明显看出生殖崇拜观念。无论从岩画——原始部落祭祀仪式中对繁衍后代的热烈渴求,还是将希望寄托在动植物崇拜上,都体现出对于生命延续的追求。
宗教性始终是青海藏区石刻文化的根本属性,它不能独立于高原民族的宗教信仰而存在。藏区宗教与古代石刻艺术是相互依存、不可割离的,石刻艺术的审美感染力为宗教得以传承、延续铺平了道路,而宗教信仰的经久不衰也为藏区石刻造型艺术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青海藏区石刻文物造型呈现无不展示着藏族先民的审美创造。回顾青海历史,研究藏区石刻的发展状况、发掘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都非常有意义。
古代石刻文物资源不可再生,一旦彻底消失,就再也无法恢复。如何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 号),加大发展青海藏区民族文化的力度,对于提高和增强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青海藏区全面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泽库和日残损的丹珠尔石经墙(清代)
1.目前还没有青海古代石刻研究方面的专业组织,因此,设立专门的石刻文物展览厅和档案室,将极大地改善石刻文物保存条件。适时成立“青海石刻文化研究会”,不仅可以丰富青海地方文化研究的门类,组织相关学术研讨,汇编研究成果,还能够推进青藏高原古代石刻艺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设立青海石刻博物馆。以石刻资源集中地(如玉树地区,最好能在青海省博物馆附近)为依托设立博物馆,要凸显“唐蕃文化”和“民族和谐”的特色;或在青海省博物馆设立古代石刻专门展区,举办古代石刻主题文化展览,讲解古代石刻的历史故事及文化内涵,一方面让大众了解青海古代石刻,另一方面警示大众要保护历史文物。
3.设立青海古代石刻文化旅游专线。可以青藏线玛尼石、湟源石刻公园或各地博物馆为依托,与周围其他藏区历史古迹景点相结合,形成青海古代石刻文化游旅路线,以此宣传藏区石刻文化,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
4.利用大众媒体宣传古代石刻。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等多家报刊曾报道过青海古代石刻的现状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古代石刻的保护,我们可以借鉴此种方法,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同时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吸引年轻一代关注藏区石刻文物保护。例如青海本土藏族导演推出的《静静的玛尼石》所拍摄去到的地方一度成为旅游热地。所以,青海藏区石刻文化旅游也要推出影视宣传方式,利用名人的带动效应。
5.建设玉树古代石刻遗址公园。公园式保护是石刻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在玉树勒巴沟、贝纳沟石刻原址兴建公园,或者建成公共休闲场地。提升石刻文化公园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使更多人能近距离地一览“唐蕃古道”石刻的风采,吸引更多人来观赏石刻,了解石刻,从而激发大众对石刻文物的保护。
1.以原址保护为先、为主,在海西、玉树、果洛岩画、摩崖石刻原址基础上加盖玻璃房、棚罩、亭廊等进行“加顶防护”。此类加顶保护方式不仅能避免外来人员乱涂乱画,牛羊踩踏,而且一定程度上能阻挡风化雨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石刻的原貌。对于部分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水玛尼”石刻要加高石基,在石刻前修筑排水沟,避免积水侵蚀。
2.对于部分岩画进行集中保护,可收藏于博物馆或遗址公园中。一方面能更好地保护与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宣传青海历史文化。
3.定期进行石窟维护,专人看管与群众自发性管理相结合。如门源岗龙石窟,管理人员一般每隔三两天就会来巡视一次,对石刻进行管理保护。其他地区石刻也可借鉴此种方法,由文物局或其他有关部门选派人员或聘请专人,或与村民签订协议,对石刻进行长期管理,防止人为破坏。
4.青海省已在2019 年开始举办“青海岩画石刻艺术展”,但是缺乏对境内古代石刻进行全面调查、梳理、记录研究在内的系统性工作,未来将完成全省古代石刻文字的调查、拓片,并将以“古代石刻图像、文献”等不同的专题展形式,与公众见面。
5.提高对藏区石刻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保护研究与非遗项目申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文物主管部门要为此做出计划和安排,主动与国内外高校或专业文物研究机构协调沟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藏区石刻文物理论和藏区传统石刻技艺研究活动。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出版研究成果,推动青海藏区古代石刻艺术理论研究向前发展。
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物保护经费有限。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充分发挥青海藏区石刻文化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是青海藏区各族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对加强青海藏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青海藏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注释
[1]王彦达.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2004(11):14
[2]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9.
[3 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N].西藏日报,2006-2-9.
[4]汤慧生.青藏高原古代文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255.
[5]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藏高原古代文明都兰吐蕃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5.
[6]张起音.中国藏族石刻艺术[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