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明+宋海圆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纲领性地阐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由这个核心引申出党的政治建设的三个维度,全党服从中央的“服从”维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与规章的“执行”维度,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反对错误的价值观的“态度”维度。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其力量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党的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政治生活;政治纪律;政治空间
中图分类号: 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7)06-0009-07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6.002
关于“党的政治建设”,已有学者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性、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要求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仍然是初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1]62,并进行了丰富的论述,将我们理解和阐释“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党的政治建设”首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重视从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学者认为,党的政治建设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等方面的自身建设,目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党的政治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政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领导,因此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建设的政治内涵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1]61,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62,纲领性地阐述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深刻内涵。笔者试图从“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概括,由核心这个点出发引申而来的三个维度构筑了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
一、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做好“四个伟大”,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同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要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要同一切阻碍改革创新的顽瘴痼疾作斗争;要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1]15-16这场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现在进行的伟大事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要坚持“四个自信”,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切不可空谈,要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我们的伟大梦想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打铁必须自身硬。如果要完成这样的重大历史使命,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既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建设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执政党。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1]61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
政治的本质是什么?答曰: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政权。如何巩固政权,严以用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党的政治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执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执政党。作为执政党,所有的政治行动必须紧紧围绕巩固执政权来进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20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就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没有现实的基础,最后会沦为空想。历史和实践将不断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带领全国人民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也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贯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地抓住党建的这个“根和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并非只是“某一个方面”的领导,而是“全面”的领导,这个“全面”指的是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的一切工作,指的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全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的领导”[1]20着重提出来,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并居于首位进行阐述,彰显了党全面领导一切的重要性,这也是对“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20的进一步肯定和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完善党的领导的前提,更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是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如何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是党的建设需要长期地、不断地进行思考的重要问题。
如果我们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与十八大报告相比较,那么,就会发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增加了党的“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纪律建设”代替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反腐倡廉建设”。关于党的建设,我们长期沿用“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的提法,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建设之中。作为统领,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各项建设首位,改变了在党的建设史上,“思想政治建设”经常连用的提法,改变了长期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提法。这“两个改变”是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及“四大危险”的背景下做出的,尤其是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消极腐败的危险。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自身建设成为政治过硬的政党,这是对“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所做出的一种决定。但是,这“两个改变”并没有削弱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党的“思想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提法是把它放在党的基础性建设的位置上。党的思想建设是从精神支柱层面上巩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武装全党”[1]63。可以说,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整个十九大报告,有的是直接强调,有的是间接隐含。它的重要性在十九大报告中有几个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直接表述。有的地方从“根本性、方向性、效果性”方面来阐述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有的地方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上来阐述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62。有的地方从“统领”的角度来阐述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的丰富内涵中,第八个“明确”指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20endprint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
二、党的政治建设的三个维度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可以看出,党的政治建设从“坚持、完善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核心出发,延伸出三个维度,即全党服从中央的“服从”维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与规章的“执行”维度,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反对错误的价值观的“态度”维度。党的政治建设的这三个维度并不是并列的平行线,也不是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线。它们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但能够同向发力,组成一个立方体。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几个维度和这几个维度构筑的政治空间,笔者把这三个维度形象地概括为长、宽、高三维:“服从”维度,全党与党中央关系的“高度”;“执行”维度,党内政治生活的“长度”(之所以把这个称为“长度”是因为纪律、规矩、党章和准则是需要“长期”遵守的);“态度”维度,价值观方面的“宽度”(之所以把这个称为“宽度”,是因为价值观方面需要宽厚、宽广的态度)。党的政治建设的“长、宽、高”三维共同构筑了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其中“高度”是决定性的,因为如果没有“高”这一维,那么就无法构筑一个立体空间,而只能是一个平面。因此,对于党的政治建设而言,全党服从党中央的“服从”维度是决定性的,可以说,这是必须坚持的政治性。
(一)“服从”维度
从全党与党中央关系的“高度”来看,党的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服从”上:全党服从中央。这种“服从”维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就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62。在当前,这种政治性,就是要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过去五年之所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生活、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根本在于坚持党中央权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提出了四个“服从”,除了“全党服从中央”之外,另外三个“服从”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3]528从个人与组织、少数与多数、下级与上级、全党与中央的关系看,都是前者“服从”后者,归根到底是服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毫不含糊的党的政治性,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高度”,这种关系不能颠倒。如果这种关系颠倒了,就保证不了党中央令行禁止,那么党的政治建设就会处于无序之中,党的政治建设就会被弱化、软化,最后就会动摇党的领导。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就要从“服从”的角度,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62。纪律是成文的规矩,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没有纪律则没有分寸。政治纪律与其他纪律相比,是最重要的纪律。政治纪律与党内法规相比,则是一软一硬,但绝不是虚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抵制违反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行,并与之作斗争,情况严重的,要及时报告,以便查处。妄议中央,任人唯亲,收买人心拉选票,都是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过去五年,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查处的中管干部案件,从李春城到孙政才,共292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严重问题。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现实教训带来的警醒。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就要在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6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个意识”中的核心就是政治意识,其他三个意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是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来坚持政治意识;核心意识是全党服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角度来坚持政治意识;看齐意识是全党向中央看齐的角度来坚持政治意识。“四个意识”的中心意思是向党中央看齐,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邓小平指出,“长期在政治上不同中央保持一致,或者表面上保持一致实际上另搞一套的人”[4]37是党内最危险的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有了这个政治上的“高度”,党的建设才能立起来,政治才有秩序。
(二)“执行”维度
从党内政治生活的“长度”来看,党的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执行”上:执行各种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这种“执行”维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尊崇党章,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1]62。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就是学习党章党规。党章规定了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党的政治路线等,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党章的每次修改与颁布都是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来完成的,体现了全党的整体意志。因此,党章是根本性的党规,为党的各项工作有序运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执行”维度就是尊崇党章,把党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来遵循,这个位置是根本性的位置。为此,全体党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党章,逐条逐句通读党章,把党的宗旨、权利义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生活中严格尊崇,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坚定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1]6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党章的具体化和细化。1980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个准则曾经为拨乱反正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在新的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現了一些突出问题:如理想信念不坚定,“四风”问题突出,滥用权力、腐化堕落等现象滋生蔓延,极少数人政治野心大,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的团结,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若干准则”。“执行”这些准则有利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上,长期严格执行这些准则。这显示出“执行”维度是在“服从”维度的前提下“执行”,“长度”只有在“高度”的指引下才能长久。endprint
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1]62。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内政治生活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党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行使表决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权利。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如果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就会妨碍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创造力的涌现。工作的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等积极性的表现都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但是又不能走极端的民主化,必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防止走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如果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就容易滋生“一言堂”的现象,同样影响党内团结。党内民主生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的表现,观点可以不同,但一旦形成决策,就必须严格执行,求同存异。
严格“执行”各种准则和各项规章制度,就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1]62。党内生活之所以会受到商品交换原则的侵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执行各种准则或规章时放松了原则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们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交换是劳动产品的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商品交换背后隐含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商品交换遵循市场交换的原则。商品交换原则是市场等价交换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这种市场经济的特点侵入到其他领域内,比如说教育、家庭、官场,就变相了。一些人以金钱换学位,以金钱换官位,以金钱换爱情,这都是错误的。在我们党内,一些党员干部拿原则做交易,用权力换金钱,谋求个人私利,这就是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严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党的政治建设在“执行”上要达到的效果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态度”维度
从价值观的“宽度”来看,党的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态度”上:对正确价值观的弘扬和对错误价值观的坚决防止和反对,对不道德的人的反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态度”维度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正确价值观[1]63。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本质及评价的观点。不同的人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也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的人,说话、做事、行为方式可能会不同,甚至可能相反。个体有个体的价值观,群体有群体的价值观,组织有组织的价值观。个体、群体、组织之间的价值观会相互影响。当个体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冲突时,在社会主义国家以组织的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组织,也有自身的价值观,有其自身对于价值的本质及评价的观点。对党忠诚,说话老实,做人老实,秉持公道,做事正派,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做官用好权力,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的正确价值观。同时,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的价值观。
坚决防止和反对错误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1]63。个人主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片面地强调了个人的利益。分散主义毫不理会“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毫不考虑集体行动。自由主义片面地强调民主,而不考虑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本位主义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只是从自身所处的位置出发,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好人主义片面强调做老好人,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宗派主义以宗派利益为出发点,搞小圈子,只强调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在党的政治建设时必須坚决防止和反对。
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1]63。两面人就如“墙头草”,这种人既没有善恶标准,又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这种人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在党的政治建设中要下力气解决这种危害。在长期实践中,有些党员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对党不忠诚老实,不说老实话;有的党员搞山头主义,寻找山头,拜会码头,搞结党营私,毫无立场原则,搞团团伙伙在一起,一心谋取私利等,这些都是需要坚决防止和反对的。树山头、搞派别性实际上是在党内搞分裂。全党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有坚强的战斗力。任何党员或组织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党的政治建设在“态度”上要达到的效果是要求全党同志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
加强党性修养,正风肃纪,增强群众感情[1]66。全体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牢记党的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
党的政治建设的“三个维度”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共同构筑了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第一个“服从”维度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前提和首要任务。第二个“执行”维度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党的政治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中心工作。第三个“态度”维度作为辨别是非、美丑、善恶重要价值观方面,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保证。“服从”维度为“执行”维度提供了政治方向,“执行”维度是“服从”维度的具体化和常态化,因此,“执行”是“服从”前提下的“执行”,而“服从”是“执行”中的“服从”。“态度”维度作为思想价值观方面,对“服从”和“执行”维度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服从”和“执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服从”和“执行”具有阻碍作用。
“服从”维度有利于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执行”维度有利于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态度”维度有利于不断提高政治觉悟,三个维度同向发力,共同支撑着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使党的建设既有政治上的高度、长度,又有政治上的宽度,在这种政治空间中全党同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的政治建设之所以称为“统领”,就在于党的政治建设的“三个维度”所构筑的政治空间规范和引领党的其它建设的方向,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构筑了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的根本。尤其是党在面临复杂的执政环境下,如果没有党的政治建设,或者党的政治建设得不到强化,那么党的建设就缺乏方向,或者方向不明确,效果不明显,那么党的建设就没有抓住根本。党的建设的根本是政治建设。endprint
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这个使命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在不同时期具体化为不同的内容。在革命时代,是推翻三座大山的使命;在建设时代,是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使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使命。全党同志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牢固地铸造着党的建设的政治空间。
也许有人认为,为什么要“服从”,而且把“服从”维度作为“高度”看作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维度?党的政治建设中“全党服从中央”,其实质是全党服从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50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社会历史往前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党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非是一句空话、大话和套话,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4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这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一个基本判断。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发展有不平衡性。在不同的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同一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在這对社会主要矛盾当中,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在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吃饱穿暖,而且要吃好穿好,也就是说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要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向现代化迈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求政治更加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生活环境更加美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七个“更”,这就是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5]4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些人民期盼的“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广泛需要的具体表现。此外,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过去五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的天眼、悟空、天宫、蛟龙、墨子、大飞机等。但是,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里的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等。这里的发展“不充分”主要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言,比如说,发展的质量不充分,发展的效益不充分等。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党的政治路线表达出来,通过党章、准则、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出规定,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与不良风气、习气作斗争,弘扬正气,抵制邪气。《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党章中这些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细化,把政治生活的要求讲得更明白,把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梳理得更清楚。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执行”的维度上把为民造福的规范落实到行动上,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持纠正。”[1]66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61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观方面正是从“态度”的维度旗帜鲜明地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到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6]89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价标准,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坚决反对错误的价值观。忠诚于党,实质是忠诚于人民,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
党的政治建设的三个维度构筑的政治空间,规定了全体党员的行为范围,在此规矩之内,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唐晓清,钟宪章.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重要内涵[J] .毛泽东研究,2017(5):21-2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set forth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CPC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core of the CPC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to uphold and strengthen the CPCs overall leadership. The CPC is the supreme political leadership. From this core, we can deduce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PC; that is, the entire party obeys the “obedience” dimen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strictly enforces the “executive” dimension of innerparty political norms and regulatio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upholds the “attitude” dimension of adhering to the correct values and opposing the wrong values. The three dimensions mutually differentiate, interact and infulence each other to jointly build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CPCs construction. Its strength stems from the initial mind and mission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lways adhere to.
Key words: CPCs construction; CPC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olitical life; political discipline; political space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