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视阈下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处理

2020-05-09 09:59田磊王开队
江汉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据化传统村落

田磊 王开队

摘要:传统村落是人类社会在自然和人文双重作用下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时间、空间、社会三重属性,其历史信息也兼具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这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念——人地关系不谋而合。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就徽州传统村落而言,其历史信息的数据化处理主要包括基于家谱的乡村社会结构的数据化、聚落结构的数据化、村落景观的数据化以及相对规范的元数据体系的构建等内容,应遵循信息的原始性及准确性、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数据信息采集的广泛性、专题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等原则,当然,也会面临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收集、识读、提取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传统村落;历史信息;数据化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徽州传统村落资料的历史地理学数据化研究”(项目编号:2018cx06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地理学视阈下的徽州佛教研究”(项目编号:16BZS033);安徽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数字人文与徽学研究”资助

中图分类号:K921/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2-0102-07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承载之一,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① 其保留着丰富的各类历史信息,对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建筑学、环境学等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传统村落承载信息的丰富性,因此借鉴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村落的信息化探索得以先行开展。就传统村落的数据化而言,学界目前主要集中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运用、传统村落影像采集、地名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② 然而由于目前传统村落的研究还处在资料收集、整理和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相关学科力量整合不足,以何种学术理念有效统合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处理一直是困扰学界的一大问题。

传统村落是人类社会在自然和人文双重作用下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时间、空间、人类社会三重属性,其历史信息也兼具时间性、空间性和社会性,这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念——人地关系不谋而合。有鉴于此,本文即以历史地理学为理论指导,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集中探讨在历史地理学框架下徽州传统村落信息数据化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意义及面临的问题等。

一、传统村落历史信息数据化的意义及学术依据

梁启超指出:“我们以为,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就算完结,重要的是看见全个社会的活动变化。”“往往有很小的事,平常人绝不注意者,一旦把他同类的全搜集起来,分别部居一研究,便可以发现出极新奇的现象,而且发明极有价值的原则。”③ 随着新史学的研究,民间史料逐步进入史学家的视野,传统村落以其丰富的历史遗存而受到关注。传统村落是中国聚落的重要代表及主体内容,具有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数量巨大等特点,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客观反映和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遗存,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和投射,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有助于更好的分析传统中国“国家—社会”的二元关系,探索总结不同区域人地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拓展、深化区域史的研究内容,推动环境学、考古学、文物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及发展。

以徽州而言,据学者初步估计,历史时期徽州文献可考者达 7000 余种,而目前存世者亦达 4000 余种④,上述文献中不乏包含徽州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大量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与徽州传统村落关系更为密切的民间文献数量更为可观,其中可以反映传统徽州民间家庭家族发展、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地理景观、风俗信仰等信息的徽州文书其数量估计在百万件左右,而可以直观反映传统徽州人口变迁、宗族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徽州谱牒其数量亦以千计。上述历史信息不仅可以有效反映历史时期徽州传统村落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也可以综合反映历史时期徽州不同时空尺度下的人地关系及其发展脉络。对其承载历史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不仅有助于廓清历史时期徽州传统社会各个方面的基本面貌,亦有助于从整体上厘清历史时期徽州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演进、人地关系的演变以及历史时期徽州区域生成、发展及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其学术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目前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环境学、规划建筑学、生态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而由于传统村落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构成传统村落学科研究的基本要素,可以为其它学科门类的研究提供帮助,这无疑凸显了将时空一致性作为基本原则的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作用。就历史地理学相关分支学科而言,传统村落则是历史乡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关于历史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王社教在总结了H·D·克路特、帕辛、陈兴中、金其铭、张小林等学者的观点后认为,我国乡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1)历史时期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农业、林业、畜牧业、饲养业、手工业和农村副业等的构成)、土地利用(土地占有情况、土地构成情况)、种植业结构、经济交往空间(农村集市发展与集市布局)的变化过程及原因和特点分析;(2)历史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构成(职业构成、阶级构成等)、人口流动(人口移动、劳动力转移)、乡村组织和乡村管理的区域特征、乡村社会活动和交往空间的变化过程及原因和特点分析;(3)历史时期乡村聚落结构的变化:包括聚落类型、聚落布局、乡村聚落的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及原因和特点分析;(4)乡村地域系统内部人文、自然諸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包括乡村地域类型和功能分区、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5)乡村地域系统与外部地域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主要包括乡村地域系统与城市地域系统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⑤从王社教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乡村历史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人口、聚落结构、地域系统的内外关系及规律等方面,研究内容虽广泛但明确,为以历史地理学视阈下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徽州传统村落历史信息数据化的主要内容

徽州以其丰富的历史遗存而备受学界的重视,徽学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门新兴的地域性显学,在宗族、徽商、新安理学、社会经济、区域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这些成熟的分类研究为徽州区域成长史的综合研究打下了较好基础。相较而言,徽州传统村落的研究相对薄弱,而有关徽州传统村落历史信息数据化的探讨则更为鲜见。目前有关徽学数据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徽州文书、族谱的整理以及非物质化遗产保护的应用领域等⑥,这些研究亦为徽州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徽州而言,它与一般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社会不同,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完整的区域社会。”⑦ 正是因为徽州的独特性以及该地区的资料留存庞大而又完整,所以徽学发展成为以区域史为主干而兼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地域性显学,成为探讨传统中国区域发展演进脉络的极好范本。作为传统中国及地域徽州的基本细胞——徽州传统村落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徽州特殊的历史自然、人文环境基础之上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在村落的成长过程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果要对其发展演变有整体把握,就要求学者必须要从综合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徽州传统村落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人地关系演变等,而在这一个方面,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于人地关系的把握无疑具有独特的学术优势。同时,若要对徽州传统村落的历史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以服务于徽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以现代历史地理学学术理念引领其基本内容的设计同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结合上述现代历史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徽州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主体内容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徽州家谱的乡村社会结构的数据化

“韦伯认为,传统中国的社会关系表现出特殊主义的特征。基于人伦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而支配着整个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儒家伦理本身是根据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结构来构造社会秩序的。”⑧ 乡村社会结构的内容主要由人口、乡村组织和乡村管理、社会交往的社会空间等内容组成。徽州的传统村落体现出聚族而居的特点,宗族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聚落。宗族和宗法在乡村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人沈奎在《黟县杂咏》中写到:“朱陈聚族古风存,一姓从来住一村。野老今年交八十,生来不识县衙门。”⑨ 而体现宗族亲属地位的徽州家谱则展示了徽州村落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村社会结构。目前徽州家谱数量虽然还没有确切统计,但有专家认为徽州家谱达2000余种。⑩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DBD)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为我们建立传统村落主要人物资料库提供了镜鉴。 家谱包括谱序、人物传记、宗族世系、墓志、族规等基本内容,体现了明清时期基层社会的社会关系,为我们了解乡村社会结构提供了资料。我们以有着“一程二汪”之说的徽州望族程氏为例,其中善和程氏是徽州程氏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善和程氏中的仁山门尤其兴盛。仁山门的始祖为程弥寿,字德坚,号仁山,明初授枢密院都事镇守,捍御景德镇,有《仁山遗稿》,葬溪头坞观音堂,娶汪氏,葬桂家坞口。 自始迁祖之后,出现程佐生的东房派、程仪生的西房派,到“载”字辈时发展为7个独立家庭,下一代发展为18个独立家庭。整个家族有族长统管、族下各房有房长,各家庭有家长,各层次有相应的管理人,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人物关系,组成了善和金字塔形的乡村管理架构。家谱中包含了大量的人口信息,对人口性别、迁移、家庭组成等内容也有详细记录。以CBDB为架构参考,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搜索索引,通过检索某个家庭的成员信息,就能得知其出生时间、去世时间、墓地情况、婚配情况及相关信息,也能得知所在家庭情况,及发生交往关系的上一房的房长及更高的族长、亲属关系、家庭人口情况等,从而为复原该宗族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族社会空间关系提供便利。进一步来说,若以此为基点,充分利用徽州某一地域相对集中之族谱并结合文书等史料进行历史信息的空间化处理,则为我们探讨历史时期徽州乡村社会结构的具体实态提供了较大可能。

(二)徽州传统村落聚落结构的数据化

历史时期乡村聚落结构的变化包括聚落类型、聚落布局、乡村聚落的城镇化变化过程及原因和特点分析等。传统村落一村一族及“地域宗族”的特点,决定了聚落的类型、布局以及发展演化与宗族的发展息息相关。陆林认为徽州村落根据标准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的类型,根据景观条件,可分为集居型和散居型村落;在成因上,村落有原始定居型和移民型;经济分工的角度,可分为农业村落和非农业村落。集居型村落根据其布局的几何形状,主要可分为块状村落、带状村落和梯形村落等。 明清时期的徽州地方志较为完备,以歙县为例,分别留存有嘉靖《徽州府志》、万历《歙县志》、顺治《歙县志》、康熙《歙县志》、乾隆《歙县志》、道光《歙县志》、民国《歙县志》等,在这些志书当中记录着歙县当地的村落名称,我们运用GIS软件,以“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徽州地图作为底图,集合相关文献考察,便能够大致绘制出从明朝到民国时期主要时间段歙县村庄的布局,基本了解一定空间范围内村落的空间分布以及存在和消亡的时间等内容。与此同时,大量的家谱遗存亦有助于我们找出各个村落之间的关系,如以汪姓为例,汪华生九子,后代分布较为广泛。汪华长子建子孙世居歙县唐模、岩寺、郡城西,休宁阳湖,黟县宏村等地;次子灿,为培川汪氏始祖;三子达,子孙居绩溪尚田,歙县富溪等地;七子爽,子孙世居绩溪澄源,歙县慈菰,婺源还珠、大畈、梧村等地;四子、六子、八子的后裔大多迁出湖州;五子、九子早年卒,無传。汪华各子到了各地又成为始迁祖,开枝散叶,通过GIS能使汪氏宗族的迁移地图化、可视化,能更加清晰地分清各村落之间是孤立的关系,还是母村和子村的关系,抑或是原始定居型还是迁移型的村落。当然,结合族谱、文书及其它文献中的村落具体文献如村落图等也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相关村落的聚落结构形态及其演变等相关历史信息。将上述资料有机结合,进行数据化处理,无疑可以极大方便历史时期徽州村落聚落结构的相关研究。

(三)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数据化

传统乡村内部人文、自然诸要素的数据化,主要指向人文和自然的主要景观的数据化。传统乡村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数据化分析,有助于找出乡村地域类型和功能分区以及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刘沛林提出的景观基因理论成为研究传统聚落景观及其文化特征的文化地理学新方法,并开展了景观基因图谱的探索,“景观基因表达的最佳方法乃GIS技术、虚拟现实以及三维建模技术”。这些成果的出现为村落景观的数据化完善提供了借鉴。由于徽州历史遗存极为丰富,各类遗存中包含大量历史信息,无疑可以“从标志性建筑、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建筑装饰、参考性环境因子等方面”进行景观识别,并进行数据化尝试。首先提炼徽州的景观基因识别符号:标志性建筑为牌坊;民居特征为干栏式四合院、天井、粉墙黛瓦马头墙;主体性公共建筑为祠堂、社屋、水口(园林);建筑装饰为雕梁画栋:木雕、砖雕、石雕、门罩(门楼)、楹联、匾额等,题材多样;布局形态为风水聚落:团装、带状、象形;环境因子为山、水:群山环抱,盆地居中。 其次采用一定规则的地理编码,转化成图片图像、音频、视频、三维数字化多媒体信息,通过ID关联到具体所在地的坐标;然后借助于ArcGIS软件,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网站收集1∶400万的全国基础地理数据作为蓝本进行处理,得到徽州地区基础地理数据的工作底图;最后将徽州传统村落具体历史信息和相关工作地图进行结合,进而实现查询检索、图形图像显示、统计评估、三维可视化等功能。

(四)相对规范的元数据体系的构建

徽州传统村落的人口、自然、社会经济结构是多元而复杂的整体,所形成的传世资料也极为丰富,包括家谱、契约文书、各类账册、碑刻等,各类文献之间关系相互勾连、错综复杂,有的文书还不能恰当的实现“归户”。建立或者找出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的难点之一。台湾地区的古契书数据库的建设,可以给我们启发,该数据库是具有特色的元数据体系,在实现检索的基础上,还能帮助研究者发现文献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文献的“解读和分析”。元数据也被称为“数据的数据”(data of data),其功能是提供特定数据的规范化描述。通过元数据,数据库实现了上下手契关联、人物相关性分析,也可以与更多其他文献进行关联分析。 中山大学图书馆根据徽州文书特点,制定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徽州文书数据库的元数据规范标准。该数据库在设计时尝试以关联性为中心处理徽州文书,对将来的实践提供了思路。 传统村落的数据化内容比徽州文书的数据化更为丰富和繁杂,更需要设计者在建设数据时,充分考量文献资料的广泛性、丰富性以及其相应的关联度,综合各个数据库之间资料的关系,凸显元数据在文献分析中的作用,进而找出徽州村落不同历史信息在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上的关联,以期为相关专门领域的研究服务。

三、徽州传统村落历史信息数据化的原则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其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不同时空场域下的地理要素及其组合变化。有鉴于此,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处理除要求信息的准确外,针对传统村落的具体内容,还需要遵循信息的原始性、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信息采集的广泛性以及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满足专题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等原则,并且需要很好地将这些信息有机整合起来。

(一)信息的原始性及准确性

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传统村落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地名的沿革、历史人物的传说化等现象,这需要研究者在录入信息既要保持数据的原始面貌,又要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考证、注释,以力求准确。为能做到信息的原始及准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还要提供比如涉及到的唱本杂书、规约族谱、契约文书、碑刻墓志等相关历史信息的原始影像等,以有利于数据库的核对、修正和拓展。如新安大姓汪氏,在族谱记载其始祖时存在着两说法:一是鲁成公次子名汪,二是汪姓起源于夏代的汪芒之地;除了祖源不同,其最初移居江南、徽州的记载,在汪氏族谱中也互有歧异。臼井佐知子经过对族谱的分析后认为,汪姓来自浙江北部的越人后代。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解决人的空间性迁移问题,就需要对不同的历史信息来源进行梳理,最大程度的保存历史信息的多元性是厘清、拓展和深化这一研究的基础。

(二)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我国历史悠久,王朝兴替不断,但在此过程中,传统村落有其稳定性和变化性。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传统小农自然经济状态下,人文景观的改变需要长时段的积累,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所谓的变化性主要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村落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等都会发生改变,或者是因为战争、天灾人祸等导致传统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剧变,而这些改变往往与王朝更替的时间并不一致,有着其内在的原因和规律。历史时期徽州地区的地名往往存在着改名、雅化的问题,在改名过程中又受到宗族的影响,如“敏政改‘黄墩为‘篁墩,乃其氏族思想之显著者,盖不欲他姓专此墩耳。” 这就需要在传统村落的历史信息数据化的过程中,秉承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时空一致性原则,对其信息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要有充分把握,使其保持一致。

(三)数据信息采集的广泛性

复原历史真相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信息依据,但如果海量数据得不到有效整合,其价值就不能充分发挥。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数据化建设,则能为研究者提供互补互证性资料,实现原有数据的价值增益。 徽州传统村落历史资料极为丰富,既有物质性的文献资料,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弥补正史当中缺少的中下层民众生活的记录,是社会史、风俗史等研究的重要材料。如徽州的族谱、契约文书、商人往来信函等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會经济发展情况,弥补了正史中经济史记载不足的缺憾。

(四)专题式与分散式相结合

所谓专题式,主要指的是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问题解决,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同一现象,建立专题内容,如西递村的“船形”村落、宏村的“水牛形”村落、渔梁的“鱼形”村落、晓起村的“蝶形”村落等,数据化可以根据徽州村落布局象形特点,建立专题内容。所谓分散式,指的是单一现象或者村落的搜索,大到村落名称,小至村落景观等。

四、传统村落历史信息数据化面临的问题

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是拓展、深化传统村落研究的重要途径,其学术与现实意义无疑十分重大,但是结合具体实践来看,目前还存在资料收集、资料识别与读取、信息的考证、传统村落的经济结构与城乡结构数据化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传统村落资料的收集问题

目前徽州传统村落中已列入国家名录的达到123个,在全国古村落名录中处于前列,其中,黄山区有5个,徽州区有8个,祁门有8个,歙县有25个,休宁有15个,黟县有31个,婺源有23个,绩溪有8个。但徽州被选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只占徽州传统村落的极小一部分,未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资料收集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田野工作需要多学科配合,组成精干队伍才能完成。除田野调查外,族谱收集则更加迫切。《中国家谱总目》中徽州家谱达到了1568部,但仍然有许多未收录的,一些公藏机构藏的徽州谱牒,如黄山学院图书馆所藏徽州家谱共计185部,其中有133部《中国家谱总目》尚未收录;还有黄山市档案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其它地市档案馆等,据刘伯山推测有800部左右,除了这些外,还有民间私家收藏谱牒,估计在400部左右;乡村民间藏有谱牒约有三四千部;侨居外地的徽州人藏有的家谱。 这些谱牒的收集和整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除了家谱资料外,还有大量文书,较为散乱,“归户性”不高。

(二)传统村落资料历史信息的识别和读取问题

大量的文书和家谱等传统村落的传世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字迹不清或者残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考古學、文字学、历史学基础的学者进行考辨研究。还有的资料涉及到徽州方言,识别难度更大。徽州方言,又名“徽州话”,大致可分为屯溪话、休宁话、黄山话、歙县话、黟县话、祁门话和绩溪话、婺源话等八个次方言。 徽州方言复杂,六邑之语不能相通,甚至隔山而言语不通。语言不通无疑给学者在进行田野调查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研究中造成了障碍,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相关学科的学术素养,历史信息的获取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考证问题

传统村落历史信息需要考证的内容较多,仅以村名为例,传统村落的地名在历史发展当中可能会变化多次,地理位置、隶属关系等也会发生变化,相关坐标往往与现代的现状有所差别。如绩溪磡头村,先后经历了云川、涧洲、磡头、家朋四个名称。磡头村最初村名为“云川”,因许泰来祖居之地为云川,涧洲许氏第七世孙许时润以“云川”作为自己的“号”,并请明人替故乡作记。磡头第二名称为“涧洲”,原因有三:一是中间有水经过,饮水思源;二是磡头村护岸较高,河床深,落差较大,所以“涧”字入名;三是因为“缘许氏自迁涧洲以来,至‘金实益广大之故。金号‘涧洲,兹特以祠者”。 磡头许氏六世祖许金富甲一方,号“涧洲”,曾建有“涧洲公祠”,人们逐渐以此为村名。“磡头”是该村第三个村名,由于子孙繁衍,村子不断开拓,依山建房,石阶较多,根据地形地貌,俗称“磡头”。“磡头磡,上床三档磡”,八字民谣,刻画出了山村内起伏不断的地形地貌,反映了历代村民对上村的开发与利用程度。“磡头”的俗名开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在乾隆丙子(1756)版《绩溪县志》中已有记载。磡头第四个村名是“家朋村”,1957年7月,许家朋生前所在部队(453部队)慰问烈士故乡,建议磡头村农业合作社以“家朋”命名。为纪念革命烈士,“磡头村”改为“家朋村”,这一名称也得到省政府的批准。除了以上名称外,还有4个代称,如在明清时期,作为绩溪县第15都首村,以“十五都”为代称;1938年—1949年,因为戈溪乡公所设在磡头,所以“戈溪乡”成为磡头代称。1947年,“复兴乡”在磡头成立,又成为其代称。1949年2月,一度以“邵顺福”烈士和烈士故乡“和阳坞”村两名中取出“顺和”两字为乡名,成为该村代称。传统村落地名的考辨往往需要结合族谱、地方志以及相关口述史料完成考证,所费时间精力也必定较多。

(四)传统村落的经济结构、城乡关系的数据化

由于传统乡村经济结构的复杂性,传世的经济类史料多有错漏,使得传统乡村的经济结构很难定量分析。城乡之间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涉及到的资料也是包罗万象,很难从数据化的角度去分析和处理这些带有综合性性质的材料。因此,传统乡村历史地理中经济结构、城乡关系的数据化无疑是一大难点。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相关学术力量的整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各地对于传统村落的调查和研究多已开始,但不同的学术团队以及机构之间由于时空差异、利益诉求、成果保密等要求,各自为政,使得学术成果不能够得到共享,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重复性劳动,有些专题或村落资料被反复研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五、余论

传统村落因其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从而引起社会及学界的关注,使得传统村落的研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传统村落与市镇相较而言,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同时传统村落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对自然改造的过程。在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总结区域人地关系的演变规律是区域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传统村落遗存资料的特点决定了通过爬梳文献资料的传统手段在寻求人地关系规律中存在着不足,无法较为准确的揭示聚落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传统村落历史信息的数据化处理有助于解决历史资料的“归户性”等问题,逐步实现历史信息的空间批处理,进而促使传统村落的历史研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而传统村落作为微观的历史地理综合体,是中观、宏观地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以历史地理学为导向,加强徽州传统村落的综合研究,无疑有助于减少目前的“碎片化”研究,凸显综合研究在区域史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徽州区域成长史的构建,并因此对区域史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影响。

注释:

① 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 目前成果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主要集中在GIS的空间研究方面,通过定点分析传统村落的分布、内外部空间格局,总结形成这种分布和空间格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主要成果有佟玉权《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人文地理》2014年第4期)、 李亚娟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地理研究》2013年第8期)等;第二类是基于古村落的保护需求而进行的数据化研究,主要成果有孙帅等《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传统村落3D空间模型应用前景研究——以山西省段河村为例》(《华中建筑》2016年第7期)、曾令泰《“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小城镇建设》2018年第3期)、郭崇慧《大数据与中国古村落保护》(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第三类是地名数据库的建立,主要成果有台湾“中研院”的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的建立、“广东省古村落信息管理系统”等。现有成果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目前的传统村落的数据化主要集中在GIS的使用方面,通过GIS技术对传统村落进行定位,分析研究分布的特征及原因,影响因素等,这类数据化研究主要是对传统村落的“面”上的研究;第二,基于对传统村落保护而进行数据化的研究,多是建议分析性质的讨论和介绍;第三,现有数据库一般带有地方性的特点。现有数据库主要以“广东省古村落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该系统带有地方性特点,学术研究功能还需进一步增强。整体而言,传统村落的数据化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传统村落进行学术分类和讨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还处于起步阶段。

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補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359页。

④ 宛凤英:《徽州历史文献资源的地位和价值》,《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年第1期。

⑤ 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⑥ 参见王开队:《徽州族谱数据化相关问题——以人物和地理信息为中心》,《图书馆论坛》2017年第2期;王开队:《数字人文与区域史研究:以徽学为例》,《江汉论坛》2017年第11期;王蕾:《徽州文书、徽学研究与数字人文》,《图书馆论坛》2016年第9期;王蕾等:《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图书馆论坛》2018年第3期。

⑦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史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⑧ 纪莺莺:《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⑨ 吴甸华修、俞正燮撰:嘉庆《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6)》卷16《艺文·黟山杂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48页。

⑩ 徐彬:《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以明清徽州家谱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徐力恒:《唐代人物资料的数据化: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近年工作管窥》,《唐宋历史评论》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0—32页。

程兆崧等:《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支谱》,乾隆十二年(1747年)刻本。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徽州村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99页。

参见刘沛林:《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刘沛林等:《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地理学报》2010年第12期;胡最等:《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图谱特征》,《地理学报》2015年第10期;胡最等:《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地理学报》2013年第2期等。关于徽州景观基因识别的研究有辛福森:《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分析》,《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陆林等:《古村落景观特征及其机理研究》,《地理科学》2004年第6期;聂聆:《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等。现阶段对徽州古村落景观基因建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未有进行数据化的研究。

刘沛林:《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248页。

刘沛林等:《客家传统聚落景观识别及其地学视角的解析》,《人文地理》2009年第6期。

辛福森:《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基本特征和基因识别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9页。

赵思渊:《民间文书整理与研究中的数字人文方法与文献学本位》,《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5期。

王蕾、薛玉、肖鹏、申斌:《民间历史文献数字人文图书馆构建——以徽州文书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反思为例》,《图书馆论坛》2018年第3期。

臼井佐知子:《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江淮论坛》1995年第1期。

王振忠:《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以明清以来的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许承尧:《歙事闲谭》,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860页。

金观涛、刘青峰:《历史的真实性:试论数据库新方法在历史研究的应用》,《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

刘伯山、张平平:《徽州谱牒知多少》,《光明日报》2018年6月23日。

姚邦藻:《徽州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民国《涧洲许氏宗谱》卷8,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图书室复印件。

作者简介:田磊,安徽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安徽合肥,230039;王开队,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合肥,230039。

(责任编辑  张卫东)

猜你喜欢
数据化传统村落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互联汽车数据化媒体服务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