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教研员角色定位

2020-05-09 13:39周丹
师道·教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研员园长幼儿园

周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倡尊重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强调幼儿园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遵循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基于此,本文结合寮步镇幼儿園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谈谈教研员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一、学习探索者

幼教教研员是学习探索者。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教研员要成为一个学习者,首先了解国家及地方政策,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必备的首要能力。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教研员应结合《纲要》《指南》等文件,主动学习探索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和精神,如:什么是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什么作用?课程游戏化如何实施?等等。思考幼儿园课程应如何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更有趣、形式更多样。

然而,实践中,有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使付出的努力适得其反。如将一日活动中盥洗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将原本自主、有序的活动组织成开心、热闹地玩,不仅违背了《指南》的指引,同时更是与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出入甚远。此外,一些教师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开展——放任孩子自由玩耍,或维持原有的“小学化”教学。

2019年3月,前往幼儿园做调研时,我在观摩大班区域游戏时发现:茶艺区几个孩子一直重复着倒茶喝茶聊天等动作,于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小朋友,你们认识多少种茶叶?”“你能展示一下如何泡茶吗?”“在品茶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能讲讲与茶有关的小故事吗?”小朋友纷纷摇头。

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学习途径,也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更不能摒弃原有的课程,而是应在园本课程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改进,使其具有游戏精神。如该案例中,简单的泡茶喝茶游戏已不符合5-6岁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因为游戏没有挑战性,难以激发孩子的探索与学习欲望,也就失去了帮助孩子学习新经验和提升生活技能的机会。

作为教研员,要会观察,勤探索、多研讨。用实际看到的、思考到的与教师探讨:这样的游戏需要哪些改进?应如何改进? 探讨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寻找办法以及梳理、总结、提升与调整的过程。教研员应通过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给予教师指导、支持与帮助。

二、辅导培训者

幼教教研员是辅导培训者。拥有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将知识进行转化,以可视、可见的形式服务各个园所。因此,教研员应该是一位全面而专业的辅导培训者。

教研员首先要运用有效的方式内化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并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其次将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与提炼,再次进行引领式的讲解和示范,如开展现场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手把手教会园长和教学骨干,最后由这批“领头羊”再引领一线教师理解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掌握其实际开展的技巧和方法。

在上述的“茶艺”案例中,我与教师们一起进行了探讨,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现场培训与辅导。具体如下:

1.游戏设计:

① 了解茶叶的品种与性质?

② 引导幼儿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人喝什么茶?

③ 投放多种类型的茶叶和泡茶工具供幼儿认识与选择。

2.习惯养成:在泡茶过程中引导幼儿保持桌面的洁净,轻拿轻放茶具等。

3.礼仪教育:引导幼儿了解茶艺的礼仪。

4.制定规则: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培养主人翁的意识。

5.角色扮演:鼓励幼儿自由探讨、创设情境、分角色进行游戏。

6.情感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分享游戏中的感受。

7.游戏延伸:尝试引导幼儿设计茶文化的集中展示活动。

该游戏在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内容取之于生活,以游戏的形式回归于生活,最重要的是不失游戏的价值与内涵。粗看孩子们只是在进行一个与茶有关的游戏,细看这是让孩子在游戏的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自主分配、合作分享的形式促进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以孩子为主体的游戏过程。

辅导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唯一的标准则是要有效地为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服务,做到指导性、引领性、有效性。

三、实践研究者

幼教教研员是实践研究者。实践研究者是教研员的本职工作,遇到问题或不解时,要主动找到解决方法,给出有效策略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上述的“茶艺”案例并非个案,为摸清本区域各园所课程游戏化开展的现状,我制定了一份调查问卷,就各园所课程游戏化推进的程度、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难题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课程游戏化认同度90%以上;

2.课程游戏化执行率不足60%:①公办幼儿园、高端幼儿园执行率90%以上;②普惠性幼儿园执行率不足50%。(全镇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80%)

3.课程游戏化满意度不足70%,具体原因为:①课程游戏化增加教学难度,教师不愿开展课程游戏的设计与实施;②教师没有方向感,不知道如何设计课程游戏;③所设计的游戏不受孩子和家长欢迎;④短期内看不见效果,教师执行意愿受挫;⑤担心效果不理想,影响招生。

针对此现状,参照《广东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试行)》,以实现幼儿愉悦幸福、自由自主、主动交往、乐于挑战、想象创造、积极体验等为目的,研究制定了一套课程游戏化教研“三步走”的改进方案:

第一步:以“七大流程”为抓手,开展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习活动。

以“理念学习”“一日生活安排”“环境规划”“材料投放”“机会给予”“课程实施”“资源建立”七大流程为课程游戏化实施的抓手,层层推进和落实。例如:在实际教学研究中带领中心教研组以“专题研习”的方式线上研究课程游戏化的组织形式与指导策略,线下走进各园所开展现场游戏化教学示范活动,将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策略与技巧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集中研讨,现场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形成研习笔记。

第二步:以教研片区为单位,创设研讨氛围。

针对本区域内所有的幼儿园,按照地域进行片区划分,同时选取片长所在的园所围绕课程游戏化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面向片区其他园所开放,实现交流互动,以点带面,为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做出示范,起到引领作用。

第三步:以本区域为单位,开展评比与交流活动。

教育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既要发展优势,也要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区域间的交流与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推进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优化一日活动组织,每学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评比,如环境创设的专项评比、区域材料投放评比、户外自主游戏评比等,以评比促进园所交流、以评比促其内涵提升。

四、组织引领者

幼教教研员是组织引领者。作为教研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为广大教师寻找与创建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成为一名组织者。此外,要以长远的目光谋篇布局,通过顶层设计、多措并举的方式,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学前教育的价值引领、内涵发展,成为一名引领者。

(一)以培训夯实基础,强化团队建设

要培养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业务能力好的园长团队,就要开展多层次的园长培训。从区域层面开展园长专项培训、读书活动、园长德育能力大赛等活动,全面促进园长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在培养骨干教师方面,借助本区域教育局平台和资源,开展公开课、教学能手比赛、舞蹈、美术、讲故事、绘画等专业专题培训活动,以增强骨干教师的专业技能,深化其专业素养,为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以中心教研组为支点,树立标杆

组建以教研为中心的教研组,集中本区域内最优秀的教学骨干和教学能手,重点培养,如开展区域游戏、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等分块教学的专项指导与培训,形成一支专业素养高、指导能力强、讲学水平拔尖的幼教讲师团队。通过引领和带动,辐射本区域幼儿园。

(三)以课程游戏化实验园为中心,实现引领

推选本区域内三所优质幼儿园进行重点扶持和培养,成为东莞市课程游戏化建设实验园,通过开放管理和教学,为其他幼儿园园长及教学骨干提供观摩、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带动和引领整个区域内的幼儿园实现同步发展和提升。

(四)以省、市工作室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本区域内的省名园长、市名园长工作室平台,实现對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定期开展课程游戏化专项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专家,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引进来,为园长及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借助工作室的教育资源,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外出学习与交流,助力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推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教研员园长幼儿园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爱“上”幼儿园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