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欣,王 慧,吴献忠
(1.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9;2.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北京 100038)
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获得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以北京市中学在读初三年级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对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玉渊潭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十四中学、通州潞河中学、北京大兴第一中学、北京市六一中学、通州区潞州中学、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等中学初三年级和高中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平均每个样点发放问卷100 份,初三年级和高中年级各填写50 份,总共发放900 份问卷,收回问卷900 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36 份,有效率94%。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和SPSS
17.0相关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
调查统计显示,明确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初三和高中学生共计213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4%;不确定是否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8.6%,这部分是潜在锻炼人群。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运动兴趣、方法和能力,如果在正确的引导、督促及合适的运动环境下,也可以成为真正热爱运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群。初三学生中有32.3%的学生不确定是否养成锻炼习惯,说明这些学生虽然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或者因为体育考试的压力而进行体育锻炼,但是还需要外界的影响及自身体育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看到,高中学生明确表示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14.2%,明显高于初中学生,说明经历过初中时期的体育锻炼和考试后,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要比初三学生高一些,这与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认知能力有一定关系。
调查统计显示,明确表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中,男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17.9%,不确定的人数也占调查总人数的21.2%;女生养成锻炼习惯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5%,明确表示没有运动习惯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9.1%。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表1)。由此可见,男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明显高于女生,这与女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对待体育的兴趣相关。
衡量是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参与锻炼的稳定性,其基本标准是: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min 以上,每周的频率不少于3 次,每次锻炼能够达到中等运动强度。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锻炼时间、频率、强度和持续地时间来保证的。
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稳定性总体是比较好的。每周锻炼不少于3 次的学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0%;每次锻炼时间持续0.5~1h 及1h 以上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2%。对运动量来说,每次达到适合的量和强度,锻炼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运动强度过小没有锻炼效果,运动强度过大,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80%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对健康有影响。调查显示,学生每次锻炼的强度在中等运动量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9%,大运动量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18%。大部分学生运动效果应该说是比较合适、有效的,达到了运动中出汗、运动后感觉比较累的中等运动强度。适宜的中等强度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心境有更好的效果。高中生每周至少2 节体育课,初中生每周3 节体育课,应该说北京市的中学生无论是锻炼的次数、时间还是锻炼的强度,都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
调查显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 次及3 次以上的为334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每周锻炼2 次的,这一部分为233 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8%。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2 次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68%,超过半数。在设计问卷时,已经把体育课排除在外。根据体育锻炼习惯概念中对每周参与次数的评价上来看,现在北京市中学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够达到锻炼次数的要求。
体育活动是一种外在的泛化表现形式,人们对体育活动强度的看法不同。根据运动生理学疲劳的区分,在问卷中将体育活动强度分成4 个等级:表示微出汗、不累的是小运动量,约占调查总人数17%;身体微热、不出汗的是轻微运动量,占调查总人数6%;表示大量出汗、感觉很累的是大运动量,约占调查总人数18%;表示出汗、比较累的是中等运动量,约占调查总人数59%。这说明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所以在运动强度的把握上,有半数同学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对于运动量过大和过小的同学,体育教师应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多加引导。
通过表2 可以看出,有锻炼习惯的学生(≥40)与没有锻炼习惯(<40)的学生在锻炼次数、每次的锻炼时间以及锻炼强度上都有差异。有锻炼习惯的学生,锻炼次数达到每周2 次以上(除体育课以外),接近每周3 次;每次的锻炼时间为30min~1h;锻炼强度能够达到中等以上运动量。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表1 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性别差异
表2 北京市中学生锻炼习惯与稳定性分析
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内部动因,外界因素对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有密切的关系。
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学生选择和同学一起锻炼的占调查总人数63.6%,说明青少年时期有良好的运动伙伴或者团队十分重要。有占调查总人数54.1%的学生选择自己锻炼。与家长和其他人一起锻炼的只有5.6%、4.4%。体育锻炼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地反映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如果经常和朋友、同学一起参加锻炼,大家在一起相互感染,容易产生愉悦感,那么体育锻炼就易持久。如果个人锻炼,由于没有锻炼的氛围,还会感到孤单,体育锻炼不会持久。在体育中考项目中,虽然有球类项目,但是由于考核方式是以个人运球的形式出现,在练习中缺少同学间的集体练习和团队配合,所以很多学生还是以个人练习为主,无法体会到这种团队项目在运动中带来的欢乐,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青少年时期,学生一旦形成稳定的“球友”或者团队关系,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就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跑步类项目虽然对场地和形式要求不高,但是由于田径类项目相对枯燥,如果有志同道合的锻炼伙伴或者优秀的团队,相信对学生参与锻炼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一旦学生缺少了运动伙伴,就会扼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难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建议学校和社会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团队和伙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占调查总人数的75%;主要锻炼时间集中在体育课,占调查总人数的77%,说明无论是体育锻炼的场所还是时间段的选择,都非常单一、片面。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学校锻炼,主要锻炼时间也是在体育课上,可能与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时间紧张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初三学生,由于面临中考课余锻炼时间减少,考试的项目又相对固定、单一、枯燥,要使学生在短短的40min 的体育课上积极锻炼、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要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锻炼习惯的养成不是在学校就能够完成,还需要整个社会、家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锻炼,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对学生进行一项关于“中考项目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的调查显示,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中,79%的学生认为耐力素质提高,64%的学生学认为力量素质提高,53%的学生认为灵敏与协调素质提高。实践也证明,耐力素质在一段时间内的练习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相比灵敏与协调素质提高得更快、更明显。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初三和高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这要归功于这些年一直坚持的中考体育加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体育中考确实推动了学生体质的增强,但不能回避的是,有一些学校和学生都是抱着应试的心态,在初三最后的几个月进行专门针对考试的集训,以提高体育考试成绩。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虽然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变化,但是由于学生没有从主观上认识到这种运动带来的效应和结果将对其今后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锻炼的价值,所以跑步的枯燥和疲劳会使一部分学生无法坚持。另一方面,体育考试结束后,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被文化课占用,锻炼次数、时间都明显减少,学生身体素质又明显下滑。所以说,体育考试项目从表面上暂时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突击式训练和学生自身对体育的认知不足,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也就无法持续锻炼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3.1.1 有25.4%的学生明确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还有一部分不确定是否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是“潜在”锻炼人群。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运动兴趣、方法和能力,如果在正确的引导、督促以及合适的运动环境下,也可以成为真正热爱运动的人群。
3.1.2 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体育中考的形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习惯。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时间和强度,以及锻炼的形式和积极参与的程度来体现。学生为了参加体育考试,锻炼的时间和频次明显增加,同时更加注重运动技术动作的学习,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不断强化,逐渐加深了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学生通过与团队、伙伴一起锻炼,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逐渐喜爱上体育锻炼,直至养成锻炼的习惯。
3.1.3 体育中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在耐力和力量素质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并没有促使学生养成参加长跑锻炼的习惯。由于短期的、训练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动机、运动兴趣和态度上都有很大的负面情绪,并没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在体育考试结束后就会失去参与锻炼的兴趣,更无法形成锻炼习惯。
3.2.1 关注潜在锻炼人群。这些潜在的锻炼者只要有合理的安排和监督,并且有良好的外部因素和正确的辅导,都可以形成稳定的锻炼习惯。
3.2.2 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欢快的体育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使学生能在中考项目的练习中感受运动的乐趣,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2.3 构建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模式,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对缺乏运动兴趣的学生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使其逐步掌握运动技能,感受运动的快乐,逐渐对运动产生兴趣。
3.2.4 从“健康第一”出发,以体育中考为抓手,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宗旨,为促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