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阳举
内容提要 老子身处春秋转折时代,其思想带有亦新亦旧的时代特点,但总体是一位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其创造就是“道”论,即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道是世界的根本,道生天生地生万物,道法自然,道是形式,“自然”是内涵。理解老子的道需防止二种误解:一是将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自然事物,二是以为道仅是客观规律。老子富有辩证思维精神,他将矛盾作为思维单元带入认识过程。道最简单,也最复杂,辩证性属于其固有内涵。老子将“自然”理念运用到其所有的实践思想环节,产生了一系列实践哲学理论。人生观上他得出“贵柔”的人生哲理。伦理学上,老子伦理学具有“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自然”构成其伦理学行为的实质。此外,道家被称为“为己之学”,强调道德自觉。“自”的词组在《老子》一书中屡屡出现,反映了《老子》全书贯穿有很强的道德主体意识。政治上,老子主张道治,即以道治国,它高于神权和圣人政治,与超自然去向划清了界限,也堵死了用圣智干扰政治的愿望。老子思想是世界思想史创新的活水源头之一,对诸如海德格尔、怀特海、马斯洛、现代环境哲学等都产生了影响或引起过共鸣。
关键词 老子 自然 实践 世界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04—0019—06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约前571-约前477年)姓李名耳,字聃,里籍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地望在今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一带)。他曾任东周守藏室史官(也称征藏史),职责是管理文献档案。老子和孔子有过交往,孔子曾当面向他请教礼学。晚年免职,告老还乡。春秋大乱,老子目睹天下无道,对周王朝统治失去信心,遂出周隐居,西游于秦。过函谷关时应关长尹喜的请求著述五千余言,“言道德之意”,分上下两篇,合81章,后世称之为《道德经》,亦称《老子》。旧时研习老子思想,学者多用王弼注本,道士多用河上公注本。最近40余年的考古发现显示:该书很早就有多种版本流传,如: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初帛书《老子》甲、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郭店一号楚墓(战国中期偏晚下葬)出土的残篇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篇。
作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真正开山者。他创立了一套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其最高范畴是“道”,道的本质是“自然”,道的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是先秦活跃的学派,秦汉以后作为学派的道家实际上不存在了,但是道家的思想基因一直在生长繁殖,并对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医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等产生了深刻、持久而广泛的影响,18世纪开始逐渐播及世界。
作为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思想家,老子的创造就是“道”论。
“道论”即“道的哲学体系”。“道”字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原指人们所行的道路;“道”还表示言说。在老子之前,“道”字已有抽象用法,例如:“有道”“无道”“天道”“天之道”“人道”“人之道”等的用法。但哲学意义上的、刻画世界总特征的“道”概念是老子首创的,通行本《老子》中道字出现74次,老子以“道”为世界大本大源,其道论的主要内涵包括:
1.道是一切存在者的根据。《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绝不是一般事物,意义也超过了一般所讲的概念符号。“大”相当于“大全”,谓其无所不包、无所不化,有普遍性。道不是空无,“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老子又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第三十四章),即道是终极本源和原理,具有与本体性相当的意义。因为它是本体,所以“无名”(第四十一章、三十二章),不可名状,不能拿别的事物或者概念解释它。老子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可见道是最消极的,也是最积极的。说它“最消极”,是因为它否定和超越了一切具体对象,不能用任何具体事物加以解释,说它“最积极”是因为任何具体事物无不由它产生、以它为依据。
2.道产生天、地、万物。老子从事物的本源、过程与模式等几个方面探讨宇宙生成原理,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宇宙生成理论。他认为道是宇宙源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第六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第五十二章)谷神、玄牝都喻指“道”,道是世界万物的母体,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元。道产生万物的具体过程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即:混沌形成气,气分化为阴阳,阴阳聚敛成天地,天地孕育萬物。万物如何具体化?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五十一章)“德畜之”指从道那里获得生机、秉性;“物形之”指物质化、质料化;“势成之”,指通过某种动力、形式获得定型。事物的存在必定以其本质的统一性为逻辑前提,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第三十九章)道生成万物也是万物自身运转、循环无已的过程,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
3.道法自然。道是形式,自然是内容。“自然”五见于《老子》,老子首次将其用作哲学概念。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抑制了超自然的文化发展走向,也斩断了人类任意妄为的取向,给中国文化自然而然的发展做了初始“定义”。老子的自然侧重的是事物的内在性质;自然是事物的常态,所谓“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常”字是正常、常态、恒常的意思,这体现了老子对反常和妄作的否定;“自然”又是和人为、有为相对而言的;自然高于超自然的“帝”(第四章云:“象帝之先”);“自然”反对外在目的论,“天道无亲”(第七十九章);“自然”反对主宰、占有、外界干扰,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
理解老子的道要防止两种误解:一是将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说的自然事物,老子的“自然”指的是自然对象的本质而不是自然对象。时至今天,仍然有汉学家将老子的自然之学纳入自然主义,这正是身处科学时代而带有的科学主义谬误的一种表现;二是用规律论诠释道,以为道仅仅是客观规律,这是欠妥当的,因为道是终极原因,有本体性、辩证性,和具体规律不一样,例如生死有相反的规律,但是他们都同属于自然之道。
4.老子思想富有辩证思维。他将矛盾作为思维单元带入认识过程及其各个方面。关于言说形式的性质,他说“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若反”指言论的辩证形式,这是《老子》表达的总特点。这表明,道最简单,也最复杂,辩证性属于其固有内涵。第一,《老子》发现了一系列自然或思维中的辩证环节,创制了数十对辩证法范畴,论及许多相反相成的命题,如:有无、无为无不为、动静、柔弱、刚强、美恶、祸福、损益、古今、取与、进退等。老子认为对立的方面存在双向转化的可能,且转化没有止境。例如他说:“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第二章,帛书本)第二,物极必反和超循环运动。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反”可训为“对立”,也可训为“循环往复”,意思是:整个世界和思维都贯穿有辩证性。关于道的运动,他说:“(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道的运动中始终包含着逝(往)、远、反几个辩证环节。第三,有名和无名的辩证关系。老子提出了“无名”的理论,说“道常无名”(第三章)、“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又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恒名”(常名)相当于“无名”,“可名”属于“有名”。“可道”和“恒道”(常道)也存在类似关系。第四,道是有、无的统一。道本身为什么有辩证性?这涉及有无关系。《庄子·天下篇》说,关尹、老子“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常字相当于道,而无、有是其组成和动力,太一是其统一属性。在老子看来,变化才是实在,宇宙万物不仅仅是“有”或“无”,而是由“有”和“无”两种相反的因素、动力组成的,道也同样如此,是有无的统一。
作为创立东方古代辩证法的大师,老子将辩证之道贯穿到其人生哲学以及伦理和政治等各实践哲学领域。
《淮南子·缪称训》说“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吕氏春秋·不二》说“老聃贵柔”,可见柔弱是老子思想的一个精髓。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天下之至柔(指水),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第四十三章)他总结出几条普遍的原理,即:“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第五十二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老子的柔弱包括柔、弱、静、退、后、不争、有道、文明、拙朴等,而刚强则包括刚、强、动、进、先、争、谦、暴力、野蛮、任智等。老子柔弱的人生原理,是其辩证的道论在人生问题上的推广和运用。柔弱的提倡也与老子对春秋战国历史趋势的把握有关。当时天下刚暴无道、恃强欺弱、争战不息比比皆是。《老子》书中有几种运用柔弱原则的典型示例。
第一,拙朴。智慧的锋芒是严厉的,老子是“智者”,他认为有为的人任智临愚是危险的,坚持道决定智,智的运用不能违背道。由此,他主张人要反思自己,韬光养晦,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真正的智者,大智若愚,虚静无为,和光同尘,他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十五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二十章)。智者处世,“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这些人弃我的态度是对浊世的超越,是辩证的智慧。
第二,以退为进,后发制人。柔弱也是一种高明的谋略,即:应而不发、和而不唱、后发制人。在其“三宝”中就包含“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他引兵家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后发制人可以用作欲擒故纵的谋略,克敌制胜,老子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不承认老子有柔弱的谋略是不客观的,以为老子思想是阴谋之学的评价也忽视了老子哲学遵道贵德的本意。
第三,为而不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大意是:至善像水性一样,水柔弱处下,兼利万物而不争功,与道的性质接近。水可喻“不爭”,因为不争,所以能远离怨愤。反对“争”、主张“不争”,二者合起来构成他的争于道德而不争于俗思俗利的理论。他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大意为:不自我标榜和炫耀才能高明,不是己非人才能光大个人见解,不自吹自擂才能守住功劳,不自我矜持才是好领导,所以自己不争,天下人反而都争不过他。老子认为不争之德可以比拟天道天功,所谓“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堪与天道类比,是历史和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老子》全书最后一句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颇能反映老子对“争”的实际看法,表明他重视的是合乎道的规则的行为。这样的规范,能使弱小的得以存续不亡且变得强盛,使强盛的得以更持久。
1.老子的伦理思想
许多人认为,老子和道家不重伦理,甚至是反道德的。这个自古有之的极大误会流传甚广,这是曲解老子和道家,属于历史的偏见,今天亟待拨乱反正。今天的“道德”一词由道家的术语“道”和“德”合成而来,这不是偶然的。实际上老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的开山者。
在老子那里,形而上的“道”同时也是其伦理学理论的初始原则。老子的伦理学够得上被称为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第五十一章》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和“德”存在着一般与特殊、母子、体用、本末等多重关系。“德”本意为“得”,指的是从“道”那里分享道性,成就个体本性而使之得以实现。就人而言,“德”是其德性本质,蕴含有独立价值和实质义务。一旦拿掉“道”,势必会动摇老子道德理论的普遍必然性之根。
道家被称为“为己之学”,指的是其强调道德自觉和自我治理优先的特色。“自”的词组在《老子》一书中屡屡出现,比如“自是”“自正”“自化”“自知”“自朴”等,它们反映了《老子》全书贯穿有很强的主体意识。老子恰当地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据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校正)老子强调道德认识或思维能力。老子说“自知曰明”(第三十三章),“自知”即自己认识自己。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这是在批判圣智仁义被滥用,实质是批判空洞名教。只有克服了伦理思想中名教的异化,人们才能回归质朴的人性。老子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这么说非但不是否定善,反而是为了达到更本质的善。他的意思一是教人辩证地看待善恶关系,二是反对欺世盗名的伪善,强调道德行为在于实行实功。他憧憬的是“上善若水”(第八章)。
老子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大道是崇高伟大的,自始至终像尽责的母亲一样,永远无私地瞻顾、拥抱着万物,但是它生长万物而不占有万物,厚生载物并不索取万物的回报,蓄养万物而不倚仗功劳,导引万物而不主宰万物。大道是这样的,统治者应该效法道,时刻以生民的性命和幸福为天职。老子的慈是绝对义务,他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第六十二章)这就是说,对那些不善的人,怎么忍心弃之不顾呢?他要求慈爱面前一视同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四十九章)慈爱是超越的大爱,这与儒家有差等的仁爱观形成对照。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第六十三章)意思是:大怨化小,多怨化少,受到怨恨都以德相报。
老子的“道”具有普遍性、至上性和包容性,是对人类中心观的超越,显然蕴含自然生态及其法则在内。老子的世界观打破了人类中心论。老子讲“玄德”“无为”,发明整体性和深层性的道德律;“无为”的理念,是要人类遵循自然而自律。老子讲反朴归真,合乎生态人性论的健康端点。老子的这些哲学人类学认识具有超前于历史的价值。
2.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主张以“道”治理天下,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第六十章)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不去鳞,不去肠,不翻炒,否则鱼就烂了。与礼治、德治、仁政、贤能政治、刑政、法治、神权政治比较而言,道家这样的治理思想被称为“道治”,不严格地你还可以将其视为中国人的自然法理念。道治,即以道治国,高于神权和圣人政治,这就与超自然之路划清了界限,也堵死了用圣智过度干扰的治理模式。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十四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白化”(第三十七章),“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道治的实质是依据最根本、最普遍的原理。道是社会认知、价值和信念的基础,如果没有根本的道,则社会认知和价值系统将陷入混乱无据。
老子的理想政治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他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在最理想的社会,统治者只是象征而已,人民不受干扰,以至于可以忽视统治者的存在。无为而无不为是贯穿《老子》通篇的纲领。老子要求统治者恪守“无为”,让人民自治,统治者有功也没资格居傲,“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五十七章)。老子认为,统治者“有为”是政治的万恶之源,“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七十五章)。这样的控诉具有时代意义。《老子》中反复出现关于民的论述,民是政治之本,而不是统治阶级的财产、工具或奴隶,统治者的功劳属于“民”和“道”。
老子主张不以智治国,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第六十五章)老子的非智、愚民,其“愚”不是愚昧,而是保持拙朴和自在状态。老子反对强权和精英政治,要求治理因民之需而顺其自然。他已经认识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该章是对春秋末期社会形势的极端反动,历来受到众家批驳。其实该章反映出老子对所谓黄金社会的自然状态的向往,老子看出了文明的演进中存在着异化现象。当然,他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但应该承认老子政治思想提出了深刻的问题,即如何在文明进化中防止人性异化,保持淳朴,不失平等、安宁、和平。
《道德经》在国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创新源头之一。
《道德经》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产生了重要影响。晚年的海德格尔说:“对于我,与那些相对于我们来说是东方世界的思想家们进行对话是一桩一再显得紧迫的事情”。老庄思想启发了海德格尔,使其后期哲学转向“大道”,说“道”能“为一切开出道路之道域”,又说:“一切都是道”。
对怀特海(Alfred N.Whitehead,1861-1947年)也有明显影响。怀特海认为西方近代机械论哲学将转向有机论哲学。有机自然观更多地考虑生物学、生命、生成过程、自然过程的模式,将复现自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据贺麟回忆:在《过程与实在》中,怀氏写下了“我的有机体哲学的总的立场,似乎多少更接近于印度人或中国人的某些思想线索”。
对人本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晚年致力于开创“超越心理学”,提出最高满足是“高峰体验”,即整体论和超越。所谓整体论,是“倾向终极整体的状态,即倾向整个宇宙,倾向全部实在,以一种统一方式看的实在”。所谓超越,“是专一入神、是忘我、是回归自然”,马斯洛在书中多次把它叫做“道家的态度”“道家的方式”。
对环境哲学的影响。老子思想受到西方环境哲学界的广泛青睐。《天网》的作者马希尔(Peter Mar-shall)说:“生态思维首次清晰的表达在大约前6世纪出现于古代中国”;“道家提供了最深奥、雄辩的、空前详尽的自然哲学和生态感知的第一灵感”;“道家持整体宇宙观,因为认识到多样性统一的生态原理”。深层生态学创立人奈斯(Arne Naess,1912-2009年)直接受到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其理论包含生态自我论,奈斯直言:“我称作‘大我(the Self)的,中国人把它称为‘道”。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研究中國科学思想时一再发现道家的价值。他认为,中国文化中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烂掉了根,肯定了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他曾经这样写道:“从儒家的观点看来,他们未免不负责任,但提倡天道自然的哲学家,可以说衷心地感到(虽在冥冥中觉得很对,但绝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要入世必先出世,欲治理人类社会,必先超越人类社会,而对自然宇宙有一高深的认识和了解,否则即使有儒家救世的热忱,也是枉然。”
老子的“自然”之学有助于人类摆脱天人分裂的困境,老子的道哲学的范畴和方法可以丰富世界哲学,老子的辩证有机思想有助于人类走出机械论,老子的虚静方法论对心身调节和精神健康有启迪,老子的无为哲学有助于人类实现普遍自律,老子的超越哲学有助于人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展望,伴随着全球化问题的展演,老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会更加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