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的“情感呵护”

2020-05-08 08:35崔利玲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江苏省病毒情绪

崔利玲,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国家督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全国名校长、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基础教育专家等称号,现为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成果先后获国家级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优秀少儿优秀作品一等奖等。

2020年的寒假很特别,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秩序,不仅精心预定的家庭旅游计划泡汤,连传统春节走亲访友、拜年吃年夜饭都被取消,“不外出、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成为大街小巷志愿者提醒的关键词。随着推迟上班、延迟开学等防控措施的公布,大人们开始沮丧,一是因为疫情的加剧让人惊慌,二是因为长时间在家,熊孩子无事可做,开始闹腾了。

从智慧校园、微信群等途径,我们发现很多家庭利用难得的居家共处时间,与孩子们亲子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了亲情与温暖。但住宅狭小的空间制约着全家人的活动,时间长了,父母烦躁情绪不免显露,无意中的议论,也会让孩子敏感,情绪受到影响。当爱玩好动的孩子一遍遍提出“爸爸,我想出去玩一会?”“妈妈,外面不刮风不下雨,为什么不能出去玩?”的请求时,得到的是“不可以,外面有病毒!”“不能—不行—”父母的拒绝让他们不解与沮丧。加上父母一次次的测量体温,让经验不足的孩子更加恐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緒、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陈鹤琴先生在其《儿童心理学》中提出了培养优良情绪的6个策略: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儿童使他害怕;做父母的不要让儿童哭泣;勿以刺激来加强儿童的情绪反应;勿叙述恐怖故事;欣赏优美的事物;教师应合乎儿童的需要,使儿童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情绪”。

被动隔离在家,父母除了关注疫情、每日向幼儿园打卡上报,能为孩子的“安全感和乐观态度”做些什么?幼儿园除了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启动应急预案、汇总“每日一报”,还能为孩子“欢天喜地的快乐情绪”做些什么呢?

我们之前开展过儿童社会性的研究,知道儿童的情绪受认知的影响,而儿童的情绪控制,也是随情景的练习而提高的,在帮助儿童正确认知的同时,场景刺激越多,儿童的情绪控制水平就越高。于是,我们决定开展“情绪呵护”行动,从认识病毒开始,到积极预防病毒,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实现从意识到行为情感转变。

很快,寻找“病毒”起源、传播方式与危害的科普组,设计亲子游戏、收集防控新冠病毒故事的文创组,拍视频、制作微信的技术组组合完成。老师们分工合作,借助幼儿园智慧校园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资源,每天推送一期“空中学堂”,让孩子们在看看玩玩乐乐的开心游戏中,释放不良情绪。“空中学堂”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为什么不能出门、不出门可以干什么、如何保护自己等相关知识,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敬畏自热、尊重生命有了粗浅的价值判断,更对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冲锋陷阵的志愿者萌发了崇拜敬仰之情。

新冠病毒疫情事件,无法回避也不可回避,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不能迷信膜拜、病急乱投医。只有及时接纳并科学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融入在鲜活的生活中、游戏中,才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快乐情绪,在经受风雨的同时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江苏省病毒情绪
病毒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吃火锅的发现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