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进行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纠错方法则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纠错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养成其自我检查的学习意识。与此同时,计算能力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能力之一,它能清晰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及计算技能的运用情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钻研并引导学生使用计算题纠错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其计算能力。据此,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计算题中的有关纠错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
一、 引言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一定量的基础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此时教师则应着重培养其计算能力。对于计算能力而言,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呈现,而且数学计算题往往是学生失误率频发的题型。所以,针对小学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也是增强学生自身运算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以教定学”现象严重。关于有关计算内容的课堂教学,一些教师所考虑的是如何尽快集中学生注意力、怎样将所涉及的数理知识让学生扎实掌握,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一现象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时有发生,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针对部分计算内容,没有在计算方式存在有关变化,仅仅是在数的范围方面产生一定变化,例如:四则运算有整数转变成分数或者是小数,学生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实现自主学习。此时教师需要“少讲”,需依据学生现实情况,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不应以以往的教学预想去开展课堂教学。
第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小学计算课堂和概念型、几何作图型数学课堂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当下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十分多样,例如: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同样在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中,也应对新型教学方法加以适当运用。可是绝大多数情况的计算教学,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小学生也已厌倦这种授课模式,难以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起积极性,也难以达到师生配合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则是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缺少师生间的交流机会,缺乏课堂活力。
三、 简析数学计算题错误原因
若想有效研究并将有关纠错方法教给学生,首先应知道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的针对性,进而准确纠出学生所犯的计算错误并帮助其改错。接下来,文章将简要分析学生在数学计算题解题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一,记忆方面。在学生解答数学计算题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记忆部分定理或是公式,众所周知,记忆主要分为长期与短期记忆,而针对小学生而言,其长期记忆极有可能出现暂时遗忘的问题,例如在做题时,因为受到周边环境的各种影响,很有可能短时间内记不起所涉及的有关数学知识与相关公式,或是针对具有较高相似程度的公式很难进行精准判断,进而选择了不正确的定理与公式,最后就导致计算结果有误。例如:“99×28+28”,其实这道题乍一看存在一定简便运算形式,可是部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应用,这也就是说学生未能对简便算法的形式有一个深刻记忆,其可以看成“99×28+28×1”这样就可以变成“28×(99+1)”从而减少按顺序计算的错误率。针对短时记忆,大部分小学生是初级培养阶段,因此计算产生错误的一部分原因是其短期记忆失效。我们以“加法运算”为例,由于学生短时记忆的时间相对较短,可能会忘记进位问题,忘记添加单位等等。由此可见,记忆能力偏低是小学生计算题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第二,定式思维。学生的数学思维往往会受限于定式思维,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答题技巧与数学基础知识,即这些方法相对基础,可是这些知识无论对其认识数学还是大家熟悉世界的大门,均发挥着一定的启蒙作用。但从新时期的教育体制来看,在学生运用知识处理问题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面对时可以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整合形成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以往相对陈旧的思维方法已不能适合所有的数学计算题。可通常情况下学生自身难以意识到该点,依旧使用老套的办法处理新问题,进而出现各种错误,我们以“混合运算”为例,在学生印象中计算顺序应是从左往右的,可是却没有考虑到当中可能会涉及的各种运算优先级不同的问题,例如“75+360÷(20-5)”,有的學生可能忽视小括号的优先计算,即使注意到也可能忽视“75+360÷15”的除法优先运算。
第三,心理状态。在解答数学题时,往往会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对答题效率及其准确程度造成直接影响。因为同学各自掌握知识的程度存在差异,所处的答题环境不同,因此在答题时的心理心态也会大有不同,日常测验成绩偏低的学生对于数学会产生自卑心理,其自认为大部分题目是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而正因为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在解题过程中直接影响其数学答题思维的发散,进而增大答题的失误率,对于平时考试成绩相对理想的同学极易存在做题不细、不扎实等问题,其会片面地认为问题均是十分简单的,因此忽视了审题的重要性,也不能对问题认真思考,不仅不能仔细完整的做题而且会出现一些马虎型错误。以此,能否在答题中摆正心态对于做题情况十分重要。
四、 关于数学计算题有关纠错方法分析
第一,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答题思路。在学生进行数学计算题解答时,绝大多数学生均具有先入为主的思考模式,其在面对计算题目时,通常情况下不会首先对题目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数学公式,而是展开主观性联想,探求题目和以往答题经验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解答。可若形成先入为主的思考模式,很容易让学生答题出错,对此,数学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将这种解答思维习惯改掉,采取科学正确的答题思路。(1)一定要认真审题提高对解答步骤的重视。牢记首先“乘除”之后“加减”,有“括号”先算内再算外的相关步骤。在平时课堂测试与训练中,教师需对学生着重强调;(2)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找错的检查习惯。计算完题目并没有完成答题,而且是需要依据相关步骤对题目进行验算;(3)合理采用纠错方法,例如使用自我纠错、相互纠错等,这样可以确保错误不会被落下。在检查学生平时作业或是批改试卷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相互自评,小组合作阅卷等模式增强学生自身的纠错能力。
第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关于那些日常测试成绩出色,可是在考试过程中却经常出错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为心理素质相对偏低。正是因为学生心理素养偏低,在测验或者是考试时存在严重的紧张心理与畏难情绪,进而在计算过程中使其出现很多失误。但也不能排除一些学生缺少扎实的数学知识功底,加之审题不认真而盲目地解答,这同样也属于一种心理问题。要想降低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失误率,避免自己的心理原因而影响解题的准确性,教师就应提高其心理素质。针对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其认真审题,要关注题干信息之间的关系,对问答间的关系和题干内容加以充分把握,进而减少答题错误。即使答题快速属于一种学习能力,可是快速解答难以避免失误。对此,数学教师需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对其实际数学能力客观分析。与学生自身因素与能力相结合进行解答,防止学生过度自信而引发错误。而那些在日常测试中成绩优异,可每到考试却由于情绪紧张而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需要对这些学生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能够对考试形成一个正确认识,使其将考试仅仅是对自身数学能力检测的平时测验。除此之外,数学教师也可以教授给他们一些有效的减压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紧张情绪加以及时疏导。
第三,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日常性训练。在数学能力中最为核心的一种就是计算能力,但是培养计算能力并不是在朝夕间就能形成的,而且有关的纠错方法也不等同于“流水作业”,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与培养。首先,数学教师需坚持进行日常性训练,以此增强学生自身的数学能力。教师可以依据所学内容为其布置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而且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错题本对自己所产生的差错原因进行总结;其次,教师还需要对独立运算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在家中让学生在答题时减少计算器等电子器材应用次数,以及家长的干预。除此之外,在增强学生运算能力、掌握糾错方法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融会贯通,即便是简单的错误也要对其深层原因进行充分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认识。
五、 结语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数学综合能力中计算能力是最为重要的。针对学生在答题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需从各个方面一同努力,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相关纠错方法,从而实现计算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黎萍.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的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9):74-75.
[2]邓长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纠错能力现状透视与分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3):84-85.
[3]林蓉蓉.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题纠错方法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72.
[4]徐建文,周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18-19.
[5]杨玉霞.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67.
[6]郭伟彦.小学数学教学中减少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19(17):74.
[7]孙兴华,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处理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5):38-44.
作者简介:
胡进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九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