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体学生 创设高效课堂

2020-05-06 09:12张军军
科技资讯 2020年5期
关键词:关注全体学生高效课堂

张军军

摘  要:关注全体同学,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他们在新的教学理念下都学有所成。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细化到每一堂课上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情绪的变化波动,从而让每位同学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创设高效课堂才能成为现实。

关键词:关注  全体学生  高效课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就被赋予了一项神圣的职责和使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新时代作为一名教师,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在于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学习知识的方法,让每位同学都学有所成。而把所有的这些细化到具体的每一堂课上,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同学,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我,释放自己的才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学到知识,掌握各项技能,力求每一堂课都优质高效。

那么,在一堂课上,要怎样做才能关注到全体学生,让每位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用爱心去呵护每位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首先得拥有一颗爱心,爱心可以传递,心情也可以互相传染。爱心更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基础和情感的前提。只有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位同学,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子女。与他们平等相处,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时常与孩子交流、谈心,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才能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消除隔膜,无所不谈,互为知音。笔者相信只有用一颗真诚、真挚的心去关爱每位同学,在课堂上做到一视同仁,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2  巧设问题,助其树立自信,收获愉悦

作为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切忌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动脑筋思考,也是不得要领。长此以往,学生将会产生挫败感,进而丧失学习兴趣,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问题太简单,学生往往脱口而出,不用动脑思考就能给出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学生的大脑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没有形成良好的思考机制。自然,在遇到问题时,只能肤浅片面地了解,不能深入探究、挖掘问题的本质。即使答对,在学生看来也是理所当然,不能带给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对所学学科的轻视。缺乏学习向心力和奋勇向前、力争上游的斗志。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或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灵活提出问题时,必须全面掌握班级每位同学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层级水平让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要确保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要让学生明白课堂是自己的,是他们展示自我价值收获自信的舞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于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轻易地以对错好坏等简单直白的词语点评,而是应对学生的勇敢予以表扬,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予以肯定。让学生在教师赞赏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中体悟到老师的殷切关怀和谆谆期望,以及充分的尊重与肯定,获得一份来自心底的愉悦。只要学生有了自信,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得到老师的认可,相信每一位孩子对自己都能有全面而精准的认识,知道自身不足之处,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从而更积极地思索,更主动、更专心、更刻苦地学习,得到最大的收获。

3  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在课堂中的作用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整堂课的主体。具体到每一堂课上就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为此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理的分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整体发展。其次,合理的分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再次,合理的分组教学有利于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最后,合理的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迁移应用能力,高效课堂也才能实现。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家庭情况、性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全班24名同学每4人为一组,选定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要求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每组都有一个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搜集员、发言代表。在一定的时间后,这些角色互相转换,力求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既便于同学间的合作又利于组与组之间、成员之间公平竞争,可以起到相互学习讨论切磋,教学相长的加成效果。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及进一步拔高,中等生学习素养得到充分的锻炼,后进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正确看待自己,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我转变。让每位同学都行动起来,全员参与,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地对小组内个人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评比,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通过评比、竞争、调控以及教师的有效点评指导,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注重教学语言的加工润色

语文是百科之母,“得语文者得天下”。近年来的中高考愈加体现出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这也使得语文教师必须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得体的语文教学就是把课文中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每一句深入浅出的话,都通过教师的轻舞飞扬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为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吸引住每位同学的眼光,让他们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师就不能在课堂45min内自始至终都用同一腔调、同一表情,平铺直叙地上完一节课,而应注重对教学语言的加工润色。要运用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语言,运用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故事和名言警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后进生学习兴趣不高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地穿插一些幽默故事,小笑话之类的;或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多种方法去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回归课堂、回归学习。让他们倍感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继而在欢欣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整堂课的学习。

5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成功,除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加大知识储备,让自己的人格魅力绽放光芒,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全体学生,与学生和谐对话,让每位同学在课堂上放飞心灵,大胆展示,给学生留下突破自我、无限延展的广阔空间,才能最终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只有这样,这堂课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才能真正地称之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贺永旺等.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谢世腰,王力.課堂管理与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关注全体学生高效课堂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