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提法,但不是新话题。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将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有必要了解课程思政的特点,本文阐述课程思政四个特点,即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和引领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特点;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引领性
为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者研究各种教育理论,探索各种教育方法,开展各种教学改革活动。近几年,“课程思政”是一个热门话题。课程思政的意义,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那么课程思政有何特点?
一、继承性
“课程思政”的继承性体现在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传承育人功能。“课程思政”是新提法,但不是新话题。历年中央文件精神都含有“课程思政”意味,只是以前没有“课程思政”的概括说法。党中央教育部的一些文件的内容显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要求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求各门学科都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985年8月1日发文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在加强中央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宏观指导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学校特别是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则要求、必要的学时和足够的师资编制等,要有一个基本的统一规定,并要组织编写或推荐一些示范性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因此,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就课程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试验和探索。
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每个党员教师、专家、教授,必须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了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作保证。对教师要进行全面的考核,既包括教学的质量,也包括教书育人的情况。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017年12月4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规定,研制课程育人指导意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文件内容可知,这么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不断推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体制机制建设。高校老师在贯彻和落实中央这些文件精神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课程思政”。从纵向层面反映了课程思政具有继承性。
二、创新性
“课程思政”的创新性体现在把思政元素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堂、通识课程等或者挖掘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从而达到“全面思政教育、立体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的教育新理念。
创新学校课程思政,要根植学校办学特色,引导、鼓励教师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藩篱,以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为目标,共同开发基于思政教育的核心通识课程。
近年来,部分高校依托各自办学特色,推出了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如复旦大学开设“治国理政”课程。使思政教育不再单纯是“思想政治”,还包括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华东政法大学开设“法治中国”课程,依托学校法学见长的办学特色,让法治思想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法治现状,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让“笃行致知,明德崇法”校训精神与“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还有上海大学成功开设“大国方略”课程,“大国方略”课程回应了当下的中国和上海往何处去、学生要有何作为、世界在等待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学生该学什么等诸多时代命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新设“中国智造”系列课程,“中国智造”课程就是“大国方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试点与推广,通过阐释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挑战和要求,来使学生明了自己的责任。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机、自然、贴切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重点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领导和方法指导。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把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做好四个点:即选择需求点,学习资源点,挖掘结合点,操练融入点,从而达成高职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系统性
“课程思政”的系统性体现在高校的“立德树人”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性观为核心内容,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课程思政”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这改变了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变成一个系统工程。其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总而言之,强调所有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学目标,所有教师肩负育人职责,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領,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
“課程思政”改革既提升思政课学术魅力,发挥思政课在价值观引导系统工程中“祥舞中领舞”作用,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综合素养课程、晢学社会科学等各门课程的现学科对话和理论引导,凸显所有高校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共舞中共振”效应,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
架构“课程思政”体系的终极目标是要形成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引领性
“课程思政”的引领性一则体现在价值观引导系统工程中以“思政课”为核心引领,二则体现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思想引领高于知识和技能掌握。
思政教育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院校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高职院校两门必修+形势与政策),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隐性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即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和专业教育课程(包含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
“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架构,离不开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学习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课程,对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立场、观点、方法,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一体”指思政课程,“两翼”指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架构中,思政课程要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凸显其作为主渠道、主课堂的显性功能。思政老师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教育部门要规范课程和教材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必须抓住“思想”问题这个重点,要用教育者的“思想”深度支撑工作中的“政治”高度。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足以抵抗很漫长的寂寞。思政教育目的在于启明学生的心智,大学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达成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让学生与社会、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乃至引领世界的发展,这就需要有正确观察和分析社会的知识、立场和方法,而课程思政就是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高校教师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必须种好自家田地、练好自家内功、打造课程体系、关注生活实践、引领时代未来。
参考文献
[1] 樊丽萍.上海“课程思政”改革正在形成“样板效应”[N].文汇报,2017-06-23.
[2] 赵庆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格局[N].文汇报,2017-04-14.
[3] 曹文泽.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J].学习时报,2016,12(26).
[4] 林敏.上好专业课种好思政教育责任田[J].中国教育报,2017,12,13(003).
作者简介:林茹(1969- ),女,浙江温州人,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