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华 李雅丽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规范、法则,也是标准、尺度。于学校而言,规矩需要视时立仪,与时俱进,不断地修改,创新,完善。学校不可一日无规矩,师生不能不懂规矩,不讲规矩,不守规矩。
北京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百余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和则日新”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身心和、学思和、志趣和、日日新”好少年的育人目标。学校系统梳理德育工作,结合办学理念和以及《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确立了“定河为源、日进日明”的育人模式。在育人模式的引领下,把管理育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人為本定制度,落实制度有力度
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秉承着依法治校、依规管理的原则,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断补充、修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有章可循,教育教学有规矩可守。
与时俱进定制度 一是制度因时而设。学校迁建后,办学条件的改善,让学校进入到了创品牌的阶段。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确立了以“和则日新”办学理念为引领,使百年老校进入到了文化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师德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学校每年九月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制定了《大峪一小师德补充规定》,把禁止教师做微商,禁止有偿补课等内容纳入到师德补充规定中来,让制度守住师德底线。
二是制度因需而定。秉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形成制度,征求意见,最后公布”的工作方式,制定学校每一项制度。
学校原址占地面积小但学生人数多,课间秩序不能保证。为此,学校先后制定了《大峪一小慢步轻声执行细则》和《大峪一小科任课手递手接送制度》,制度的建立为良好的课间秩序保驾护航。
制度执行有力度 一是多措并举促执行。对于学校管理而言,定制度只是第一步,执行制度才是关键。学校以“公平、公正,维护师生共同利益”为原则,推进每一项制度的实施。学校任何一项制度推出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应的检查监督机制,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力度之外有温度。任何制度的执行也都存在特殊情况。学校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得了骨癌,手术后上厕所十分不便。学校班子会讨论决定,在四层卫生间为他改造一个独立的残疾人卫生间,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用有温度的管理温暖学生和家长。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因时而设、因需而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为培养“身心和、学思和、志趣和、日日新”的好少年,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班一品立规矩,文化育人日日新
在全面系统的学校制度基础上,学校更加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突出、效果凸显的班级文化,使班级文化成为班级管理的特色“教材”。
一班一品特色凸显 学校确立了“骨干引领,全员跟进”的班级文化建设推进思路。
一是骨干引领明思路。学校把区、校级骨干班主任吸纳进学校“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以骨干班主任为核心,通过日常例会、阶段论坛、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骨干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认识。
骨干班主任率先实践,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做到“两分析、一符合”,即:分析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分析班级现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在深入分析之后,学生、教师共同研讨,确定班级文化特色,制定独特的班规、班训、班级目标和班级公约,实现了文化浸润、制度育人的效果。
二是全员跟进重实效。在骨干班主任的引领下,全校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通过校内培训研讨、组内帮扶使班级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经过全体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基本形成,班级目标更明确,班级公约更生动、细致,班级文化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乐于遵守,规矩自然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初步形成。
班级文化效果凸显 班级文化建设实施以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特色凸显。
一是班级环境文味浓厚。各班根据班级文化特色,制定了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方案。德育领导带领工作室的老师进行研讨诊断,提出修改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后,各班进行班级环境文化布置。学校制定了班级环境文化评价表,带领工作室教师进行达标验收。通过达标验收,各班的环境文化建设改变以往随便粘贴的做法,实现了围绕文化特色,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统一的文化效果。
二是班级制度育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推进,帮助班主任老师梳理班级管理工作,使班级管理制度化、体系化。
班级文化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学生在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熏陶下,自觉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举止文雅得体,班集体班风正,特色鲜明。
班级文化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级管理成体系,班级活动有特色。
学校制度与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规矩习惯化为自觉行动,贵在长期的文化修炼与熏陶。潜移默化将制度和规矩入脑入心,成为习惯,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方能培养出“身心和、学思和、志趣和、日日新”的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