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自16世纪以来便有诸多中外翻译家和学者以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这本著作。该文在目的论视域之下,将理雅各及辜鸿铭的两个译本展开对比,从词汇及句法结构角度剖析在不同翻译目的之下两个译本的不同之处,以对于《论语》的翻译对比研究及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目的论;《论语》;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郭笑笑(1994.10-),女,汉,山西吕梁人,河北传媒学院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02
一.《论语》概述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用以记录他们的言行。全书主要选用语录体,配以叙事体,共20篇492章。其内容丰富,包罗哲学、政治、经济,教育等许多方面。《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洁凝练,在编排上没有严格的体系,篇与章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在早期的众多英译本中,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的译本影响久远。在国内,早在一百多年前辜鸿铭先生就把《论语》翻译成了英文,他的译本也成了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随着孔子以中国代言人的身份走向世界,其学说也随着《论语》的翻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论语》不同译本的研究将会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目的论
目的论是功能主义翻译论的重要理论,最早是由赖斯和弗米尔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在德国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不仅是简单的翻译过程。目的论包括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目的原则中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由翻译发起者根据目标文本接受者的需要决定的。连贯规则,也被称作语内连贯原则,指的是目标文本的可读性,译本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必须是连贯的、可接受的。忠实原则,也就是指原文和译文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语际连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且译文的忠实程度和形式由译文的目的及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决定。后两者都以目的原则为主导。
三.译本对比分析
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的行为或者过程,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所采取的策略。理雅各把《论语》的翻译作为他传教事业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发展他在中国的传教事业。而辜鸿铭翻译《论语》是为了纠正和消除西方读者心中对中国形象的误会和扭曲,从而达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最终目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翻译方法。下面笔者将从目的论出发,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对他们二人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1. 词汇层面
词是语言使用者可以普遍直观识别的一种表达单位。在翻译中,词是基本单位,翻译时要做到准确无误,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如此。《论语》语言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普通读者甚至学者都不容易理解。因此,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准确把握译文的目的,并努力使翻译达到他们的目的。
①子曰:“泛爱众……”
理译:The master said, “He should overflow in love to all…”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 He should be in sympathy with all men…”
在翻譯“泛爱众”时,理偏向直译,而辜则偏向于意译。理在翻译时保持了原文的词义和顺序。汉字是象形文字,“泛”字左边是三点水,就是“水”的意思,“overflow”创造出水的意象,生动形象,但是原文本来要表达的意思反而模糊化了。而辜的译文是直接再现了原文的基本含义和内容,这对目标读者来说更加容易理解。
②子曰:“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理译:The master said, “...that I saw the duke of Chau .”
辜译:...Confucius was heard to say, “...of our Lord of Chou.”
“周公”是孔子之前出现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理的译文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是西方读者对这一文化内涵没有了解,单纯将其翻译为“the duke of Chau ”无法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辜的译文加了注释“the Moses or Solon of Chinese history,the founder of Confuciuss native state Lu”。Moses和Solon是西方历史上的先贤圣者,辜鸿铭借用他们来解释“周公”,其目的就是让西方读者通过他们自己的本土文化来了解周公在孔子时期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由此可见,翻译目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目的语读者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
2.句法层面
英语注重语法关系,因此经常需要使用连接手段,由可见的连接词来标记;而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精炼简洁,其逻辑关系隐藏在句子本身中。翻译时,译者需深入挖掘句子的语义关系,以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译:The master said, “ 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Study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 Thinking without study is is perilous.”
这句汉语的句式是对称的,两种译本句式相似,且与原文的句式结构完全相同,这就是源语句型同目的语句型的对应,这种对应对于目的语读来说是自然流畅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只是对应,但是没有遵循连贯原则,则会阻碍译文读者的阅读。这种情况,译者会做出一些调整,使译文自然流畅,达到可接受的程度。例如:
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理译: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 “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 se of your attainments. 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从西方读者的角度看,汉语中很多句子都是残缺句,没有主語,也没有连接词来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翻译这些句子的时候,理坚持原文的平行句句式和修辞,而辜鸿铭则是利用特定的连接词将它们翻译成习惯性的陈述句,如用“still”和“but”表示句子之间的递进和对立关系。而且,“acquire knowledge”、“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feels no discomposure”等都是译入语中惯有的表达,译文更贴近译入语读者。
四、结语
《论语》是孔子哲学、政治、教育等思想的集中体现,翻译时对其内涵的准确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两位翻译家分别从各自的目的出发进行翻译,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得出风格不同的译本,成功传递了他们的翻译意图,在词汇及句法上也各具特色。
参考文献:
[1]段怀清.理雅各《中国经典》翻译缘起及体例考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
[2]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王东波.《论语》英译的缘起与发展[A],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