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 周先进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可以把高校学风建设置于人的全面发展范畴来加以探索和改进,从开展制度创新、调整培养理念、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入手,使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得到改善。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风建设;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185-03
高校学风的好坏关系着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也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步入社会,将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就业形式发展的日渐多样化,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就业观念等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马克思辩证地分析了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构建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现实的建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课题组通过对高校学风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借助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高校学风建设,理论上,将该理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关注现实的问题,对学风问题做出新的诠释;实践上,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高校学风建设的改善,探索改善路径,为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学术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理解是不同的,有学者侧重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如李冬香、徐亚杰(2017)认为要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核心问题是应该从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个人需求的全面满足来掌握Ⅲ;有学者从“全面”角度来理解,如侯长林(2018)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格、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还有学者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如徐先艳、王义军(2018)認为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非片面、非畸形、整体性、充分性和和谐性。本文拟从“全面”角度,从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素质和能力三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时明确指出:“你的本质即你的需要。”马克思从人的本质角度来理解人的需要,借此说明人的需要对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有生命的现实的人,首先要满足的是衣食住行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生存需要,这是维持人的生存“最基本的、最强烈的、最明显的”一种需要,人除了生存需要还有多层次的精神需要,这种观点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相似的,人们正是在从事满足生存需要和多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要让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就要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前高校促进学风建设的方式主要依靠制度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优势在于能够产生外在的约束力与强制力,可能内化为人的自觉,一定程度能够保障学风建设的有章有序;而制度管理的劣势在于容易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从内心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因此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被动适应规章、应付管理,以致能力难以发挥,潜力难以被发掘,精神的需要逐渐得不到满足。所以,学风建设效果不佳的现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从内容上来说,应当包括人的兴趣、信仰,以及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使人的性格和气质更加完美,心理更加健康。同时,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应该表现在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独特性的丰富与增加,即人具有能够自己约束自己的自律性,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由能动性,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行为的独立自主性以及能够进行自我创造的独创性。当前高校的教与学从培养目标到评价体系的设计偏重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培养与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创造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充分挖掘和激发出自觉性、主动性、参与性,压制了主体个性发展。据调查,高校学风出现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一系列不良问题与此有很大关联。大学期间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一方面高校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图书馆有限的空间,各个学院可设置足够宽敞的自主学习室,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关注促进学生个体的学习自觉能动性,以此使更多学生寻找发掘到自身个性能力发展的领域。部分高校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学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主体,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依旧缺乏科学指导与系统安排,学风建设的实际效果没有得到大的改善。
人的素质是指人通过教育和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综合性品质,包括人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身心、审美等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素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它随着社会各种因素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和发展。进入大学后的学生没能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当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这种方式有效地兼顾了专业知识和兴趣的自由发展,对学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学生能力水平的衡量上,基本以学分和分数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比如在评奖评优、保研推免、推优入党等方面,学分和分数占主要考量部分,因此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对学分和考试分数的“逐利”行为,这是造成大学生的知识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倾向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很多学生把考公务员、考专业之外的从业资格证、考各类事业编制等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或唯一目标,过分重视短期的现实利益,忽视或放弃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和素质的培养,而现实中高校也基本顺应大学生这种个人发展的要求,在课程的开设上、外来培训机构的大量进驻中可以体现出来。高校本身的学风建设的服务方向和内容上缺乏长远性、深入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依然带有应试教育的特征,导致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能力是指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展示。人的能力体现在智力、体力、劳动、管理、创造等方面。马克思针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能力片面发展的客观现实,强调要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这是“每个人”的“无可争辩”的权利。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而高校人才培养本身是一项从各方面培养与发展“人”的系统工作,通过坚持全面发展理念,进行一系列培养设计并逐步实施,才能真正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极大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因此,高校在学风建设上,必须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防止人才培养的单一性、片面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各项能力培养最好的条件,大学生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才真正可以实现。
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2018年10月,教育部教高[2018]2号文件指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为“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笔者认为应当把学风问题置于人的全面发展范畴来改善,使高校学风建设获得新的突破。
首先,开展制度创新,以制度保障学风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高校自身特点上建立各自科学的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是学风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起到目标引导、价值取向、工作激励和学习激励等作用。当前,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研究尽管很多,学者们的对策和建议也很多,但笔者依然认为亟待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而有效的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组织保障、发展平台、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具体展开。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这些具体内容:一是组织保障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学风建设是否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支持、物力资源支持、学校管理体系,如制度建设、领导参与、人员配置、经费支持、场地支持、设备保障、学风激励机制等。二是发展平台评价体系。主要考察学校各个专业的发展平台、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情况,如教师队伍、教师工作、学生教育、学生管理、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效果评价体系。这个方面主要考察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如思想状况、学业成绩、身体素质、综合效果、社会影响等,为学风建设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同时还要在每个指标下设置更为翔实的小指标,通过调研实践确定指标权重,进行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制度创新,以制度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调整培养理念,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这里人的本质表现为人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高校的学风建设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理念上不仅仅是关注知识传授,更要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强调能力发展,因此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应有长远的眼光,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从关注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人手,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帮助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多提供文化活动、学术活动等培养平台,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内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行动。学风建设应充分尊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调整培养理念,立足于大学生全面、自主、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学风建设发展的瓶颈。
最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高校学风经常表现在大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上。学风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促进或激发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能动性。自主学习能有效地发挥个体的巨大潛能,培养主动发展的能力,培养充分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是终身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一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教师以及家长在这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方面应加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引导和管理,通过学生不断的自我实现,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长期动力,尤其要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增设自主学习室。二是教师方面,注重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加强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克服自主学习的思想不端正、态度不积极、自制力不够、心理不健康等问题;加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全程监督,完善自主学习的反馈机制,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动力。三是家长在培养教育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家长应配合学校完成培养教育,如对孩子在学习和能力上的提高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督促孩子学好、学精、学以致用。
总之,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涉及全局全方面的系统工作,需要全校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重视各环节的科学合理,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培养出国家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马克思、恩格斯依据所处时代状况,结合前人经验和观点,立足现实的人,丰富了前人关于人的发展思想,把人的发展理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发展的未来栋梁的重要阵地,必须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尤其要借助科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学风建设,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