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表情识别与应用的深入研究

2020-05-07 11:35唐娜娜
现代盐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识别研究应用

唐娜娜

摘   要:在国内外刑事侦查的研究应用当中,微表情识别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微表情识别可以判断查证对象最真实的情感反应,可以帮助被测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帮助其在为人处世当中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情商。因而在国安安全、司法实践以及普通人际交往中,微表情识别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微表情;识别;应用;研究

表情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与信息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非语言行为,自1872年达尔文出版的《人与动物的表情》之后,人类对于面部表情研究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下过。尽管到目前为止,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面部表情的研究已經非常丰富,但是对于微表情这种常常难以被人察觉的面部表情的研究却是相对较少。所谓微表情,是人类一种强度非常弱的表情反应,是一种持续时间短暂(仅为1/25~1/5 s),或幅度较小,或形态不完整的表情[1]。对于微表情的识别与应用,可以从面部微表情、身体微反应、非言语行为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以保罗·埃克曼为原型的电视剧《Lie to me》中展现了无数微表情分析技术在犯罪调查及其人际欺骗检验中应用的经典案例,对于微表情识别与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分析参考。

1    激发情绪,应用例举

微表情与普通表情有所不同,作为一种非常快的情感反应,生活中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是很难察觉到其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认为,微表情可能包含普通表情的全部肌肉,也可能只包含普通肌肉动作的一部分,往往出现在人们撒谎的情况下,表达的是人们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2]。要想让被测者的这种微妙情绪充分暴露出来,就要采用一些刺激性的倒逼方式。

1.1  快速交错追问,出其不意制胜

快速追问就是不给被提问者一点思考的时间,在无意识形态下所说出的答案,能够更加直接并真实地反映出对方的内心想法,这就要求提问者对于所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有精准的设计,这些问题可以是与案件有关的,也可以是存在于案件之外的其他问题,但是都要能够直接地测试出隐藏在被提问者背后的情感属性。而对于一些反测试能力比较强的对手们来说,有时即使是快速追问,其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思考并回答出一个想给出的答案,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步交错追问。交错追问的主要目的是打乱对方的阵脚,看似没有任何逻辑的询问其实是为了对其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干扰,使得被询问者没有办法事先准备好答案,“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地获得提问者想要获取的信息。

在案例《我和一个大我八岁的女生交往过》中,该讲述者表示在其高二的暑假曾经和一位大他8岁的补习老师交往过两个星期,但是最终因为女方要调往外地工作而和平分手。讲述者没有过多地讲述就直接进入了提问环节。在同学提问的过程中,讲述者一直沉着冷静地对待每一个问题,并且敢于直视提问者的眼睛,从眼动反应的观察来看,讲述者没有丝毫的破绽可寻,现场80%以上的同学认为整个故事都是真实的。讲述者强大的气场被打破是在一位同学连续不断地提问了几个非常犀利的问题之后。当这位同学询问道“你们分开的时候你不难过吗?”回答“不难过。”询问道“你们交往一个星期她就要被调走了,你不难过吗?”回答“可以接受。”询问道“她被调走的通知是发生在你们刚交往的一个星期之后吗?确实是在那一个星期之内吗?你为什么会不难过呢?你觉得她比你大那么多还答应跟你交往是想跟你玩玩吗?你也是玩玩她的所以你才不难过吗?”提问者丝毫没有给讲述者任何回答的机会,在接连不断地抛出了几个问题之后,讲述者一反微笑的表情,眼睛瞪大,眉毛下压,嘴巴张开,身体前倾,手紧紧握住话筒,这是典型的愤怒的反应,紧接着他语气生硬地回答“你可以让我先说完吗?”但是他的回答已经变得非常凌乱,没有任何的逻辑而言。尽管讲述者在此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连续不断的交错追问打乱了对方的思路,最终真相暴露无遗。

1.2  穷尽所有可能,缩小追查范围

在追查案件重要线索的时候,“穷尽可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即询问问题时要针对待查证的所有问题,根据被询问者回答问题时的神情、态度以及动作反应一步步缩小问题的追问范围,直至追问到最终结果,其中,问题的设计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所有的问题设计应该像大圈套小圈一样,让圆圈不断地缩小,直到查找到中心的真相。

在《Lie to me—被收养女孩失踪案》中,当莱特曼博士和警方将失踪的女孩找到之后,女孩始终不愿意透露绑架她的是谁,而另一位被绑架的小女孩危在旦夕,在危机之刻莱特曼博士询问了一连串缜密的问题获知了绑架者的身份。

当莱特曼询问“被绑架者是你认识的人吗?”时,女孩吞了一下口水,很明显,小女孩对于绑架者是熟悉的或者至少应该了解。当询问“是你的老师吗?”时女孩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小女孩的老师可以排除合理的怀疑。当询问“和你家有工作关系吗?”时女孩又吞了一下口水,这就表明绑架者是与女孩家有工作往来的人,因此,警方就可以从小女孩周围的熟人中将怀疑对象限定到为她家里服务的工作人员。当询问“是你的心理医生吗?”时女孩的眉毛下压,皱眉,眼神有闪躲,深吸气,这是典型的恐惧心理,小女孩知道绑架者就是她的心理医生,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害怕而不敢说出来,继而吞咽动作频繁、不停地舔嘴唇,又反映了女孩的极度紧张,由此莱特曼博士断定绑架者就是女孩的心理医生。正是因为莱特曼博士在危急关头的正确判断,才最终解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不断地缩小追问问题的范围之后,莱特曼根据女孩的情感反应和神态表达迅速锁定了嫌疑人,避免了一个幼小生命的陨落。

1.3  连续有效刺激,观察应激反应

有效刺激是激发情绪的关键点,根据案情创设特定的情景,制造让被询问人有压力的问题。场景的设置要以检测出对方的情绪反应为目的,而压力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提问者对被询问人有着更加细致的观察,对方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一毫的反常都不能放过,这就要求询问者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提出的问题能够环环相扣。

《Lie to me—印度姐妹花自杀案》讲述的是一名在移民局工作的人员伯索克非法经营代孕生意,还不给代孕妈妈钱,导致女孩们自杀,而该工作人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矢口否认。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在检控方对伯索克无可奈何并且准备释放之时,莱特曼博士找来一位会说印度语的朋友假扮自杀女孩的父亲,对他进行不断的追问刺激,观察对方的应激反应,最后逼得他在冲动之下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当莱特曼询问女孩在自杀之前是否给伯索克打过电话时,伯索克一脸傲慢地不承认,他觉得警方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对他就无可奈何。当女孩的父亲表示女孩在自杀之前打电话向父亲哭诉如果不自我了断,伯索克就会杀了她时,伯索克表现出了愤怒的神情并果断否认,这说明他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因为被拆穿了而以生气的神情掩盖自己內心的忐忑和不安。当莱特曼询问:“她没有打电话给你吗?”伯索克回答:“我从没说过要杀她”。在随后的询问中,莱特曼步步紧逼、加快语速、提高音量,不给伯索克一点犹豫的时间,不断地询问:“她给你打过电话,对吗?”伯索克一边退让一边否认道:“我没跟她联系过。”莱特曼一次一次地追问:“但是她跟你联系过对吗?”“她告诉你她要自杀,但是你却无动于衷”。一系列的压力问题,连续不断的刺激和激怒,使得他内心的防线最终被击垮,逼迫伯索克在情绪非常激动的情况下终于讲出了实话:“是,那又怎样,那也不足以认定我为杀人犯。”但是伯索克不知道的是,按照美国的法律他已经构成了极端轻率谋杀罪,最终他以二级谋杀罪被指控。

2    辨析情绪,应用例举

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来看,人脸上的表情有一万多种,所代表的情绪意义有三千余种,通过自我训练与超细致的辨认,可以在对情绪和表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辨认出说谎者的真实内心表达,一个人的脸可以把一个人的心情状况准确地表现出来,即使是人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脸部表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微表情是最诚实的反应。

2.1  查找情绪异动,确定刺激源头

在对话过程当中,要时刻关注对方有没有情绪变化,尤其是交流到案件关键内容的时候,比如案发现场、盗赃物金额、作案工具等等,当被询问人对这些关键信息产生了情绪上的波动的时候,就应该针对这一信息深入挖掘下去,寻找产生情绪波动的刺激源头,这就要求询问者在询问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认真细致地观察被询问者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异动。

案例《Lie to me 高中女生失踪案》讲述的是一名女高中生丹尼埃尔失踪一周之后,其尸体被丢弃在岩溪公园中,死因是头部被重创,警方所发现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应该是熟人作案。在丹尼埃尔的丧礼上,莱特曼博士发现,一位丹尼埃尔生前的好朋友,也是她所在学校的校花莱利,在提到死者时,脸上的悲伤表情不太对称。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表露的表情是伪装的。有了这一认知,莱特曼博士随后找到莱利谈话,当询问道“为什么你的悲伤是伪装的”时,莱利眉毛上扬,上眼睑提升,睁大眼睛,眼神闪烁,露出了惊讶而又恐惧的表情,很显然,惊讶的表情是因为伪装的悲伤被发现,而恐惧是因为害怕莱特曼博士发现她与死者生前存在的过节,进而追查到她身上,针对这一线索,莱特曼等人深入挖掘,最终追查出莱利因害怕丹尼埃尔告发其考试作弊而将其杀害的事实。

2.2  抓住基线反应,设置重点线索

基线反应就是一个人在接收外界信息之后自身所产生的本能反应或者是习惯性反应[3]。在询问案情之前,可以先询问一些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问题,观察被询问者的基线反应,如愤怒时的反应、惊讶时的反应、悲伤时的反应,这些相对比较真实的基线反应可以作为后面进一步测试的判断依据,在测试与案件有关的重点问题时,当被询问人遇到了可能产生相同情绪的问题时,如果其反应与之前所表现出的基线反应有所不同,就可以将该问题设置为重点关注线索,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很有可能说了谎,而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整个案件的突破口。

案例《Lie to me—警察误伤黑人青年案》讲的是警察射杀了一名黑人青年安德烈,请莱特曼博士查看警察是否撒谎。当莱特曼博士询问其中一名警察他家的浴室距离卧室有多远时,该名警察停顿思考了一下回答6.5 m左右,而当莱特曼再次询问黑人青年被射杀前距离他们有多远时,该警察没有丝毫犹豫就回答了有三四米。连一个经常走动的地方都要考量距离,但当问到被害人距离警察多远时却没有任何停顿,这违背了思考问题时应该有的正常基线反应。由此表明,该警察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所以,他回答的时候才会没有丝毫的犹豫,以此为突破口继续追查下去,发现他确实是隐瞒了一些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

2.3  确立逻辑关系,推导唯一结果

基线反应是一个人自身的本能反应或者习惯性反应[4],在每次询问开始之前设计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测试回答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反应,找到违背基线反应的情绪异动之后,就要推导出被询问者的情绪属性和力度,进而建立出这种情绪异动与有效刺激之间的因果联系,从多个方向推导出其中的逻辑关系,最终追查出唯一的结果。

在案例《Lie to me—南韩大使儿子被谋杀案》中,讲述的是南韩大使、韩国总统候选人朴正洙的儿子元熙与来自密歇根的美丽女子Phoebe要举行盛大婚礼之际,却截得情报说有人要在此次盛会上对大使不利。为了保护大使的人身安全,婚礼现场做了充分的安保工作,在严密的保护之下,大使安然无恙,但中途大使的儿子元熙却意外遭受枪击而受伤入院,婚礼陷入混乱当中。

在与南韩大使交谈的过程中,莱特曼博士发现,当提到大使的贴身保镖时,大使嘴角下垂,同时,眼睛向下看,露出了尴尬的微笑,这是一个非常奇怪并且令人费解的现象。随后在现场查看时,莱特曼博士又发现古怪的一点,在向大使儿子行礼时,保镖并没有90°鞠躬,是不敬的表示。在韩国社会当中,鞠躬可以衡量两个人的关系,而保镖的鞠躬看似与新郎平起平坐,这是严重违背韩国的礼仪文化的。为了在各个线索之间建立有效的因果逻辑关系,莱特曼命人将大使和他的保镖集合在一个房间内,自己手拿一把枪进门便冲天花板鸣了一枪,这时发现大使的第一反应是呈现一种保护的姿态挡在保镖之前。动物在受到惊吓之后会惊呆,眼睛闭,嘴巴开,当它们反应过来之后,第一闪念就是保护最亲的人,这与大使在受到鸣枪刺激之后的反应是一样的,据此莱特曼博士断定保镖就是大使的另一个儿子,也就是他的私生子,这样从多个方面推导,就与前面大使在提到保镖时露出尴尬的微笑以及保镖对大使儿子不敬的鞠躬建立起了严谨的逻辑关系。

3    通过非言语行为辨析真实反应

非言语行为是指在与对话者交流时产生的表情、动作、颜色、姿势以及相应的副语言行为,其内涵要比微表情的范围更加广泛,通常包括虽然有声但是没有被固化为语言之外的“语言”特征,从反应的快慢、声音的大小、说话的长短等非语言行为当中都能辨析出一个人最真实而被掩饰在普通表情之后的反应。

3.1  从眼部动作上探析基线反应

案例《我随120急救队抢救过濒危病人》的讲述者此前是一名护士,其讲述了在一次随120急救车抢救濒危病人时,自己作为一名实习护士的感受。当时作为实习护士的讲述者,参与了救助的全过程。根据她的描述,抢救对象是一位在一楼施工、由于意外掉下负三楼的工人,该濒危病人正面着地,头部出血严重,情况十分危急。当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两名实习护士组成的救护团队赶往现场时,抢救对象就已经被诊断为死亡,但其救护团队还是展开了供氧、挂水等一系列抢救措施,为生命争取最后的希望,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一条生命,这一事件也给她留下深刻回忆。

在整个过程中,讲述者对于同学们的问题都机智地应对了,似乎找不到漏洞,这时老师提出了几个与故事无关的问题,“你昨天晚上吃的什么呀?你们宿舍里一共有几个人呢?你住你们宿舍的哪个床位啊?你现在不要看你的衣着,你告诉我你现在穿的是什么样的鞋子?你第一次进到校园的时候是从哪个门进来的?正门给了你什么印象你看到了什么?”这一系列与讲述的故事无关的问题让讲述者很疑惑,在回答问题之前都有片刻的停顿,回忆问题答案的时候,眼动向左。范老师以此作为眼动的基线反应紧接着询问了被讲述事件情节中的一个问题,“你当时举的那个水在病人的哪一侧?是在左边还是右边?帮他操作打针的医生在他左边或右边?你跟他的距离有多远?”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讲述者没有犹豫,回忆的时候眼动向右,这与基线反应相违背,针对这一点就可以判断出该事件为假的。

在《我曾和张一山握过手》中,讲述者讲述的是在其假期做兼职的时候,曾经偶遇过张一山并且有幸和他握过手的故事。该讲述者对于自己要讲述的故事做过充分的准备,对于故事的描述非常的清晰有条理,对于同学们的提问都对答如流,但是当老师询问他跟张一山握手时是什么感觉的时候,该讲述者眼神四处转动,没有固定的瞟动方向,而且他所讲的感受都是对于张一山的评价,比如自己从小就看张一山演的电视剧,现在竟然有幸可以握他的手,对于张一山手的直观感受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回答。随后老师表示想跟他握一下手,之后向他询问握手的感觉,该讲述者在回忆的时候眼神固定向右瞟,非常的坚定,而且回忆与老师握手时的感觉都是对老师手掌的触觉进行描述,比如粗糙程度、掌心的温度等,最终通过眼动反应的强烈对比,暴露出了该故事为假的事实。

3.2  从嘴唇形态判断事件真假

案例《我和胡彦斌单独拍照》的讲述者在上大学之前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在上海普济慈善基金会工作,这家基金会在5年后回访了2008年四川地震的都江堰地區,地址在青城山后山的普济寺。讲述者通过面试,担任接待、翻译,去都江堰中学演讲。组织者邀请一些明星表演节目,其中就有明星胡彦斌,在一场音乐会结束之后,讲述者在退场时与胡彦斌单独拍了合照。

在讲述过程中,讲述者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在描述胡彦斌的身高的时候被台下同学指出先后动作不一致,这时该讲述者依然保持着笑容,不过只是露出了上牙和牙龈的笑容,这是一个典型的假笑,是在被戳穿前后讲述矛盾之后的尴尬和无措。当有同学判断其讲述的事情是假的时候,该讲述者有咬嘴唇、抿嘴等动作,这是在极力阻挡嘴说出“不恰当的话”,由此判断该事件为假。

案例《我曾经爱过一个女孩》的讲述者是一名女生,她讲述的是在刚进入大学期间在一场迎新晚会上认识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女生,并与其交往了5个多月的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讲述者的眼动反应不是非常明显,没有规律可言,但是在描述这个女孩子的美貌的时候,讲述者下意识地抿了一下嘴唇,在讲到为了和女孩子加深了解经常会陪对方聊天的时候又抿了一下嘴唇,并且描述中伴有停顿,回忆时眼动反应不明显,似乎是在现场编排。当讲到跟女孩表白的场景的时候,该讲述者先咽了一下口水,又抿了一下嘴唇。当提问者询问看到女孩答应其表白的回复时是什么心情时,讲述者的笑容加大,嘴巴弧度向外扩散,但是仅仅露出了上牙龈,眼睛周围的肌肉并没有被带动,这是一个明显的假笑,是讲述者刻意伪装出来的兴奋。在讲到女孩的性格的时候,讲述者没有具体地描述并且再次出现了抿嘴唇的现象,多次出现的抿嘴动作揭示了讲述者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她生怕自己的谎言被同学们发现,而假笑这一破绽的出现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讲述者越想遮掩自己反而暴露得越来越多。

3.3  从肢体动作暴露出无意识形态

案例《我高三那年被抓去派出所》中,讲述者讲述的是在自己的高三时期,曾经有一次和舍友去网吧上网遇到警察严查,因为没有带身份证而被警察带到派出所的事情。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并没有从其眼动反应中发现任何破绽,大多数同学都对其故事信以为真,而在一次提问中,当提问者询问“和你一起的舍友叫什么名字”的时候,讲述者在回答完问题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并用手不断地击打话筒,这一肢体动作表明讲述者有一种“我完成了这一任务并且完成得很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暴露出了其讲述的故事为假的真相。

对于微表情的识别与应用,培养的是瞬时捕捉微表情的能力,培养的是准确辨别真实情绪反应的能力,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置身于被测者真实的情景当中,积累微表情的表达与识别经验。在司法实践等众多领域当中,微表情的识别与应用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范海鹰.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M].上海:上海机场地区反恐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与上海政法学院犯罪心理测试研究中心,2014.

[2]保罗·埃克曼.情绪的解析[M].杨旭,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

[3]范海鹰,付有志,王学博.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

[4]姜振宇.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识别研究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