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资助是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贫困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任务。贫困生的认定结果不仅影响着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也决定着很多贫困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很多高校的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阻碍着资助工作的效率提升,急需高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处理。文章就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精准认定
在进入新时代之后,人才资源成为了国家间主要的竞争资源。现在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非常重视,在教育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不过在众多大学生中间存在有一些家庭贫困的特殊情况,甚至有些学生都不能圆满的读完大学。为了让更多贫困生能无后顾之忧的接受高等教育,国家特此出台了很多资助学生的政策。学生资助项目是一个很重要的暖民心工程,既和脱贫攻坚相连,又与社会公平相关。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准确的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对象,精准完成资助工作,对于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来说很重要。不过在实际的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的个人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想要准确的找到需要帮助的经济困难生,而且规范的划出困难等级是一个很复杂且不易完成的工作。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完成制定了很多的助学政策,明确提出很多规范操作,不过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因为认定标准模糊、缺乏认定细则等原因,让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尚未取得大的进展。高校层面需尽快进行解决,找到主要问题所在,促进贫困生认定工作顺利完成。
一、实施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重要性
在高校中實行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今后的中国还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有志青年去努力建设。但是高校中还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寒门学子,他们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如果因为家境困难而面临辍学的话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国家出台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能够有效解决很多贫困生的在校生活问题,而高校可以精准的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一)可以满足精准扶贫在教育领域的实际要求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府一直把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工作当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是帮助尽快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扶贫需要先行扶志与扶智,关键在于精准,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提高收入水平,不仅要给予资金和项目的帮扶,同时要加强在志气和智慧方面的引导,所以必须加强教育扶贫的力度,用教育手段来维护脱贫工作的顺利完成。高校不仅要知道自身承担着扶贫的重要职责,还要有指导脱贫工作顺利实施的对策,将助学工作作为出发点,脚踏实地的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资助,把精准资助工作作出实效。
(二)促进达到教育公平的必经之路
学生资助是高校践行教书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应该积极展开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活动,把多位一体的奖助措施落实到位,不能让学生因家庭困难而错失接受教育的机会,经过资助育人的多项活动来保证学生可以顺利的成长成才。这些年以来,国家在教育扶贫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但是资助资源受限,尚未达到良好的资助效果。怎样合理运用扶贫资源,并让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发挥作用,这就需要高校精准认定贫困生,科学支配现有资源,把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群体,让他们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
(三)提高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
现在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经逐渐构建成一个含有“奖、助、贷、勤、减、免、缓、补”等多项组成的一个资助体系,虽然资助形式越来越丰富,而且资助额度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受助的范围持续扩大,但是资助工作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没有精准的找到资助对象,动态管理缺失等等。作为资助工作的实施者,应该清楚的看到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情况,提升做好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责任感,才能促进贫困精准认定工作的质量提高。
(四)完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催化剂
因为国家对于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很大,在调查中发现有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出现。部分不满足家庭经济困难评定要求的学生提供虚假信息,经常见到“装穷比惨”现象,靠“拉票”来竞争资助资源。这会阻碍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顺利实施,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学生在诚信方面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宝贵的资助机会让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现在高校都陆续展开了毕业生还贷工作中的诚信教育活动,减少了还贷工作中的麻烦问题。借助这个贫困生认定机会,高校应该着重展开诚信教育和励志感恩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又能够为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圆满结束提供保障。
二、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现状分析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高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是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因为,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很多环节中的细小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认定工作的进程。通过探究分析,可以得出阻碍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进程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定程序不够规范、严谨
2019年8月以前大部分高校中的贫困生认定程序都是先由政府部门为学生出具经济困难证明,由学生自愿向学校提出申请,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和学生代表进行评定,明确学生的贫困等级,然后院系审核公示,最后学校完成批准。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够规范的地方,一方面,出于对时间、效率与成本的考虑,高校很少会对政府部门的经济困难证书进行复查,这样困难证明的准确性只能依赖政府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辅导员会因为自己所带班级人数过多,而不能及时深入学生宿舍、活动场所等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再加上班级贫困生评议小组不能及时组建,或者即使组建成了也因为缺少辅导员的有效参与而偏了方向。更有甚者,班级没有进行贫困生认定而直接进行助学金评定,看似直接有效其实是缺少有效步骤,做不到贫困生精准认定。这样不规范的贫困生认定方式无法让有限的资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而且也难以发现部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二)认定标准不够清晰
现在,每所高校制定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存在一些差异,不过家庭收入能否支撑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项费用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相同的评定依据,然后是考虑家庭是否存在离异、残疾、重病等其他特殊的情况,把贫困学生的贫困等级定为一般贫困、贫困与特别贫困。在理论上这样的划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生精准认定的问题,不过在实际的行动中却很难找到边界,因为缺少定量的标准,是很难清晰界定出困难等级的,也有可能会出现符合特别贫困等级要求的学生却在家庭收入上高于贫困等级的学生。由于申请贫困评定的学生很多,且家庭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不同,沒有清晰的认定标准会让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工作开展很艰难。
(三)贫困生精准认定过程缺乏动态管理
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活动通常在九月份进行,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以后会建立一个贫困生数据库。调查发现,高校在新生入学时短时间内进行贫困生认定难度较大,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后就没有做后续跟踪调查,只是依据开学时得到的认定结果继续开展认定工作。但是不对贫困生之后的消费习惯、家庭经济收入等定期跟踪调查的话,就无法更新数据,学生的贫困的情况也没有作调整,会让曾获得贫困资格的学生在大学中连续获得国家的贫困生资助,但是那些发生突发性困难的学生却没有贫困生认定的资格,最终造成资助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开展的没有成效。
三、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对策探讨
(一)完善贫困生精准认定程序
构建一个完善的贫困生认准程序是为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提供的公平保障,也是能够让他们继续安心读书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对大学生的生源地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加大自主权,提高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再结合高校所在地的消费水平,实施由生源地申请,学校再认定的方式,既要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政府部门也要对学生家庭的资产、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已获资助实情等进行详细调查。其次,学校要建设一个检验和反馈机制,依据实际的学生家庭情况,成立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系和班级四级组成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在院系收到来自学生的贫困申请之后,先安排专人进行审核材料的真实性,由专职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活动场所、走访班级同学、与贫困生进行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解真实情况,然后再由班级、院系评议小组开始评议,可以实行交叉评议的方式,比如一二年级交换评议等。学校在收到评议结果后还应该抽查和审核,可以是电话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等。最后,对于在贫困生申请过程中发生的不诚信现象要给予教育和处罚,可以取消其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追回补助金等,让学生知道失信是不道德的行为,以后要避免。
(二)健全贫困生的认定标准机制
高效完成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主要核心就是要有一个合理、规范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机制,学校在认定贫困生时往往会根据他们的家庭收入情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但是也要考虑高校所在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除此之外,高校可以把关于学生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日常支出、稳定收入等其他参考依据建立一个标准评价体系,比如家庭情况可以划分为单亲家庭、重病家庭、无劳动力、无固定收入家庭等等,依据标准等级来对应学生的家庭状况,以此确定应给学生怎样的资助。还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道德修养、突出表现等都可以作为辅助参考依据,真正做到奖优助困,引领成长成才。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应该建立全校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步骤,要求各院系、辅导员统一按照标准和步骤进行认定,不能一个院系一个样,一个辅导员一个样。
(三)贫困生档案要保持动态更新
为了提高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效率,让贫困生顺利获得资助,对贫困生档案及时更新是一个很高效、科学的方法。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应该联合后勤、餐饮等部门,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学生日常消费支出进行数据分析,建立起一个动态的贫困生管理数据库,进而实现对贫困生档案动态管理的目标。因为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是保持不变的,有些家庭会因为国家实行精准扶贫的政策而脱离贫困,也有些原本收入良好的家庭因为遭遇自然灾害等突然恶化。所以高校应该一方面对贫困生的档案数据库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则应用信息技术来调查贫困生的生活消费情况,便于及时发现新的贫困生认定目标,进而给予相应的资助,也可以发现存在高消费现象的贫困生,要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如有必要就撤销其贫困生认定资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既可以满足精准扶贫在教育领域的实际要求,也是促进达到教育公平的必经之路,还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以及完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催化剂。当前在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中存在着认定程序不够规范、认定标准不够清晰、贫困生精准认定过程缺乏动态管理的问题。因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应该完善贫困生精准认定程序、健全贫困生的认定标准机制、贫困生档案保持动态更新。在今后的高校资助工作中,要继续健全和完善贫困生精准认定的标准,让国家有限的资助资源在贫困生群体中间发挥最大效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而可以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体现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饶芬芳,王兴.高校贫困生认定与动态管理方法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06).
[2] 穆扬,张永福.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重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3] 邵光辉,刘立静,王法天.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及精准资助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4).
[4] 蔡红建,薛单,王兵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5] 陈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认定难点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04).
[6] 田斌.浅析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高考(综合版),2015(11).
作者简介:陈中华(1984- ),男,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