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探讨

2020-05-08 08:12杨博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社会结构组织化马克思

摘 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革新促进了生产制造和商品流通,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把传统社会引领进了现代化的发展中,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在商品和货币高速流通中瓦解,工业的发展重新构架和定型现代社会。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引领社会思潮和面向重大问题的应有功能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通过对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从社会组织化、社会结构转变、社会斗争对象转变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理论;组织化;社会结构

一、概述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以来给社会留下了宝贵且丰富的思想遗产,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起着深深地影响作用。随着科技的革新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的思想依然起着广泛的作用。马克思社会理论思想主要是围绕着探究社会发展方向和运行本质这条思想主线。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讨中阐述了全面发展观和生产力观点,此外,其推动社会进步、引领社会思潮和面向重大问题的应有功能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探讨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探讨背景

马克思认为人类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劳动合作,从而产生“社会”。人类能从动物界独立出来主要是能够从事劳动生产有目的,并且能制造劳动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人类支配和认识自然的能力和生理上的进化以极大地超越动物界,同时,人类在生存发展的活动中主要依靠群体合作。人类的群体合作区别于动物间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以“劳动生产”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人类构建了“以生产关系总和构建的社会关系”,构建了社会。人类的生产劳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人类的群居关系区别于动物的独立个体,并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群居关系构建了社会。

马克思定义的社会是与人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也体现了社会的本质是人类在生产发展需求中劳动生产产生的生产关系总和。由古至今,由于人类发展的首要需求是生存需求,对生存物质需求自然而然的显得重要,生活物质的产生形式对整个社会生活起着约束作用,所以,经济关系在各种生产关系中是最关键、最核心、最根本的关系。马克思认为, “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缺乏的人类社会起源时期是如此,也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阶级斗争,“国家”似乎是在社会之上,由国家治理着社会。马克思认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经济结构的构成主要来源于这些生产关系总和,有与之相呼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和法律基础。

(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探讨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资本原始积累对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结构和社会构型起着关键作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探讨主要围绕着以下几点:

二、从社会的组织化进行探讨

19世纪以来社会不断调整整体构型,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探究出了组织化的未来。社会的组织化主要围绕着顶层组织化和底层组织化两个方面,顶层组织化主要是由于产业集中的出现,工业和银行业、国家相互作用带来,底层组织化主要是福利国家和全国工会主体带来的。同时,马克思也意识到社会的生产竞争本质上来源于剩余价值的竞争。剩余价值是生产竞争的关键,其主要依靠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本家为了使得单个生产率高出社会平均生产率,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地进行生产率竞争。无限的生产率竞争导致生产工具的不断改造、革新,生产工具的改造和革新需要庞大的资本,最终致使资本小规模企业竞争落后,被大企业吞并,使得社会中单独而分散的原始积累逐渐集中化。马克思认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随着商品和货币的高速流转,全球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技术革新和信息快速发展,促进了组织化进程。

三、从社会结构转变进行探讨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可变资本推动着剩余价值生产,这是劳动力的双重价值属性。资本家购买具有交换价值的劳动力,而劳动力同时也具有使用价值,在劳动时间力能创造出实际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本质是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主要通过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不对等交换获得。劳动力的再生产包括在劳动生产中,劳动者虽然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但在流通中以消费的形式把报酬支付给资本家,资本家以该形式获取的资本用于再生产,这种劳动报酬以消费形式还给资本家进行再生产的形式不断循环,构造出不对等的社会关系,这将是组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的不断积累,资本日趋集中化,中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剩余价值竞争和生产率竞争中不断落后、消失,最终只剩大资本家,大多数人都逐渐成为无产阶级,生产关系将由会劳动社会化因素推动逐渐资本主义化。劳动生产不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逐渐转化成单纯的交换,由此而来的劳动雇佣关系将交换关系复杂化。马克思认为经济结构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个领域,构造着资本主义形态,在其作用下,资本主义组织化的社会顶层组织在剩余价值竞争和资本原始积累中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形成国家监控和金融资本,同时社会底层组织将会扩大阶级政党和全国性总工会来维护其利益。

四、从社会斗争对象转变进行探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主要是有效利用时间资源,时间的有效分配利用直接影响着解放与压迫的双重性。时间资源能作为商品被利用和买卖,并由此分成了自由时间和生产时间。两者此消彼长、相互对立。时间对资本主义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后者通过不断延长劳动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劳动时间,剥夺工人的自由时间,增加利润和资本积累,使得工人在长时间和高强度下不断进行劳动生产。相生产时间而言,自由时间是人们不受生产劳动拘束的时间,可以使人摆脱劳动生产自由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自动化和制造机械化,社会为了满足生存在生产制造物质资源所需要的生产时间呈阶梯化缩减,使得自由时间不断增加,劳动者可以从生产中解放出来。技术个革新使得劳动生产时间和自由时间分配有所调整,其分配形式直接由生产力决定。由此可见,社会的解放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解放的斗争就是时间的斗争。社会斗争对象转变为时间的斗争。

五、结语

我国在现代化进行中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国化”的代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是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定义的社会是与人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也体现了社会的本质是人类在生产发展需求中劳动生产产生的生产关系总和。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并没有因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而失去其引导价值,其中的批判精神给后继者提供丰富的思想指引和思考空间,同时也给新形势和思想提供了指引方向和批判的基础。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探究给社会发展提供了思考的基础,使研究者对社会的本质和发展的过程认识更深刻,也使得人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视社会的矛盾与存在的问题。马克思的社会理论进行探究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參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 [M].人民出版社,1995:345.

[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共中央编译局译.资本论:第一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58-666.

[3] 郗戈.现代性的矛盾与超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当代 社会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1- 75.

[4] 马尔库塞著.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90-197.

作者简介:杨博(1986.10- ),男,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财经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社会结构组织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比较的视野:反思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
乡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哪些难题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镜鉴与反思:美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府治理及其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