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阈下中学武术课程开展状况实证研究

2020-05-08 11:41李远华何祥海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武术传统课程

齐 震,李远华,陈 辉,何祥海

(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武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之道,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武术为载体,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树立传统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国家十分重视武术的传承教育,为深化青少年对武术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使其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影响力,2008年起,央视和教育部联合在每年开学季,推出《开学第一课》栏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增强教育,陶冶情操.2017年9月4日央视一套《开学第一课》邀请三大武术名家:于海师傅(螳螂拳)、陈正雷师傅(太极拳)、王世泉师傅(八极拳),三位武术大师分别从“精”“气”“神”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武术所独有的气势、勇敢、风骨等博大精深的魅力.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桂东南地区初中武术课程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桂东南地区10所初级中学主管教学的校长、武术授课教师及部分参与武术课程锻炼的初中生进行调查,获取相应数据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利用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搜索引擎及网络工具,查找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为研究做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分别设计了针对中学学校领导、武术授课教师、参与武术锻炼学生的3种调查问卷,对桂东南地区初级中学的武术课程实施现状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问卷调查研究.发放校长问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问卷为10份,有效率为100%;发放体育教师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问卷为50份,有效率为100%;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为488份,有效率为97.6%.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分析,绘制图表,直观准确地表达调查数据结果.

*通讯作者简介李远华(1977-),男,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武术理论与方法.

(4)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访谈提纲,对教育局和体育局领导、民间武术师、武术教研室主任、武术学科带头人等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咨询、面谈等方式进行访谈,收集资料.

(5)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在各初级中学实地参加武术课程教学学习,以学生的身份去上课,去学习、观摩、体验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结果,进行录音录像,并对音视频资料的相关信息综合整理分析.

2 桂东南地区中学武术课程状况调查与分析

2.1 武术授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教师年龄结构(老中青结构合理)成单峰分布,36~45岁中年教师占48%,是团队的核心.在学历方面:90%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且大都是中青年教师,这为武术课程开展和文化传承提供了人才保障.授课教师的专项主要集中在球类和田径,以武术为专业的教师仅有16%,这表明武术师资力量不足,需要相关专业体育教师给予补充.教师自我评价方面:96%为胜任,说明虽然大部分教师第一专项并不是武术,但大家都能用心尽力完成武术授课任务,并且胜任岗位.

表1 授课教师基本情况

2.2 学校武术课程开展情况

如表2所示,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52%的课程练基本功,有12%的练简化太极拳,有36%的采用自编武术套路内容上课.调查结果表明,中学阶段开展武术课程基本功很重要,同时结合简单的套路练习,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喜爱,有益于武术的传统文化在学生心里扎根.从另外角度来看,授课内容缺少必要武术器械的学习,集中在徒手动作练习和武术基本功练习上,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乏味无聊,长此以往,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表2 学校开设武术课程情况

武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中,年龄稍大的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武术的热爱,会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方面的知识讲授,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学生武术道德的培养,这些老师占16%;而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注重技能、技巧和套路的练习,不能教授武术文化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这部分教师占72%;在调查中,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方式“无所谓”,这些教师的第一专项并不是武术,对他们来说,武术课只是日常教学的一项教学任务,仅此而已,只要完成教学任务,不出现安全事故就行,这部分教师占12%.从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看,76%的教师部分完成甚至不能完成,这样的达标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学的开展非常必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但是如此的武术教学现状,忽略对文化的传播作用,会导致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与发展,甚至造成传统文化的流失.

2.3 学生对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的了解情况

从表3、表4可以看出,中学生武术课程的学习动机,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防身自卫(29.6%)”“强身健体(27.4%)”“增强意志品质(27.3%)”.可见,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动机是多元的.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有15.7%的学生为了了解文化,说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高,缺乏了解武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热情.学生对武术的了解途径主要是校体育课(40.2%),动画片(25.6%),影视剧(15.2%),电子游戏(19%).由此可见,学校体育课对学生了解武术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动画片、影视剧和电子游戏是从艺术的角度把武术形式渗透给学生,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武术,更好地学习和练习武术;另一方面,动画片、影视剧和电子游戏夸大武术的艺术成分,会让学生对武术的技能、文化产生歧义,故事情节与现实武术学习有差距,进而造成虚幻与现实的反差,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之对现实武术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消除心理偏差,以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

表3 学生对武术的了解情况

表4 学生对武术文化了解情况

3 武术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认同感缺失,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是教师个体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1].教师在讲授武术课的同时,还要教授其他项目的课程,存在武术专项技术与实际教学脱节问题;另外,教师在上课同时还有科研任务,以及晋职称等要求,导致教师不能专心进行武术教学.工作环境、工资报酬和人际关系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武术教师的情绪和意志,导致教师为适应环境和自身发展而不得不去应付上课,从而导致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下降和缺失.

3.2 经费不足,武术器械不完善

通过实证调查发现,中学教学中不同课程的经费投入不尽相同,在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还有升学率指标,所以在资金投入上侧重重点学科,教学经费分配中优先安排主课教学经费,忽略小科投入,尤其是体育课中的武术课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器械老化缺失现象严重.

3.3 课程重技能轻文化

武术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相对单一、教材以技术为主,理论知识相对薄弱[2].文化是武术传承发展的灵魂和精髓,要把武术的文化属性放在优先的位置,只有让精神文化超越物质文化形态存在,达到极致的巅峰状态,才能传承光大武术.武术教学过程中,技术、技能、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外显的技术动作形式灌输武术的文化内涵,这是武术课堂教育的本质内容.近代西方的体育方式、动作技能、竞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在西方体育浪潮的冲击下,造成武术教学被置于“锻炼身体”这样简单的条条框框之中,产生了功利思想较重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来实践武术教学,导致了武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和意义正在逐渐消失[3].

4 文化传承视阈下中学武术教育的实施策略

4.1 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提高认识,落实政策,高度重视学校武术课程开展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社会,政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契约”,认真规范地履行政策,可以促进武术学科的发展,可以传承武术文化,可以整合“文”“武”.

4.2 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注重文化传承

“古今学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也.”从黄宗羲的这句话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师”的重要性;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更加阐明“师”的功能.从武术课程来看,教师“授业”是把武术技能、技巧、技术教给学生,“解惑”是解答学习武术、练习武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首要任务是“传道”,要通过武术为载体,将武术所承载的文化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教技术动作、练习套路拳术,更要把武术的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体系中,因为我们要把这件事看成是一个筑魂的工程[4].

4.3 中学武术教学加强文化传承理念的培养

武术课程的“教”与“学”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完成,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将文化传承的理念循序渐进地渗透给学生;同时,学生要在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基础上,体会和感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懂得文化传承才是武术的真正灵魂,培养新时期德艺双馨的武术文化传承人.

5 结束语

文化传承视阈下武术课程的开展,看似对武术文化价值的认同,实际上是对武术这种稀缺资源的追慕.对武术的发掘与整理,需要从青少年抓起,将新时期传统文化进校园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5].做好中学生武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让学生内外兼修,术道并重,才会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把握机会,使学生文武双修,健身养性、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武术在文化的传承中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武术传统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武术传承方式看武术的发展战略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