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淑敏 副研究馆员 博兴县博物馆馆长
龙华寺石雕风韵
龙华寺佛造像座
山东省博兴县博物馆坐落于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的博兴县。该馆成立于2000 年,2002 年5 月1 日开馆,2008 年5 月起,免费对公众开放,2020 年12 月,被中国博物馆学会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舍建筑面积2300 平方米,馆藏文物16000 余件。文物种类有古代化石、陶器、瓷器、佛教遗物、文房四宝、古代书画、骨角蚌器、玉器、古籍等十几个种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北朝佛教造像,现藏佛造像400 余件,这批造像的时代多集中在北朝至隋,造像材质有金铜、石、陶等,而且大多带铭文,形式有单体圆雕造像、造像碑、碑碣、造像座等,题材有佛、菩萨、比丘、弟子、飞天、供养人等,其形式之多样、质地之繁、艺术价值之高、纪年铭文之多为其他地方所少见,在中国佛教艺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1983 年于龙华寺遗址出土的94 件金铜佛像,有确切纪年的33 件,所记年号16 个,时代自北魏太和二年至隋仁寿三年,其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纪年序列之清,在国内外罕见,被专家学者誉为是“我国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是“北朝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博兴佛造像赴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北京、杭州等地进行展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在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20 年10月,“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亮相国家博物馆,用119 件(套)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诠释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复杂进程以及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巨大包容性。
龙华寺佛造像艺术展展厅局部1
龙华寺佛造像艺术展展厅局部2
展厅分四个部分,展出佛造像129 件。第一部分“龙华古迹”,介绍龙华寺遗址,该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博兴县城东街道办事处,面积120 万平方米,近几十年来遗址上出土了大批的佛造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第二部分为“石雕风韵”,陈列了龙华寺遗址等地出土的石雕佛造像、碑碣、线刻、造像座等。第三部分“金相流辉”,陈列龙华寺遗址出土的金铜佛像,多数带铭文,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价值。第四部分“白陶寸像”,陈列龙华寺遗址出土的白陶佛像,这种佛像是古代佛教造像中少见的类型,造像制作精细,比例适中,造型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览通过不同时期博兴境内出土的文物,展示了博兴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整个陈列展陈文物111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六个部分:远古、史前、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清、博兴沿革介绍。
该展室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方面叙述了博兴党史的发展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展览方式上,除用文字、图片表达主题内容外,还陈列了40 多件实物,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这段历史,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展览内容分忙年、过年、闹年三个部分,用十三块版面分别介绍了博兴地区腊八、小年、除夕、过年、正月十五期间的节庆活动。同时展览还通过图片、文字和场景再现了祭灶、贴春联、请家堂、闹元宵等习俗,体现了特色鲜明的年俗文化。
陈列80 余件,时代自汉至清,种类有画像石、陵墓石雕、碑刻、墓志、门砧等。这些石刻展品雕凿精美、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为研究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博兴简史展厅局部
革命文物展
博兴年俗展局部
石刻艺术展局部
螺髻梵王立像 北齐至隋(550-619 年)
龙华寺佛造像艺术展品
1976 年龙华寺遗址出土。白石,残,残高96 厘米。这件造像雕造独特,螺旋状发髻,脸庞清秀,眉眼细长,眼睑低垂,唇薄,似带微笑,袒右胸,斜披贴体袈裟,衣纹凸起,具有典型的印度秣菟罗式风格。双手已残,袈裟底边至脚踝部以上,双脚残缺。身上原饰贴金,可惜多已脱落。该像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的单体圆雕的螺髻梵王像。2004 年,这件造像赴日本东京参加了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国宝展II”。
1976 年龙华寺遗址出土。维摩经变线刻图位于一件青石造像基座背面,像已残。线画部分长4 厘米,宽22厘米。
维摩经变图表现的是维摩诘同文殊菩萨辩法的情景。维摩诘脸微仰,双眉紧锁,形带病态,凭几坐于挂有幔帐的榻上,身穿宽大的袍裳,云头鞋放在榻前;手拿麈尾,与前来问疾的文殊菩萨相对。文殊结跌跏坐在彩带飘荡的华盖之下须弥座上,头饰花鬘、宝缯垂于双肩,身帐长巾,着裙,手拿如意杵。画面上除了维摩诘和文殊以外,还画了17 个当时现实生活中的供养人。这幅线刻是在磨平的石面上直接用阴线雕刻,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所刻线条潇洒流畅、遒劲连绵,如“春蚕吐丝”,可以说是博兴发现的线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
龙华碑 隋(581-619 年)
维摩经变线刻图 北朝(386-581 年)
张文造像 十六国至北魏(304-534 年)
孔钺造老子像 隋开皇十一年(591 年)
由碑首、碑身两部分,碑首雕刻细腻生动,碑额题飞白篆书“奉为高祖文皇帝敬造龙华碑”,字体古朴端庄,装饰感极强;碑身文字楷书,秀丽挺拔,可以说是“开中国楷书之先河”;碑文中提及一些重要的人名、官职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政治、地理区划、民族融合、佛教发展及其研究复原龙华寺规模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隋代遗碑不多,精品巨碑更是屈指可数。像“龙华碑”既具重要文献价值又具极高的艺术、书法价值的碑刻尤其罕见,故被专家、学者们称为博兴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佛像为磨光高肉髻,双眼横长,鼻头肥大。身穿通肩袈裟,袈裟衣纹呈“U”形垂下。 双手抚于腹部,掌心向内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台座正面两侧各浮雕一狮子,座后阴线刻铭文:“张文造像……” 此造像无纪年,从佛像头部肉髻高大,衣纹呈阶梯状“U”形排列,掌心面向腹部作禅定印,方形台座饰有狮子座等造像特征来看,与河北石家庄北宋村、甘肃泾川玉都乡出土的十六国铜佛像有些相似,是目前山东一带发现最早的金铜像之一。
老子戴道冠,蓄长须;着对襟窄袖道袍,左手下垂扶案几一角,右手上举执麈尾,盘腿坐于四足方座上。身后有圆形头光及椭圆身光,头光内刻莲瓣纹。身后铸光背,上半部阴线刻一树。四足方座上刻铭文:“开皇十一年十月,道民孔钺造老子像一躯口德。”这件像老子戴道冠、着道袍、蓄须、执麈尾、扶凭几坐于树下,具有道教造像的特点,但其身后头光中的莲瓣,舟状的光背及四足方座,却又借鉴于佛教造像的形式,该像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铜造老子像。
白陶菩萨立像,由菩萨像和底座组成,通高22.2 厘米。菩萨像头戴花鬘宝冠,冠正中饰火焰宝珠。菩萨的脸型圆润,长眉细目,眼睑下垂,表情恬静秀丽。衣饰华丽,颈佩项圈,双肩帔帛沿臂缠绕而垂下,由玉米状和珠状物组成的璎珞自双肩垂至腹前交叉。下身着贴体长裙。右手半握上举至右肩处,左手沿体侧下垂,食指与拇指间捻一宝珠,赤足而立。菩萨像头后带桃形头光,宽肩,细腰,腹部微凸,身姿轻盈,给人感觉不是一位救苦救难的菩萨,而是人间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特别是双手的雕刻,极为细腻,给人一种丰腴柔嫩、富有弹性的感觉。
白陶佛像是古代佛教造像中少见的类型,目前国内发现的数量不多,该造像制作精细,比例适中,造型生动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博兴地区的佛造像在艺术风格上体现出一定的包容性,造像铭文不仅展示出历史脉络性的连续性,也记录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佛造像艺术展是博兴县博物馆最主要的展览,展示内容充分反映了古代山东北部地区的佛造像艺术水平,为我们了解北朝时期雕塑、绘画、书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展览也展示了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诠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为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白陶菩萨像 北齐(550-57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