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柳 陈灿宇 丁源
摘 要:研究调查发现,基于潮商文化具有资源贫瘠的物质原因,互助的文化自发性;儒家文化的深层浸染,地缘的血亲向心力的形成背景与特点,当下潮州手拉壶面临着抱团合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合作效用大打折扣;停留于传统产业家族式传承,品牌定位不明确。实现潮州手拉壶区域品牌创建必须打破抱团取暖的封闭性,不断追求眼界开阔;明确手拉壶产品的精准定位,摈弃浮躁聚焦产品价值;紧随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立足全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潮商文化;手拉壶;区域品牌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17
1 潮商文化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
资源贫瘠的物质原因,互助的文化自发性。潮汕地区社会生产力落后,地理位置靠我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原腹地,地少人多的潮汕地区的本土资源显得有些贫瘠,硬性条件的限制,让潮汕生意人看到了抱团发展的重要性,互助带来的利益使得这种文化在潮商心中慢慢扎根。潮商诞生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得潮商发展频频受限,处处受挫。为了生存,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财富,潮汕生意人不得已以抱团的方式建立商会组织,这也是潮商商帮较早的形态之一。在早期商贸活动较为艰苦的环境背景下,锻炼出潮汕生意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敏的商业嗅觉。潮汕的周边地区,无论是珠三角流域还是海外的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这让善于投机的潮商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于是潮汕生意人更多地选择到外地进行商贸活动,仅有少数潮汕生意人留在本土进行商贸活动,在外谋求财富的潮商,依仗其灵敏的商业嗅觉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同时作为“外来者”,面对当地的第三方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压力,潮商自发的形成抱团发展,一致对外的形式在各地大展拳脚,生根发芽,在国内外各大潮商商会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潮汕企业家,但这也导致了潮汕本土商业发展滞后,早期的商业重心远在他乡,大量的人才流失在外,本土的商业根基不稳。潮汕地区本土商人缺乏第三方竞争对手,潮汕生意人投机的一面却激化了内部的恶性竞争,使得在潮汕地区的本土商人凝聚力远不如在外的潮商们,缺乏抱团意识,个体商户的影响力不够大,这也是潮汕本土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如今的潮商更多指的是在外进行商业活动的潮汕商人而非在潮汕本土进行商业活动的商人。
儒家文化的深层浸染,地缘的血亲向心力。潮汕地区的本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强调的血缘宗亲和地缘关系在潮汕人身上尤为突出,普遍在外谋生经商的潮商生意人都具有较强的地缘血亲向心力和排他性,因此,在外即使是素未谋面的两人也会因为一两句地道的潮汕话,彼此亲近,潮汕人在外都喜贴切地称自己为“胶己人”,这种扎根于潮商心中的抱团意识,使潮商在外寻求合作伙伴更加便利,这种由血缘宗亲结缔的诚信合作,经受住了岁月的洗礼,逐渐演变成一个个潮汕商会组织,潮商文化的抱团意识特点使潮商极具凝聚力,在商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同时,由于方言特色和过分的抱团活动,使得外界商户难以融入潮商当中,潮商对于潮商外的资源难以触及,与其他商业文化交流较少,更有甚者盲目自大,而对此就如佛山市潮州商会受访时所言“应保持谦卑的心态,不带过度优越感,做好自己,放眼世界,用开阔的视野去欣赏、接纳其他优秀文化,不断学习,学无止境。”扎根于思想层面的向心力,自发的互助,优势互补,使潮商在商界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倘若将这一优势拓展到非潮商领域,多方合作,相信多元文化的互溶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让潮商文化的抱团意识这一视野更上一层楼。
2 当下潮州手拉壶的品牌化发展瓶颈
抱团合作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合作的效用大打折扣。众所周知,潮商文化外显的一大特色便是基于地缘血亲的团结互助,这在社会动荡的年代无疑是潮商们的坚实后盾,同乡之间相互扶持、抱团取暖,让潮商成为近代三大商帮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创新、共享成为新的主题与契机,不论是工艺还是商业模式皆是如此。在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倘若交流合作仍局限于地缘血亲,那神秘的地方语言将不再是有力的保护,而是一早该褪去的禁锢。首先要承认的是,潮商文化的互助性为潮州手拉壶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例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手拉朱泥壶传承人谢华,其搭建了潮州手拉朱泥壶传承和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向本地社会公众传播潮州手拉朱泥壶生产技术,积极与同行交流技艺,还为有心学习从事手拉壶研究和制作的人士提供技术帮助。但这一切的抱团合作活动局限于潮州本地,甚至是手艺人的周遭,而并未真正地踏出固有的圈圈。访问潮州本土手拉壶艺人得知,潮州手拉壶工艺师多局限于本地的交流和合作,潮州手拉壶无论在工艺创新还是产业模式等方面与外界的交流都少之又少,偶尔走出潮州本地也多是受省级工艺文化类的展会邀请,前往展示工藝。合作是一个产业引进新鲜血液的一大有效途径,但如若合作范围迟迟不知外延,长久地原地打转只会迫使合作的效用大打折扣。
停留于传统产业家族式传承,缺乏对品牌定位的思考。潮州手拉壶与江苏宜兴紫砂壶相比,生产制作历史接近,但产品知名度却远不及宜兴紫砂壶,而这两者间简单就行业人数多寡便可直观地映射出被动与主动之间的差异。据调查了解,宜兴紫砂壶圈子里面目前有职称的制壶人大概有1万人左右,没有职称的制壶艺人约1.5万人,加上宜兴以外的地区,全国范围内约有3万制壶人。与庞大的宜兴紫砂壶圈相比,潮州手拉壶的圈子则显得比较局促,目前潮州手拉壶工艺师主要集中在潮州市区和枫溪区,且仅100人左右。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根本,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潮州手拉壶制壶人寥寥无几,而江苏宜兴紫砂壶的制壶人却能够遍布全国?一方面,在传承上,潮州手拉壶也出现过“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常规,工艺只传自家后代的陈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入、血液的更新。而传统的家族式传承更加阻碍了潮州手拉壶在技术上、原料上以及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陷入“只有传承,没有创新”的窘境。潮州手拉壶一直停留在小作坊的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生产体系不完善是其主要特征,这种组织形式缺乏抗风险能力和长远发展的潜力,无法适应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也无法立足当前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关上了潮州手拉壶进军区域品牌化、打开品牌化发展的大门。另一方面,潮州手拉壶多以家族继承的形式存在,各家有各家的招牌,缺乏显著的、统一的产品定位。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是对一产品价值的追溯、彰显与发展,这正是潮州手拉壶目前亟须思考的。正如刘海鸥指出的,“潮商企业大多存在既依赖家族,又受困于家族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好家族关系所形成的精神文化资源,又不至于为其所窒息,是摆在家族企业面前的重要命题。”
3 潮商文化的大背景下潮州手拉壶区域品牌创建路径
打破抱团取暖的封闭性,不断追求眼界开阔。正如《黑豹》中所言“愚者建立高墙,智者建立桥梁”高墙面对挑战时虽一劳永逸却也容易导致孤立无援,远不如桥梁的变通豁达。潮商文化中的抱团取暖亦是如此,再强大的、再团结的群体一旦与外界脱离,不懂得欣赏、吸收其他优秀的文化,最终只能或是自视甚高而不知前进,或是遗落尘埃中不为人知。个性是特殊点,不应该故步自封使其沦为糟粕点,厚德载物方为上策。潮州手拉壶受本土潮商文化中抱团取暖的精神引领时,凝聚了当地有限的能量,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潮州以外的人才、资源、成果同样值得潮州手拉壶去吸纳、学习。团体的能量无可估量,而团体广阔的视野将为这份能量添砖加瓦。“实践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积累的结构……实践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结构,而是随着实践和空间及具体条件不断调节和变化的、恒新恒异的结构。”潮州手拉壶应当打破拘泥于地缘血亲、乡土情怀的团结互助,应当走出舒适区,放眼外界,迈出步伐,寻找更多优秀的伙伴组成更优秀的团队,吸纳更多先进的技能促进潮州手拉壶的创新与发展。
明确手拉壶产品的精准定位,摈弃浮躁聚焦产品价值。防止品牌特点变成散漫的特立独行,多重定位一旦未能各有突显,始终静止于小作坊的枝丫丛生而不知有所裁划,潮州手拉壶便最终无法在市场标立精准、响亮的品牌定位,冗杂而有待统一的定位只会使消费者如走马观花无所头绪。潮州手拉壶自始至终都不乏标签:最初的饮茶器具,而后的观赏收藏品有之……那么,潮州手拉壶的价值定位究竟是日用陶器设计,还是陶艺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潮州手拉壶如今的设计与制造出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前者过于理性,后者则过于感性,生活与艺术脱节。好的设计是通过器物而传递出品牌张力与企业精神,通过细节的设计处理表达出对使用者的关怀与对工艺的诠释。潮州手拉壶亟需的莫不过回归初心,摈弃浮躁的名号,化繁为简,以统一的品牌定位面向市场。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给艺术家提供的更为广阔的天地、更全面的创作元素,设计出新意,这“新”亦不是怪诞,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拒人千里,而是平常中出乎意料。诚心正气地兼顾艺术价值与大众可接受程度,寻找生活与艺术的交汇点,推进工艺品的大众化,主动契合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将壶中乾坤舞动。
紧随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立足全球化发展趋势。正如佛山市潮州商会各位潮籍企业人士所言,“潮州手拉壶匠人精神停留在小作坊,缺乏全球经济的眼观,较难发展为品牌的连锁效应。相反,宜兴紫砂壶则形成世界名牌,现代商业模式是潮州手拉壶的缺失。”潮州手拉壶现在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宜兴紫砂壶也一一较量过,同样是经费不足、效益与质量不平衡、市场混杂且体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潮州手拉壶奋追现代商业模式发展的路上不妨学习借鉴宜兴紫砂壶的成功窍门。首先,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减轻手拉壶中小企业的税负,更加可以为潮州手拉壶研立一个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手拉壶原料、工艺、款式、价位等多个方面,以保证流通于市场的手拉壶质量,规范整个潮州手拉壶制壶、售壶链,进而在长期的市场销售中塑造良好的口碑。此外,还可以潮州手拉壺为中心建立特色的潮文化旅游业,带动潮州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其次,潮州手拉壶的中小企业应当不断与外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血液,力求提高企业的经营策略,结合潮文化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化为驱动力带动潮州手拉壶的发展。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产业价值链是一条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链条,贯穿于包括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在内的企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潮州手拉壶应当放眼全世界多加宣传,主动走出去,利用潮州手拉壶独有的互动性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助力开拓潮州手拉壶的销售面。
参考文献
[1]佘小亮.浅谈潮州手拉壶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49(05):40.
[2]胡劲邦.潮商商业理念研究[D].汕头:汕头大学,2007.
[3]张玉能.实践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
[4]吕金泉.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之我见[J].陶瓷学报,2016,(05).
[5]石志勍.景德镇陶瓷外贸渠道优化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