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风
在防控疫情、居家线上学习的日子里,学生都会有很多的体会和感悟,越来越觉得在生活中学习,在自主中求知是多么的重要。如,關注国家时事、自主学习、家庭劳动、坚持锻炼、崇尚文艺、参加志愿者活动、关注弱势群体等等。以形成学生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道德品格、理想境界、团队集体等方面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境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更要知道,生活的一切本真就是学习的课堂。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在陌生领域和未知世界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有所收获,肯定自己为解决问题所做出的努力,赞美自己经过劳动得出的哪怕是不完整的结论。在此,我仅从热爱生活和自主求知两个方面,谈谈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的体会和感悟。
一、热爱生活,在实践中成就自我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教育回归到生活中去,让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成为我们实践探究的大学校,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仅仅将实践活动放在相对封闭的学校里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到大自然、大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开展和体验,这样,社会生活就成为了我们鲜活的课堂和广阔的实验室。
毛泽东曾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取真知,也只有在战胜困难中才可培养才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倘若学生的视野只囿于校园,那么单纯的学科知识将变成脱离实际的理论或索然无味的教条,求知的兴趣也就会淡然无存,更无法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若以开放的态度自主探求,并按自己的方式融入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在家人和他人的肯定和赞扬中得到自我认同,增强自信心,进而认识自己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激励自己在已有进步的基础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同时,在助人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奉献和服务带来的愉悦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感受到了社会和人生的美好,从此把自主学习和道德修养当成乐事,把培养学习能力和道德能力视为人生的使命。
“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1.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防疫抗疫这堂“大型社会实践课”中,以“逆行”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为榜样,以他们日以继夜坚守一线岗位工作的事迹为标杆,首先搞好自己的清洁卫生,接着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吃亏和吃苦,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崇高、伟大和美丽,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真正的成长。
2.耐住孤独是一种素养
生活不是寻找热闹,有时还得耐住孤独,繁华尽头是苍凉,孤独的远方是辉煌。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指出:“人生,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宅家线上学习,一下子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形式,没有强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还真的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还必须耐住孤独,学会孤独,继而享受孤独。人总是会离开原已熟悉热闹的环境,新的环境难免会有孤独存在。《百年孤独》里有一段经典的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孔子对颜回这样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圣人认为,颜回能非同一般地耐住寂寞求学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了我们,优秀的人能够抗拒外界的诱惑,所以别惧怕孤独,闯过人生孤独的关卡是一种质的蜕变,孤独的日子其实是自己人生增值的宝贵时段,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味那段美妙的日子。
3.坚定信念是成长的奠基
在学校里听校长关于理想信念的激昂演讲、听老师关于前途人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往往会很激动很振奋,但这种温度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很长。在举国上下防控疫情的无硝烟战争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澳大利亚持续半年之久的森林大火漫延到某市之际,其市市长周末却在外度假,因为“自由”世界的人们认为,这是一个法定的假日。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时刻关注疫情态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和部署,每天都会做出重要讲话,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争、阻击战争提供了科学指南和重要指示。国外的媒体,一致高度评价中国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表现出的强大决心和执行力: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举国上下经过艰苦的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等。这些现象,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华民族的强大。
4.身心健康是成功的保障
阳光的心态是幸福人生的保障。不管你居住在哪个国家,都会有不测的风去,人生不可能没有困厄,如,美国的流感、非洲的鼠疫、澳洲的森林火灾、阿拉伯国家的战火以及我国的这场疫情,等等,往往会催生出人们的一些负面的情绪,如恐慌焦虑、忙乱失措、烦恼失望、悲观压抑、不辨真伪、人云亦云、无所事事、怨天尤人、情绪失控等。我国的这场疫情,就发现了一些现象,如,稍微咳嗽一下就感觉自己被传染了,抢购不到防护用品就沮丧打不起精神,听说黄莲素有效就抢购囤积,感觉宅家没有老师管控就去玩游戏自由放纵,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情会一成不变,矛盾本身就是个统一体,总是在辩正地转化着,这场危机也是场契机,他是绊脚石,也可以变成垫脚石,我们会从中积累很多教训,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很多防控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建立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等。
强健的身体是辉煌人生的保障。这场疫情让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或许有的学生赖在床上,懒得下床活动,结果会怎么样?往往是腰酸背痛、四肢無力,从而意志懈怠、无精打采而放松学习。各种病痛也随之而来,如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甚至感冒发烧。原因很简单,“生命在于运动”,身体不运动血液流动缓慢,大脑躯体缺氧而造成身体各器官在疲惫状态下工作,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也不能正常开展。所以,学生体育运动锻炼越多,身体也就越健康,学习效率也会越高。另外,体育锻炼也会使体能与耐力增强,回避伤害的灵敏度也会越高,自我保护能力也越强。如果一个不喜欢运动的孩子,一旦动起来倒会常常出现危险,防不胜防。还有,热爱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还可在体育竞赛中去收获成功的快乐,进而增强挑战困难的勇气信念,同时也体验失败和挫折的痛苦滋味,能够经得起打击,理性对待输赢成败,并对其习以为常,从容面对。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在团队中培养合作精神与互助的良好习惯、培养毅力与耐性,这些非智力的因素,在他们未来的人生历程中将发挥持久而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其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特殊材料。所以,体育运动不仅全人的肢体健康,更赋予了大脑聪慧和健康的心灵。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让我们将书房作为教室,将客厅当成操场,将厨房当作劳动基地,还要唱唱歌、跳跳舞,将阳台当成远眺风景的瞭望台,放飞我们的梦想。让我们深刻地感悟,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活着,最大的幸福是平安,最大的竞争力是免疫力,最强的免疫力是身心健康。
二、自主求知,学习本是生存的需求
在疫情面前,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是最有力的防控重器。海量的网络舆情中有真有假,需自己去进行科学判断;官方渠道每天发布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疑似病例、治愈病例等数据,需自己去分析疫情的走势;每天电视发布的新闻联播和现场报道、以及国际形势,需要我们去关注分析;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防控疫情中强而有力的举措,给了人们坚定的信念,需要我们去领悟而后行动;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英雄精神等着我们去感怀而后传承;等等。在防控疫情的行动中,知识无处不在,智慧无处不用,都需要我们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论”理论,对于人的成长做了精辟的论断:求知是人类成长过程中与生俱来的一种需求,人的天性中本蕴藏着潜能并且是无限的,此潜能中的大部分是学习潜能。学习是人类发展自身的需要,是50万年的进化发展历程中的特质,是大自然淘汰选择中用DNA保留的生命信息。人的生存,本该适应自然、适应环境,在环保的前提下才可改造和优化自然,营造理想的生存环境。这无疑就需要学习。幼童从转体而坐起,由爬行而站立,由学步而快走,学而不厌,跌倒了再爬起来,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学的经历,这就是我们最初的学习。同样的道理,我们本来就具有学习的天性,并在学习成功时获得快乐,在学习劳动中获得充实,在自我实现中体验强烈的快乐。这些都能证明,学习的需求就是一种天性使然,是生命体固有的本质,这些都不是谁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知识从来都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没有人能够教会无意学习的人任何的东西。所以,所有的老师也必须尊重学生本身,并寻找到学生个体易于接受知识的适合方法,调动个体的内在需求,引导其进行有效和主动的学习,最终获取知识。大数据表明,近30年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财富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积累知识总和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当今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疾如闪电,所以,自主求知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为重要,只靠单一地接受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的学习渠道就显得十分狭窄,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段,乐于接受和习惯线上学习的方式和熟练掌握线上学习的方法,可为我们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自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明白成长与发展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需求的道理之后,就要认识到,自我的充分发展和实现便是我们的基本需求,人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是在环境面前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对自己未来做出能动的积极选择,做一个真爱学习的人。只有学好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才可形成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科学素养方面,由于受到社会世俗价值导向和家长从众心态的影响,学生从小对科学的热衷程度还不够。如,演艺明星收入高就追星,主播能网红就想学主持,经商能发财就学企业管理,金融证券暴利就学经管,翻译时尚轻松就学外语,等等,表现出了“精致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场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反思,战胜新冠肺炎传染病最有力武器主要是科学和专业化的技术,而科学和技术的产生得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性学科为基础。学生学好数、理、化、生等基础性学科之后才可在科技专业上发展,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急需的人才。
人文素养也非常重要,这些与考试分数的关系不大,学生的成长仅有考试分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社会这所广阔的学校去学习,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接受教育。从而懂得敬畏、弘扬美德、学会感恩、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定信念、学习榜样、坚强勇敢、热爱生活、热爱劳动、锻炼身体、阳光向上、为善尚美、珍惜生命、严以律己、崇尚科学、明辨是非、自主求知,等等。这才是我们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核心素养,同时具备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的人。
从人的健康长寿来看,终身学习与其关系非常之大,志向终身学习的人往往会健康长寿。因为存在着两种需要,一种是“被需要”,另一种是“学习需要”。祖国、社会、团队、家庭、亲戚、朋友都需要我,我一生都处在一种被需要的状态,我的生命时刻都存在着价值和意义,我的心境舒畅心情愉悦,总是充满着激情充满着自信,这就有了“精气神”。因为我“被需要”,我就有了“学习需要”,只有学习才能实现“被需要”。因为勤学使我心生阳光积极向上,因为勤学使我明白学习才能使人生的道路更加辉煌宽广,因为学习才使我觉醒身体内的热血不能停止流淌。若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愉悦的生活方式,学习也就没有了负担和压力;若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满足需求的学习,生活也就有了鲜活的动力。因为这两种需要,所以说“学到老,活到老”。这种“活”,是生命力的鲜活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