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红兵(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纵观世界历史,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抓住历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依靠原始创新引领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步入了世界强国之列。进入21世纪,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深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科学中心逐渐由单极向多极化发展,多中心、多节点的世界创新格局加快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安徽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安徽服务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机遇。
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三年多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一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雏形渐显。
第一,重大项目强力推进。一是加速构建国际化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群。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基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中国首家临床研究医院——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揭牌成立。二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式开工建设;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合肥光源稳定运行;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选址工作基本完成,现已开展物理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样机研制等相关工作。三是加紧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积极承接“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纳米科技”等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部署“多语种语音语言”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攻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竣工交付。
第二,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在信息领域,量子通信技术持续发力,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制备出12个超导比特的量子多体纠缠态。在能源领域,聚变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屡创世界纪录,先后实现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及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1亿摄氏度。在健康领域,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突破了自然界赋予动物的视觉感知物理极限。在环境领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实现在轨运行,首次获取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提升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
第三,成果转化明显加快。量子信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国家级量子产业中心加快打造,已培育量子科技企业5家、关联企业20余家,从事量子领域科研人员600余人,量子产业全部相关专利占全国12.1%,位居全国第二。以类脑智能、智能语音、智能机器人为主要方向的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壮大,合肥获批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第四,创新人才加速集聚。聚焦“高精尖缺”,实行更加积极、全面、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安徽省出台《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试行)》,本着特事特办、先行先试的原则,聚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合肥市相继出台“人才新政20条”和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等政策措施。同时,积极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工作,探索首席科学家制度,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政策突破。三年来,合肥新增院士10人,在合肥的院士达123人;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端人才载体170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5万人,研发人员比例和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均居全国前列。
第五,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安徽紧紧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突出合肥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合作,推进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大科学装置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参与建设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和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发起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及中俄大气光学联合研究中心。EAST实验装置吸引了50余个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同步辐射光源10条光束线站向用户全面开放,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100多家科研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
合肥市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把合肥同长三角主要城市相比较,就能看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竞争力不强。合肥市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经济体量小、城市化率不高、城市能级相对较低。同属于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南京、杭州均为特大城市,合肥只为大城市。合肥市区人口和人均GDP仅为南京、杭州的2/3左右,建成区面积分别为南京、杭州的56%和83%,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定位还有较大差距。2018年,合肥市GDP为7822.91亿元,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三市的23.9%、61%、57.9%。合肥市2018年的城镇化率为74.97%,落后于上海(87.60%)、南京(82.5%)和杭州(77.4%),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地区。
二是产业高端化不够。合肥市产业结构调整较为滞后。直到2018年,第三产业比重才首次突破50%,也是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尚不符合成熟经济体特征。虽然合肥市获批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四、省会城市第二,但是合肥市新兴产业在产业总量、创新水平、产业集群发育程度等方面仍然不足。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不足千亿元,低于上海(5461.91亿元)和杭州(1167.9亿元),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凸显,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是人才吸引力不大。LinkedIn(领英)中国、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和清华经管学院2018年10月联合发布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内对高水平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人才流入/流出比达到1.50 ;对高水平人才吸引力较大的城市是杭州,人才流入/流出比是1.03;南京和合肥的人才流入/流出比较低,分别为0.51和0.62,人才流失比重较高。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成为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要件,是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和优化创新资源的重要因素。合肥要以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重点,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努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一是坚持提升拓展和开放共享已建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等科技设施,加快推进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实验装置建设,加快推进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与南京等地合力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争取推动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二是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以合肥为总部,联合上海等地创新力量,加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建设,争创能源国家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
三是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加大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推进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物质科学前沿研究中心、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打造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天地一体化网络合肥中心、大基因中心、超导核聚变中心、环境光学创新研究中心、临床医学前沿技术与转化创新中心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面。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经。
一是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增加源头技术供给,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更好发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作用,着力攻克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技术。
二是打造成果转化先行区,推进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向“大市场”迈进。建立研发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和成果落地的完整机制。强化安徽创新馆的科技成果展示、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孵化服务功能,把安徽创新馆打造成“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科技大市场。
三是围绕智能家电、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中国声谷”、合肥市高新区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迈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提质扩容,努力打造比肩沪宁杭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科教资源丰富,拥有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合肥要抢抓机遇,搭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快车,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一是推动合肥上海“两心共创”。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为牵引,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探索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联动、管理联动、设施联动、项目联动、平台联动、人才联动,促进管理方式互通、创新模式互鉴、科技攻关协作、成果转化协同。
二是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张江、宁波、温州、苏南、杭州、合芜蚌等六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长三角整体区域创新能力。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共同承担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以及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新能源、智能交通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的核心创新平台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范围,加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等科技智库建设,支持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互建共建各类研发机构。
三是共同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整合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全世界科技创新力量,在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生物医药、核聚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一项长期、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合肥具有良好的科教资源、创新活力和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城市竞争力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匮乏以及科技体制机制和科学文化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这些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