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案例描述
班上一有个叫小心的姑娘,开始接触这个小姑娘,我觉得她长得漂亮,性格开朗,还很可爱。但时间一长,我发觉她大大咧咧,说话做事不分场合,不计后果,经常和男生打闹,像一个疯丫头。因此,我对待她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对她说话时总不苟言笑,批评时语气严厉,情况再严重些就跟她妈妈打电话进行沟通……但一段时间后,她不仅没有转变,反而变本加厉,说话更加随便,行为举止更“疯”了。
某天,小心因为没有带英语书,被英语老师带到我的办公室。询问后我得知,她的书被妈妈撕掉了。对此我十分惊讶,刚刚还忽闪着大眼睛笑眯眯的她,突然红了眼圈。我立刻意识到她一定有委屈,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孩子,我要详细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我把小心带到谈话室,详细地询问她妈妈撕英语书的事情经过。大致了解到小心的家庭情况: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节假日才会回京看看她;妈妈一个人带着小心在北京生活,由于生活的压力,妈妈脾气不好,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特别是接到老师告状电话,小心回家必定挨打,孩子在家精神比较压抑。此时,我理解了小心在学校的反常表现,原来学校就是她精神释放的窗口。
于是,我决定改变对待小心的态度,并和她约定:在小心犯错误时,老师尽量不用严厉的语气批评;有问题直接和她在学校沟通解决,不再打电话给她的妈妈;要求小心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问题下课单独找我沟通。小心流着眼泪笑着答应了我。我也给了小心一个拥抱。
虽然小心口头答应了和我的约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依然我行我素。我却按照约定转变了对待小心的态度和做法,对她的行为也不再反感,而是试着理解她,同情她,关爱她。我还经常和小心聊天,每次聊天结束都会拥抱她。慢慢地,我发现小心越来越听我的话,越来越遵守班级规则了,对待班级的事情也越来越关心,越来越主动热情了……再后来,当她再出现问题时,我只需要一个眼神的提醒,她就能领会,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笑,随即改正。
后来,在某次校园开放日中,我和小心的爸爸进行了沟通。在谈话中小心爸爸表示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对他讲,并真诚地告诉我说:“您是小心最喜欢的老师。”此外,在期末考试中,小心进步了六百多名。现在的小心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看到她正在改变,正在成长。
案例评析
最初小心出现问题,我会用严厉的语气批评她,感觉这就是老师在认真教育学生。但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这种教育方式,其实是对她的伤害,会给她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让她变得越来越糟糕,越来越抵触。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改变了对待小心的态度:亲切、和睦、理解、友善;小心也因此慢慢发生了变化:亲切、和睦、理解、友善。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曾这样断言:“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学生对教师的说教进行认知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教师自身的言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评价。如果二者一致,学生就会愿意接受,如果不一致,就会逆反抵制。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思想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習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于逐渐将人世的真实情况显示给学生;在于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誉的行为;在于当学生正在做着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活动和努力。”“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这是一种技巧,不是教育好的,也不是从书本上学得来的。可见,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不只是通过正规的教育来完成的,还需要教师潜移默化对其德性的影响。
作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关系密切,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暗示作用特别明显。学生接受这种暗示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它会使学生潜意识受到内在强化,影响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