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方法;并运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面对的是静止、呆板的教材和课文,学生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的心理和情绪。如将现代心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就会改变这种状况,它将“无声”“无色”的教材和课文变成“有声”“有色”的教材和课文,一改乏味、枯燥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难以体会到作者所描绘的壮美景象,也难以体会到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如果上课前,教师先展示画家描绘这首词内容的图画,同时播放有关这首词的音频、视频,课堂气氛定会活跃起来。学生如身临其境,被橘子洲头、湘江水上万物蓬蓬勃勃、有声有色的壮美景观所陶醉,进而体会到作者的博大胸怀和伟大抱负。读了这首词,学生激情澎湃,熱血沸腾。可以想象,如果不展示图画,不播放音频、视频,肯定收不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又如教学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低声吟诵这首词,然后展示万里江面上长江大桥雄伟巍峨的图画,同时,播放这首词的音频、视频等课件。此时,学生已经被眼前壮美的景象所吸引。再加上音频、视频的播放,学生已经沉浸在这首词所描绘的壮美而雄浑的氛围中。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讲解、分析,如“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几句。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壮丽神奇的画图!这里,既有动态,又有静态,更有天堑变通途的奇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动”、“静”、“起”、“变”几个准确生动凝炼形象的动词,去细致品味、分析,使学生深刻领会这首词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鼓舞,得到教益。
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美,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说,诗歌的意境是“实”的形象和“虚”的形象的综合。在教学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所描绘的萧瑟悲凉的秋郊暮色图景和意境,学生没有见过,因此,也很难体会到词人所抒发的羁旅愁怀和怅惘情调.虽仅有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是无尽的。古藤,枯树,昏鸦,在这个肃杀凄凉的世界里,小桥,流水,人家,突然映入眼前,怎不勾起游子对家乡生活的眷念?然而,寂寥的古道,寒冷的西风,疲惫瘦弱的老马将把游子载向何方?此时,夕阳西下,天色已晚,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这一切令人如何不伤心断肠?当读者在这“实”的形象(漂泊天涯的游子)中展开想象和联想时,诗的意境便呈现眼前。
又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的音乐感很强,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难以体会和理解。要学生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教师就要先展示描绘这首诗意蕴的图画,同时播放有关这首诗歌的音频、视频(包括舞蹈视频)。此时,学生沉浸在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中,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节奏和旋律,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抒发的凄清、哀怨和惆怅的情感。开篇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图景:白墙黑瓦的建筑之间,小巷曲折而悠长;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小巷里空荡荡的,只有诗人一人。这首诗音乐手段的成功运用和诗歌音乐美的成功创造,词句的复沓、韵脚的反复,使读者难以忘怀。这首诗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就在于教师使用了上面的几种课件。
再如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江春水》,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和展示的意境学生难以体会,这给理解词的感情带来了困难。为了让学生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教师就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先展示描绘这首词意境的图画,同时播放有关这首词的音频、视频。词中描写了春风、秋月、小楼、东风,作者触景生情,寄托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怨恨和幽思。此时,学生由眼前的景联想到词人的情,理解了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结尾“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水喻愁,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无限忧怨的浓重感情。如果没有图画的展示,不播放有关的音频和视频,就不可能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信息库,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为高中诗歌教学众多所需的丰富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本身又很复杂,因此,这就需要师生在教学中密切协作,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辨别、筛选,以保障信息库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例如,为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我们可以准备万里长江上赤壁的图画,有关这首词的音频、视频,电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杨慎的《临江仙》(杨洪基演唱)等课件。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能够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以储存的信息很多,有绘画、摄影、剪纸,有朗诵视频,背诵视频,古琵琶演奏视频,古筝演奏视频等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在信息库里还可以建立不同版本的课件。例如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这些诗都有几个朗诵名家的音频和视频,观看这些课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各自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以及产生的艺术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众多媒体和课件,如文字、图画、音频、视频(包括电影、电视、戏剧)等,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师生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因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建立在能够为教学目的实现而服务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作为极具现代化特点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并非对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每一种文体都适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恰当选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有很多优势和特点,尤其对诗歌教学来说。诗歌的语言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仔细吟诵,韵味无穷。无论语言的辨析,意境的探求,表达方法的揣摩,都要在反复诵读中进行。诵读是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声音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比文字传达得更直捷,感染力也更强烈。诵读是眼、心、口、耳并用,能更深刻地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通过诵读,能再现诗人的心灵,使诗歌的感染力更具震撼力、冲击力,从而更强烈地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何况有些诗歌的韵味单靠讲解难以传达,而诵读却能把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起来。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写出了大海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宽广胸怀。通过诵读,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政治家的广阔胸襟和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反复诵读,把诗中表达的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命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悲,一层一层地传达给读者。
谚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诗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传统教学中的这一重要环节,把诵读贯穿到教学的始终,以至扩展到课外。
诵读有各种形式,如独读、男女分角色读、分小组读、全班齐读等。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举办诗歌朗诵会、背诵会、赛诗会,等等。
传统的教学方法除上面所说的重视诵读外,还有精讲多练、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等等,都是教师必须要认真掌握和运用的。
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的最终目的是以阅读为核心,以任务为引领,将阅读与些作整合起来,指向的
(二)創建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技术相结合
创建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供教学需要。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应当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信息技术创建计划,包括每一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每一课时的,每一个练习的,等等,然后储存在信息库中。
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还可能随时发现原来收集和储存的信息技术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原来的信息库进行整合、修订、补充或删减等。
由此看来,信息技术的创建和使用是教学中的两个不可分离的重要环节,创建,使用,再创建,再创建,教学不停,创建和使用也永无止境。
(三)克服随意性和增强自觉性相结合
教学中,不能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不围绕教学目的,故意播放无关的音频、视频。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古民歌《木兰诗》时,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在课堂上用过多的时间播放《花木兰传奇》、《木兰从军》等电影、电视、戏曲等。这些课件可以播放,但是应当利用课外时间,作为课内的补充和提高。课堂上可以播放,但只能是片段。播放的这些片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克服随意性,增强自觉性。
王娟,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