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传承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代表,笔者从中法建交谈判中激烈的文化碰撞入手,研究此次重大外交行动背后的文化元素,着眼将来,对于今后协调国际各方利益都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中法建交;文化视角;异同
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西方大国,这场“外交核爆炸”曾轰动了整个国际社会,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也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活动空间。中法两国跌宕起伏的交往历史,特别是建交谈判时突破重重艰难险阻、求同存异的文化因素,非常值得研究和分析。
一、中法建交谈判的背景
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如何打破坚冰走到一起,从天安门到凯旋门的艰难历程,耐人寻味。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基本方针。后来由于中苏两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路线和策略等问题上的分歧使中国遭受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迫使中国开始反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中国从原先的外交政策转向寻找新的同盟军,就迫切需要西方世界给予有力地支持。中法建交可以说是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巨大的外交胜利。
而法国是文化之邦,是世界人文主义的发源地,许多哲学著作广为流传。二战后,美国主导欧洲国家主权领域。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开始推行戴高乐主义,制定了一系列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以改变法国对美从属地位为目标,以对抗美国霸权为主线,与美国相抗衡。其核心精髓是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和大国地位的政治目标。法国顶住美国和它的大多数盟国的压力,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谋求化解分歧,积极推动中法建交。
二、中法建交谈判文化异同分析
中法建交是一件极其重大的、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尽管石破天惊,但其本身也有一个两国文化底蕴相互渗透影响和有识之士积极铺垫积累的过程。回顾半个世纪前建交谈判的风雨历程,除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经济推动等因素外,对彼此历史与文化的求同存异,才是稳定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
(一)中法文化视角下的相同点
首先,中法两国都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气质,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的文化基因和本质特征决定建交谈判的主体地位。
法国有句谚语,大意是说,人在进天国之前,应该先到中国去看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善于独立思考,有独特见解,能联系当今和中国的实际,辩证地看待和评论历史,一分为二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谢静宜,2015)。
法国人虽崇尚权力和尊重权威,实质上传承了自由和批判精神。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法兰西民族意识很强,不屈服于强权。戴自任法国总统后,为摆脱美国控制、维护民族独立起了很大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法国对美国霸权主义发起挑战,中国不听从号令直至公开脱离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法建交,充分体现了两国不受美国和前苏联支配,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其次,中法两国都寻求相互理解、高瞻远瞩的发展道路,注重大国的尊严和体面。
中华民族的“贵和”文化深刻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中国人认为“和”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其中“协和万邦”的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朴素的价值观。“以和为贵”也在其文化层面上得以体现。“协和万邦”,不仅是古代仁人志士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抱负,也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延伸,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杨春长,贺更行,2004)。
法国高度重视突显大国地位和维护其大国形象。他们不希望中国坚持法国先同台湾断绝关系作为建交的前提条件,不愿意造成法国主动承认并纠正不同新中国建交的“错误”的印象。中国充分理解两国都是“有自尊心的民族和奉行独立的国家”,但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也是坚定不移的。为寻求解除法“台”关系的办法,同时兼顾照顾法国的立场,中国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变通方案,即中法建交三点内部默契,避免法国尴尬和难堪,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这种建交模式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精彩之笔。
(二)中法文化視角下的不同点
中法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现代化水平不同,因此文化方面肯定存在差异。但就是这种跨文化差异,构成了国与国对话和交往的基础。中法文化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建交谈判过程中,中国人委婉含蓄,情理交融,法国人标新立异、锋芒毕露。法国人爱好社交,善于交际。法国人喜欢在公众场合说话,在国际会议上总爱发表意见,打破缄默。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般不习惯提问题。如有问题,也是私下提。中国人在社交场合含蓄、不善于说话,这些都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法国人喜欢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辩论近乎家常便饭。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是常有的现象,但对中国人而言,很难接受其激烈的程度。与法国人沟通时,让对方接受观点的最好方式是先反驳他们的观点,然后再引出自己的观点。
此次中法建交谈判就好像是一场心理战,谁先失去了耐心谁就输了。谈判既枯燥乏味,又惊心动魄,需要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造诣。中国人坚持原则,但不咄咄逼人,擅长“打太极”,讲究不强加于人,正所谓“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只有运用高超的外交谈判艺术,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灵活掌握,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定进展。
通过察言观色,捕捉细节,法国谈判代表当时感觉最大的一个困难是,中国人表情单一,喜怒不形于色。中方的会谈模式和工作方法是隐藏自己的锋芒,不表露情绪,通过笼统叙述与重复话题来表达观点。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这让直截了当的法国人在谈判中一头雾水。
二是建交谈判之外,中国人强调集体意志、步调一致,而法国人比较依赖个体奋斗、彰显个性。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强调集体主义,法国崇尚个体主义。法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人主义国家。18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突出了个人作用,造就了护权意识。“我思故我在”体现了自我意识和个性解放。没有个性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就意味着将得不到尊重。因此,在充满个性的文化中,强调一致,统一思想是很困难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建立了非常独特深奥的文明。孔孟思想提倡凡事求正统一致,特别是要与强势机构保持一致。除春秋战国的短暂历史时期,中国基本上没有多元文化,思维模式相对单一,对官方亦步亦趋。因此,中国人的思想负担显然要比法国人大得多。
作为谈判的前提准备,由于当时法国尚未承认新中国,戴高乐不便直接给中国政府或领导人写信,基本上都是通过民间友好人士富尔夫妇单枪匹马的访华试探反应。中方从党中央领导和各级接待领导,都全程参与、密切关注、高规格接待法国派出的谈判代表。事事请示汇报,正所谓“外交无小事”。凡事都整体谋划、统一安排;而法国方面则依靠极个别人的“单线联系”,充分展现外交手腕。正如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中所描述的那样:“中国是这样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勤劳的和灵巧的能力早已艰难地补偿了集体所有的、在方法和团结方面存在的缺点,并且建立了一种非常特殊和非常深刻的文明”(李菁等,2015)。
三、中法建交谈判文化异同的启示
从中法建交引起的“外交核爆”,到两国元首共创“最好的时期”,两国携手共进,跨越了半个世纪。在此期间,中法两国历任最高领导人不尽相同的治国观念并未成为中法关系发展的绊脚石。他们积极消除彼此文化成见与隔阂,努力构建稳定友好的中法关系。研究中法建交谈判文化异同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
首先,在处理国际关系、对外交往和商务谈判中也应秉持高瞻远瞩的目光和勇气,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能强加于人。更多的是强调求同存异、求同尊异。从这个意义上讲,中法建交50周年回顾,不但是过去半个世纪对外交往历程的缩影,而且也是建立未来更长久关系的起点。只有对中法文化和历史多一份了解,才有多一份理解,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更多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支持。
其次,国家不论大小,要善于发挥各自的长处,扬长避短。特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个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国的集体观念令许多法国政治家赞叹不已。他们认为,如果法国人像中国人那样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法国的事情就方便多了。正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观念和國家意识,使新中国成立后创造了举世惊叹的巨大成就。但也有旅居巴黎的中国学者指出,过分强调集体,将减弱人的主观能动性,从长期来看,对一个开放社会和处于竞争地位的市场经济国家往往是不利的。
综上所述,中法两国文化迥异,但最终能够走到一起,关键在于两国心灵的高度契合,其中融合了战略需要与文化认同,这对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正面引导和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谢静宜(2015).毛泽东身边工作琐忆[M]. 中央文献出版社.
[2]杨春长,贺更行(2004)“中华民族的“贵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N].《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4日 第十四版
[3]李菁,贾子建,丘濂,张星云.(2015). “中法50年交流史” [J].三联生活周刊,3:58-71.
作者简介:
谢苑苑(1982.06-)女,汉族,浙江杭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