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琨
【摘要】教育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习总书记也曾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注重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谁去培养人才这个根本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去确立“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在当代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思政教育 渗透困境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067-01
一、计算机教学中思政教育渗透的困境
1.学习氛围不浓厚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是计算机教学中思政教育渗透的困境的原因之一,虽然很多教师能够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从育人的角度去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也不会考虑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相关工作,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1]。
2.考核制度不完善
虽然部分高校的管理部门在教师的年度考核、教学技能比赛及学生评教等方面多了更多思政教育的渗透比例,但是由于没有确定定量的要求以及考核的标准化,因此实际的操作性相对比较差。对于教师来说,自身并不清楚如何进行具体的评价,导致最后的分数都不相上下,这也极大地阻碍了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实践的积极性。
3.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
有的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对于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且也形成了相关的文件制度,但是就是没有深刻的进行领会,教学方法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在实践的时候,更多都是以形式简单的知识灌输为主。相关领导以及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实际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学校的管理部门在制定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时,没有很好的和教学单位做好沟通,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另外,计算机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导致前者很难了解当前思政教育的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思想方面的一些问 题[2]。
二、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及人文环境
高校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也可以时刻提醒教师自身的育人职责,也可以为教师获取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或者学生的社团来加强校园文化以及育人环境的建设工作。
2.完善考核制度
为了能够克服教师对思政教育渗透工作的“惰性”,学校可以制定必要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制定考核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商,避免出现无操作性和不具体的情况。考核制度还应该设定适当的奖惩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不定期、定期的举行检查,查看教师课件、作业等部分是否包含思政教育渗透的相关内容。奖惩制度主要是用来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给予评分,通过学生的反馈以及实际的观察来衡量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这些奖励和考核的指标,也将成为教师年终考核的参考依据,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的一个因素。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高校的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都应该进行有效的换位思考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作落实到位。学生干部和辅导员也应该积极的和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想办法为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提供解决方法。同时,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也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指标,这样才可以让教师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教研活动来加强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更好的方式方法。
4.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
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必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结合授课知识,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其次应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用适当的思政教育素材来制定具有价值观,情感观的教学目标。最后,教师应该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灌输式教育的问题,如用网络进行教学,或者通过QQ发表发布课件案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进行相关的思考。
三、结束语
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政教育工作虽然存在较多问题,但是只要高校的各级领导,相关部门以及教师之间齐心协力,共同研究开发,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资源,一定能够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梁炳輝,史思齐.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渗透性提升路径研究——以桂电课堂派为例[J].福建茶叶,2018(12):224.
[2]黄军芳.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困境与提升路径[J].现代农业研究,2018(0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