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2020-05-08 08:35严必友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优秀人才西南联大境界

严必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任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校长,溧水区教育局局长。

曾经读过很多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探讨有关教学的层次和境界的问题。有的专家从效率的角度出发,认为只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就是好的教學;有的专家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才是好的教学;有的专家则从培养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合作,最终解决问题,才是好的教学,……。

以上观点都从一个角度提出了教学应当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对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中,似乎有两种价值判断,一种是“科学标准”,一种是“哲学标准”。“科学标准”更多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而“哲学标准”则从学生的情感、思想、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当然,这两种价值判断并不相互对立,我们还可以探求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

去年暑假去云南师大培训,顺便参观了西南联大遗址,很受震撼和教育。西南联大从一九三七年组建到一九四六年北迁,短短九年时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后来从事两弹研究的邓稼先、朱光亚、郭永怀以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等著名科学家都是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有学者统计,西南联大培养的优秀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培养的优秀人才的总和还要多。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师生生活极其艰苦,西南联大靠什么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办学业绩?答案是靠一批大师。梅贻琦校长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叶企孙,陈寅恪,赵元任,吴有训,梁思成,金岳霖,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沈从文,闻一多,钱穆,钱钟书,吴大猷,周培源,费孝通,华罗庚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大师级学者云集西南联大,他们学贯中西,才华卓绝,不仅支撑起战乱中的西南联大,也支撑起中华文化的巍峨大厦。这些大师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其实并不多,但是他们的学识、修养、人格魅力以及“刚毅坚卓”的治学精神给广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观的变化,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矢志不渝,一往无前。后期西南联大的许多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日前线,为国捐躯,也正是在这些精神和力量的感召下做出的。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术”与“道”的问题,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孙子也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由此可见,道是比术更上位的东西,而且对于术具有统领和催生作用。对于人的培养,道是指向心灵的,而术是指向外部世界的。教学要注重知识和技能,但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更要关注过程和方法,以及内在的规律、价值和观念。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透过知识、技能,挖掘隐含在其背后的内在精神,使学生能吮吸到思想的琼浆,体悟到智慧的大“道”,从而改变观念,激发动力,把握规律,获得超越知识、技能的更高目标,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优秀人才西南联大境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的经济学分析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