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林
[摘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关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入在一起,引导学生走入数学世界中,发现数学的美妙。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方法
很多小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时候,仅仅将数学当作一项非常抽象、枯燥的内容,没有在数学中发现熟悉的世界,使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元素,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虽然数学学习的难度比较低,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数字、公式和图形,使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一些困难,甚至会产生乏味的情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生活化内容,能够让学生接触自己感到熟悉的内容,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从而顺利走入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能够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分离,就算能够解决课本中和试卷中的问题,也难以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成为数学语言,进行有效的解答。当教师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践的时候,学生能够找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从而有意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能够为学生思维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认识到生活化对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进行应用。
二、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使用生活化语言,引入生活情境
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使用比较艰涩的数学语言,认为这样比较专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实际上,如果学生无法对数学语言进行理解,反而会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沉闷、无法理解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一些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进行过渡,从而使学生走人生活化的情境中,實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语言表述的时候,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进行表达,并反复对学生进行纠正,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先用生活的语言切入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实现理解之后,再鼓励学生使用数学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学生的认知。例如,教师在讲解混合运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境,对“超市”中的物品进行购买,可以使用“一块”“两块”“一共”之类的词语,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之后,再逐渐引向数学化语言,让学生尝试将刚才在超市中的购物经历转变成为数学公式,实现对混合运算的掌握。通过使用生活化语言,带领学生走入生活的情境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采用生活化概念,降低知识难度
数学概念一直是学生非常头疼的问题,他们认为数学概念往往使用了非常深奥、抽象的文字,难以对概念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限制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解数学概念的时候,使用生活化的元素对学生进行解答,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概念迁移到数学学习中,从而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刻了解。
例如,在学习分数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有很多的迷惑,不知道分数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使用,也不知道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什么,影响了学生对分数相关知识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我转换了教学方式,询问学生:大家都喜欢吃蛋糕吗?如果我们有10个学生,我们应把蛋糕切成10份,那每个学生得到的蛋糕数量是多少呢?学生陷入了思考。我引导学生用分数的概念来进行解答:蛋糕的总数是1,被分成了10分,相当于每个学生获得的是1除以10数量的蛋糕,用分数来表达就是每个学生获得了十分之一的蛋糕,1是分子,表示的是总体的数量,10是分母,表示的是蛋糕被分成了几个部分。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引入生活化的概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列举生活化案例,激发参与意识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也没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他们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往往将其当作独立的部分,而没有想到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举例,并积极在生活问题中探索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踊跃进行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与时间相关的内容的时候,我为学生展示了我自己制作的钟表,并邀请一些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时间表,在钟表上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自己在每天7点的时候起床,并将钟表上的时针拨到7,将分针和秒针都拨到12的位置上。我向学生询问:从学校到家是几点,我们在钟表上应如何表示呢?学生回答,自己从学校3点出发,到家的时候是3点半,他将时针指到3的位置,并将分针从12一直拨到6,表示时间的流逝。在生活化的案例中,学生都明确了时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并拥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并积极融入了教学氛围中,实现了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引入生活化练习,提高实践能力
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后,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就成为教师所思考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练习的时候,往往让学生将课本中的题目做会即可,没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练习,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并让学生结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共同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并增强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图形相关问题的时候,我让学生选择几个自己常用的物品,并绘制出来,写上这个物品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在接到这个作业之后,学生回家对自己常用的物品使用数学角度进行观察,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引入生活化练习,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境式教育,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与数学有更多的接触,由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身边的信息,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