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荣
摘 要: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经过艰辛转战,取得了四渡赤水的重大胜利,不仅在军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政治上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时代启迪,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四渡赤水;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一、对四渡赤水的再认识
(一)概念的界定
四渡赤水的名称的考证长期以来在史学界存在着各种说法,在红军早期公开发表的各种资料中都未能看到四渡赤水的字眼,现在能看到最早提出“四渡赤水”四个字的是曾参加长征并担任过毛泽东军事顾问的郭化若在长征期间写下的《七绝·四渡赤水》。而对于四渡赤水的研究,总的来讲大致分三类,一类是以史实研究为主,着重考究四渡赤水这一段历史事实;第二类是以军事研究为主,主要以四渡赤水战役或者以四渡赤水之战来阐释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思想;而第三类是以政治研究为主,主要挖掘四渡赤水期间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价值。长久以来,四渡赤水因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而长征最突出的主要是军事问题,政治问题不被人们所特别关注。因此,将四渡赤水作为一个党的政治建设在特定时期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更能够引起我们党的建设的深入思考。
(二)时空的界定
四渡赤水从发生的时间上来讲,研究主体不同对时间的划分也不一样,2001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对四渡赤水的划分是遵义会议后到渡过金沙江后,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范围,笔者综合了诸多研究者的看法,认为四渡赤水的时间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时间范围,也就是从遵义会议结束后开始北上实施北渡长江起就可以作为四渡赤水的序幕了,一直到渡过金沙江后召开会理会议,也就是1935年1月19日到1935年5月12日。另一种是狭义的时间范围,也就是以渡河的时间作为界定,就是从1935年1月29日凌晨红军从元厚、土城一渡赤水起到3月22日从二郎滩一带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止。当然,时间跨度的不同所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自然也就不同,为了更深层次探讨四度赤水的政治价值,本文是在广义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研究。
四渡赤水是长征的一部分,是中国革命的一段重要篇章,其体现出的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展现出的军事研究价值我们有目共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四渡赤水更是中国革命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没有党的政治建设在这一时期的加强,四渡赤水在如此艱难的环境下就很难书写出如此精彩的华章。
二、四渡赤水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启示
一个政党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思想之根,是前进之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要牢牢守住思想阵地,即便是在最危急的关头,也不能放弃我们为之信仰的真理。
(一)指导思想不可动摇。马克思主义从传到中国后,就深深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遵义会议在组织上解决了党内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一次次化险为夷,正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基本原理,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才使得中央红军跳出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转移的重大胜利,在这一点上我们毫不动摇,单纯地、教条地、机械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都不是牢固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政治方向不可动摇。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确定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建立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走向共产主义,这是大方向。遵义会议上我党作出了要北渡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北上抗日,抗日的目的就是要打倒列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在四渡赤水期间,我们发现军事行动方向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政治方向我们始终不变,一渡赤水被迫转移,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小方向的变化是为最终大方向做铺垫。总的来讲,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有着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共同目标,这支队伍的生命力才会如此旺盛,才会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保持着自身的政治定力。
(三)人民立场不可动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人讲政治,必须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要生存,要解放,要实现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和人民群众一起为革命奔走,才保证了星星之火不灭,在仁怀市长岗镇一带,当地的老百姓编了《红军好》的歌谣:红军好,好红军,不拿群众一根针。打富济贫除恶霸,和我们干人心连心。”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四渡赤水的胜利是很难想象的。长征是为了谁?四渡赤水是为了谁?是为了劳苦大众,为了人民。
三、四渡赤水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四渡赤水所展示的历史记忆,是党在新时代加强政治建设的底蕴所在。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四渡赤水反映出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形成了我们今天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底蕴。
(二)四渡赤水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是党在新时代加强政治建设的动力来源。四渡赤水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展现出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团结创新、务求必胜的革命精神,新时期的长征路上一样离不开这种精神的力量,这些精神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四渡赤水所彰显的价值取向,是党在新时代加强政治建设的实践基础。在新时代的条件下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究其目的还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四渡赤水所彰显的价值取向就是为了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民,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恰恰是对于红色历史基因中合理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只有不断地传承红色基因,党的事业才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黄先荣.长征与遵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青霖.读党史第28辑四渡赤水[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