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费伟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是长期以来自然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儒家伦理文化思想和国家社会政治结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思想价值。然而在历经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解构影响,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呈现出日益解体的传统乡村伦理、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以及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等衰败迹象。因此,当前亟需秉承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总体原则,以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为理念,以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为保障,以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为支持,从而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优秀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 传统乡村文化 文化重构 现代化 乡村文化振兴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4—0121—08
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尤其是市场化的侵袭,我国传统乡村文化正面临着衰败的威胁。现实中,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习俗以及民间技艺等传统乡村文化资源正在从我们的眼前逐渐消失。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当前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着“破坏有余”而“重建不够”的历史命运,从而造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紧张、伦理道德异化、村民心理失落等深层次负面问题。传统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乡村旅游之魂,其文化价值决定着乡村的未来。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价值,弘扬乡村文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以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旧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之一,并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理念,为当下繁荣传统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
学术界对传统乡村文化研究经历了早期注重传统乡村文化内涵与类型、功能价值研究逐渐向后来的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转型。在乡村文化的内涵和类型问题上,张中文认为,传统乡村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村民群体通过乡规民约、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等实体形式逐渐内化为一整套农民的思想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刘铁芳将传统乡村文化的类型归结为两部分构成:一是独特的乡村生态景观以及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二是蕴藏于乡村社会的民间故事、道德与情感的交融。赵霞从传统乡村文化秩序功能进行解读,认为传统乡村文化既能够为村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精神生活,也可以规约民众的社会行为,甚至还可以维护社会稳定秩序。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纵观当前学者们对于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的多种观点来看,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不同学说:一是主张“回归说”的学者从乡村内生发展的视角来解读,认为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寻回最初的文化传统与基因;二是主张“替代说”的学者从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论证,认为传统乡村文化最终将被城市文化所吸收与取代;三是主张“同化说”的学者从城乡文化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复兴本地文化传统的同时,适当吸纳城市先进文化。
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在传统乡村文化重构议题研究上已然形成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尽管如此,当前依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挖与探讨,例如现代化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是“保护”还是“重构”;乡村旅游业在传统文化重构方面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等。针对这些争论迫切需要理论研究的回应,才能更加明确研究方向,推动传统乡村文化重构议题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沿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及其优势、现代化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的历史与特点、现阶段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败呈现以及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传统乡村文化重构路径的研究思路,尝试解答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命题。
1.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
文化作为特定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形成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的特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为传统乡村文化发源提供地域空间,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为传统乡村文化培育奠定经济基础,儒家伦理文化思想为传统乡村文化成长供给思想资源,国家社会政治结构为传统乡村文化塑型发挥核心作用。
第一,广袤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河流等诸多因素。在西方,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一开始就关注人的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論空气、水和地方》里说道:生活在炎热气候中的人们比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人们身体更加健壮,声音更为洪亮,思维更为敏捷。到了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孟德斯鸠在解释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差异的原因时,明确指出“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弱;寒冷国家的人则像青年人一样的勇敢”。黑格尔将世界地理环境分为三种类型,每种地理环境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性格特征:从蒙古经阿拉伯,再到北非的沙漠地区,居民好客和掠夺成性;平原流域的居民守旧、呆板、孤僻;海边居民富有冒险精神、勇气和智慧。中国广袤的山川田野,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充足的物质生活基础,而且也形成了发达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由于以土地为载体,因而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积淀和养成了乡村民众的保守性和封闭性特点。
第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这决定了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文化特征。一方面,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影响之下,由于劳动工具简单粗放,唯有依靠村民精耕细作才能有所收成,这逐渐培养了古代农民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清贫乐道、纯朴善良的文化品质。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尽管为家庭生产解决了基本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其生产水平落后,村民思想观念保守封闭。尤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村民无法对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进行很好地解释,也无力摆脱封建国家对于村民群众的剥削与侵犯,因而只得将自身的美好愿望寄希望于封建宗教,由此传统乡村文化中的迷信思想得以滋生与发展。
第三,儒家伦理文化思想。在20世纪前期,西方科学界就兴起了以“优生学之父”高尔顿为代表的生物学家和以博厄斯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之间有关文化与性格发展关系的激烈论争。莱利斯·A.怀特透彻分析了文化对人类行为、思想、意识、生存方式及推动文化自身发展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自秦汉以来,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就将儒家伦理文化思想确定为整个国家的主流意识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三纲五常思想对民众的意识观念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塑造了古代民众男尊女卑、逆来顺受、惧怕权威等性格。儒家伦理文化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礼”的突出强调,这揭示了封建礼制在构建传统乡土文化中的价值,强化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伦理化和规范化内涵。
第四,国家社会政治结构。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相较于上述的自然地理环境、小农生产方式和儒家伦理文化对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发展发挥着更为核心的作用。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更替仅仅是官员人事的变化,而其中的封建国家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依然保持不变。政府不过是皇室的扩大,官员相当于是封建帝王的奴仆,正如马克斯·韦伯所总结的,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家产官僚主义”,这种国家政治结构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首先,国家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专制集权特征,虽然造成了农民屈服权威、轻视个人权利的文化特征,但是也形成了农民群体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认同文化观念。其次,国家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宗法制内涵,在导致农民狭隘的家族观念,缺乏竞争精神和开放意识的同时,也塑造了宗族内部之间的相互团结友爱,凝聚了传统家族社会的道德伦理。
2.传统乡村文化的思想价值
乡土性滋生孕育了传统乡村文化,尽管也存在着文化的封闭性、依附性、滞后性、等级性等缺陷,但这不影响我们对传统乡村文化思想价值的认知。传统乡村文化的思想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方面,对传统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注重实际。传统乡村文化倡导的注重实际是对农耕生活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务实劳作思想提炼与总结。中国农民有着天然的脚踏实地、勤奋劳作精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于事无补,做实事必有收获”的道理。传统乡村文化的这种注重实际、务实劳作精神也感染了社会中的其余人群,成为古代贤达人士重要的为人准则遵循。正如章太炎所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这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农民注重实际、脚踏实地的性格特征,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精神因子。
第二,重义轻利。自古以来,对于义利关系的正确处理体现了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传统乡村文化主张“重义轻利”“义以为上”的价值准则,这里的“义以为上”思想并不是要求人们主动放弃对利益的追求,而是倡导“真君子仁中取利,大丈夫义内求财”的思想境界。可以说,传统乡村文化的“重义轻利”思想是与“见利忘义”的错误思想相对立的。重义轻利思想中对于义的至上性和优先性观念,反映了古代村民群体普遍存在着诚信朴实的心态。由重义轻利思想引发的农民的“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等优良品质对中国农民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农民的传统文化美德。
第三,勤劳节俭。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将广大农民固守在特定的土地之上,农民按时耕作,勤劳节俭是其固有的观念。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周而复始的农业经济,正如《礼记》中所称道的“乐天安土知命”的思想反映。他们以耕读传家自豪,渴望追求生活的安宁与社会的稳定,对各类战争与侵略行为感到厌恶。同时,由于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简陋、农业生产效益的低下,再加上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因此,广大民众将生产所得视为上天对自己的“恩赐”。这一切都促使他们摒弃对利益的占有,形成了安贫乐道、勤劳节俭的文化品质。
第四,长幼尊卑。传统乡村文化滲透着浓厚的宗族文化色彩,它强调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安排尊卑长幼的顺序,从而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具体来说,家庭中辈分地位高的年老者是家庭事务的决策者和制定者,地位辈分低的年轻晚辈是决策的服从者和支持者,即使同辈之间也非常讲究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对此,费孝通先生形象地指出了这种我国传统乡村文化血缘性家族观念强的特点。他认为:“在乡土中国,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人们在家族中秉承着长幼尊卑、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传统。”这种传统乡村文化孕育的长幼尊卑思想,不仅有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秩序,而且也对家庭生产和家族管理产生了重要作用。
1.现代化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的历史
现代性解构传统乡村文化起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自此以后传统乡村文化逐渐开始由繁荣转向衰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乡村文化遭遇的现代性解构并没有结束,初步可以从以下几个历史阶段去考察。
第一,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滞后、政治基础薄弱的现状,政府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直接改变了传统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行政权力也开始向农村地区进行渗透和控制。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尽管在特定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效用,但是也引发了城乡二元结构确立、传统乡村文化秩序破坏等不利影响。可以说,在政府强制干预乡村社会的机制影响下,不仅摧毁了传统家族宗法文化观念,而且使得维护传统乡村文化秩序的村规民约、士绅精英、伦理道德等文化实体也受到迫害。其中作为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更是对农民的文化精神层面进行了严重破坏,村民的意识形态遭到同化、彼此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简言之,在该阶段政府用新的政治文化重塑了传统乡村社会生活,并用社会主义价值观逐渐消解着传统乡村文化的意识传统。
第二,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发了市场经济与传统乡村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彼此渗透。市场经济一旦进入乡村社会,不仅会引发农民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转变,而且也会对其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这是缘于传统农村社会注重的是道德本位,以血缘、地缘为核心,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物质利益关系。这两者形成的矛盾反差使得传统乡村社会那种依靠血缘结成的亲情关系被市场经济下的追名逐利关系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冷漠、逃避、利用等反常心理。特别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村民在价值目标上变得越来越关心个人的切身利益,以现实的物质利益追求取代了乡村熟人社会的礼尚往来。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代际关系失衡,长幼关系出现了尊卑错位。可以说,市场经济所倡导的物质利益吞噬着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使得传统乡村文化逐渐地失去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内涵。
第三,新世纪以来,国家针对传统乡村文化衰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通过各种强农惠农政策、文化建设项目、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复兴传统乡土文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颁布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更是为乡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各地级市政府也开展了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电影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在乡镇一级,政府还通过建立文化服务站的形式传播城乡先进文化,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然而,这些看似有力的举措却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据笔者调研发现,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因未结合当地实际有效开展文化活动,送图书、送电影等送文化下乡活动因不能有效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型,因而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上乡村文化人才匮乏,导致传统乡村文化缺乏吸引力,制约了文化凝聚力。
2.现代化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的特点
第一,解构的规模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开启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以来,对于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的解构规模是全方位、综合性的变革。“全方位”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文化在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其涉及的主体、内容、过程等都是全方位、总体性的,并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村庄,而是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整体文化的变迁。这种全方位的整体解构过程是史无前例的,并且对乡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衍生效应,引发了乡村文化领域之外的公共事务治理。而“综合性”则表现为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性解构并不是分散化、小规模、数量式的扩张模式,相反现代化进程将传统乡村文化的整体风格、模式特征进行了整体性的解构变迁,村民们的乡土观念、身份认同和生产生活特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二,解构的动力是多方面、复杂性的。现代化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的动力体现出多方面、复杂性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权建设、现代技术发展等都是促进传统乡村文化解构的原因,对乡村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些多元复杂的解构动力中,社会经济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这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乡村地区产业结构、民众职业收入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市民和农民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这种“经济失衡”客观地揭示了传统乡村文化中的农民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以及更高层次的文化心理意识变化。在经济利益的主导下,许多村民逐渐放弃了对土地的依赖生产,转而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村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着衰败的威胁。
第三,解构的形式是“变迁”与“整合”的统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在解构传统乡村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文化以时代发展的阶段特征。即传统乡村文化的解构形式体现在“变迁”与“整合”的相互统一。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变迁”主要表现为对乡村沿袭风俗、村民陈旧观念、封建思想的实际否定,这种“变迁”不是对乡村文化的完全批判,而是促使它与乡村陈旧文化进行分离,进而激发村民群体的主体认知。另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的“整合”则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此消彼长,是多种文化组成因素之间的综合结果。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解构形式就是不断在这种“变迁”与“整合”之间相互统一实现的,对于整个乡村文化发展重构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解构的过程是冲突与矛盾的并存。现代化意味着对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就涉及到如何正确应对既有矛盾,通过成功化解社会冲突,进而达成相互共识,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从此种意义上来说,传统乡村文化解构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冲突与矛盾的并存过程。这里的文化冲突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了传统的城市文化與乡村文化的冲突、工业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冲突,也包括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其实整个乡村传统文化的解构过程就是冲突与矛盾并存的过程。这种冲突与矛盾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而是存在于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之中,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其实质仍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矛盾。
现代化解构之下的中国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着衰败的威胁,具体呈现为:日益解体的乡村道德伦理、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和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
1.日益解体的乡村道德伦理
从历史维度来审视,我国的乡村社会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伦理社会,村规民约、家风家训、道德伦理等传统乡村文化在乡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化、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现代化进村在促进村民保守观念得到解放、物质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使得追名逐利、注重利益的经济思维在村民中宣扬,进而造成了村民群体的道德沦丧、伦理缺失、精神异化等深层次的传统乡村文化衰败问题。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传统乡土社会,乡村伦理道德面临着解构的威胁。当消费文化成为乡村社会的主流伦理价值形态,势必对村民群众的互助、团结、礼尚往来和信任等造成破坏,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和淡化。然而,在传统乡村的道德伦理日益解体并逐渐消失的同时,而适应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道德伦理却尚未形成,由此导致了现阶段乡村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社会文化问题。
2.空洞虚化的乡村文化精神
乡村精神孕育于乡土社会之中,集中体现了村民群体对于乡村社会共同利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是促进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驱动力。乡村精神运行的基础是宗法伦理型社会关联,遵循着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的行为逻辑,以在道德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合理维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传统时代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代之以个体意识的觉醒与增强,结果导致农民价值观的日益功利化与世俗化。没有了精神寄托的村民群体,开始疯狂地进行各种非理性的行为,例如,近些年来在乡村日益兴起的一些封建迷信崇拜、打架赌博等不良现象都是乡村文化精神空洞虚化的集中表现。乡村精神的消失和过多注重经济利益,引发了农民政治认同和政治归属感下降、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缺少维护公共利益的精神,威胁着乡村社会振兴的绩效。
3.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观在传统乡村文化中占据核心位置,能够起到规约村民群众日常行为,反映乡村文化发展趋向的效用。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侵入,传统乡村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现实中,乡村社会的利益标准取代了传统的价值标准,村民的功利心理替代了务实劳作、注重实际、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并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文化价值依托的治理主体正在远离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吸引到城市中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中丧失了内生发展的主体力量。大量的文化水平较高、劳动技能突出的青壮年村民流入城市打工,常年离土离乡,致使参与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流失,结果必然是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逐渐消失与灭亡。
4.流失匮乏的乡村文化资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乡村文化发展的各项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广大城市流转,加剧了传统乡村文化发展的困境。针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日益流失,政府也制定了相关乡村文化保护制度,但是由于缺乏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总体规划,使得我国在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层面依然缺乏整体性的文化供给机制。即使一些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可行细则,在现实社会中很难转化为实际行动。而在文化管理体制上,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这也使得许多文化建设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由于传统乡村文化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无法切实发挥保护传统乡村文化的目的,因此无法真正吸引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之中。另外,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资金短缺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农村文化馆和文化站因为经费不足而面临着关闭的威胁。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匮乏直接导致了传统乡村文化得不到有效保护与发展。
作为农业社会孕育出的乡土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在明确传统乡村文化衰败的原因基础上,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乡土文明,实现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性发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重构传统乡村文化的路径需要秉承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的总体原则,以先进文化引领、乡土文化人才培育、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制度体系完善等为抓手,真正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优秀文化,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
1.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总体原则: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
西方社会经典的现代化理论不仅表明传统与现代两者之间的相互对立关系,而且也展示了两者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融合转化。因此,如何消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观念,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是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总体原则。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方面要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文化本身沿着传统的惯性向前发展,无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改变,文化的变迁不可能也无法与过去彻底断裂。但是这个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复原所有的乡村文化内容,而是需要在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与理念基础上,选择那些更为深层的促进人与社会共生发展的传统优秀文化,作为传统乡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吸收延展先进乡村文化。伴随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乡村现代文化已然萌生,并且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乡村文化批判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主体性建构,最终建立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风文明内容的要求。
2.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理念构建: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
现阶段中国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组织结构复杂、利益关系和生产方式多样化的社会,这势必导致农民思想文化观念和价值选择的分散化和碎片化。基于此,当前迫切需要以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来构建传统乡村文化的核心理念,作为引导村民群众追求合理的精神境界和塑造正确的价值选择,从而赋予乡村文化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首先,需要将先进文化融入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通过借助传统节日纪念、古老仪式传承等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语言方式来将先进文化真正与村民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其次,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帮助农民逐渐建立现代人格。在历史时期,中国农民在长期的精耕细作之中培育了诚信、朴实、善良、勤恳的传统乡村优秀文化。但同时由于传统乡村文化建基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秉承封建国家专制主义核心社会政治结构,因而也助长了村民群众封闭、依附和保守等人格缺陷,需要及时纠正,予以摒弃。为此,当前需要以乡村先进文化价值思想引领,帮助农民克服依附、保守、封闭心理,建立独立、平等、开放和创新的现代人格。
3.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人才保障: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
乡土文化人才是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重要人才保障,能够为传统乡村文化培育注入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源,是乡村古老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挖掘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方面:一是有计划地培养当地的“草根文化队伍”。传统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而需要在田野上、村庄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这就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尤其是外出经商、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返乡创业,作为文化建设者的主体作用,焕发文化建设的热情,在传统乡村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二是鼓励乡镇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庄“第一书记”等参与传统乡村文化建设。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统筹安排基础上,给他们做好组织引导和制度保障工作,以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队伍中去,真正开展各类弘扬传统乡村文化活动。三是借助社会力量深度开展“种文化”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贴近农民,创作出符合乡村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以企业参与、对口帮扶、社会合作的形式,鼓励广大社会企业家、文化工作者、志愿者队伍等投入到传统乡村文化建设,从而为传统乡村文化重构提供人才保障。
4.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经济基础: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
传统乡村文化是对古代农耕文明的记载和反映,因而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价值以及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利用,不仅有助于传承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而且也可以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时期的农村发展注入文化精神内涵,丰富农民的日常精神生活。基于此种考虑,传统乡村文化重构需要建构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是从未来乡村文化的发展着眼,以农民为主体,以传统乡村优秀文化为积淀,通过市场化平台将现代文化的发展特征融入其中,从而达到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目的。乡村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调整乡村传统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也可以激发农民的乡土意识,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对于保护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都会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乡村文化产业尽管能够为挖掘和振兴传统乡村文化提供重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也需要特别警惕在市场化经济时期,过渡重视文化资源的商业开发,而轻视对传统优秀文化弘扬的问题。
5.传统乡村文化重构的政治支持:完善乡村文化制度体系
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冲击下,中国的乡村经受着难以想象的摧残与毁灭,无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习俗以及民间技艺等传统乡村文化资源正在从我们的眼前逐渐消失。面对众多古村落和传统乡村文化的持续消失、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缺失等问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传统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出台了相关文化振兴政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尽管如此,当前政府在传统乡村文化建设上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体系,进而导致乡村文化服务供给上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和服务质量薄弱等问题。从我们在全国各地的調研中也发现,伴随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推进,政府在制定传统乡村文化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着困境,进而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绩效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因此,现阶段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需要完善传统乡村文化制度体系,通过设计专门的传统乡村文化振兴规划、出台传统乡村文化振兴政策、构建健全的传统乡村文化体制机制,从而真正促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秦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