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花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课程。儿童画是艺术、是创作。创作的前提是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创作出图画。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引导小学生运用感官提高想象,深入生活引导想象,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通过欣赏激发想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自主性,激励其自主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取得实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人们通常会将小学美术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从不会画到会画、从画得不像到画得像的过程,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画作,却忽略了其身心发展与认知事物的关系。而美术教师和家长也往往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临摹作品,限制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样的理解是简单而片面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画匠”,而永远成不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教师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思考并实践的问题。
二、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中强调指出:美术教学应通过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触觉,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平面感、空间感等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成绩,提升审美观,完善独立人格。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内心所想去画,而不是一味地在一旁指导学生应该怎样画。所谓的画画就是在没有任何规定的情况下,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身的情感,让画出的画能体现学生的童真。想象是主观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同时想象也是不受自然空间以及道德观念束缚的事情,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空间非常大。但是如何对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合理的培养和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来源于生活,首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联想。对小学生想象力进行适当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有效地激發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更加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有能力将其画下来。
(二)有助于激励小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小学生的艺术教育都深受家长的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脑研究的深化,证实美术对小学生理、心理、智力的健康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小学美术教育决定着儿童的未来发展。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创作美术作品都需要时间,每一个美术作品最终的呈现都是从一笔一划中汇聚而来,而一些小学生缺少一定的美术教育资源。每一个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在刚开始往往会非常困难,他们在画画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开始尝试让小学生合作作画,该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随着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极大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新的教学目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数据显示,小学生对于色彩感饱和、实践性高的美术作品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因此,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小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动手绘画或制作,能够在各类美术作品中表达属于自己的情感,达到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目的。因此,美术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色彩、涂鸦、线条等艺术表达形式,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全面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运用感官提高想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学生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观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等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瓜果飘香》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不同形状的水果,激发他们的触觉系统;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闻一闻各种水果的气味,激情他们的嗅觉系统;通过让学生舔一舔各种水果,激发他们的味觉系统。又如,在教学《听听画画》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或者各种声音,激发他们的听觉系统,继而再引导他们交流思想、表达感受,最后让同学们利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现自己的各种感受,画出自己的想象作品。实践表明,运用感官系统的这些尝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深入生活引导想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的生活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任何想象都是以生活基础的,不存在与生活无关的想象。当然,想象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并非是现实的简单机械的翻版。所以,美术教师不可以用“像不像”来简单评价学生的作品,那样会使学生都向“像”靠拢而让作品失去想象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改变思路,同时肯定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以防止其形成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教学《游太空》一课时,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准备去太空遨游,你希望怎样上太空呢?”同学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后,分别画出了自己的想法,你会发现他们的想象力是那样丰富:坐飞机、乘热气球、坐太空船、长出一双大翅膀飞上去、搭建天梯爬上去……接下来,教师又问同学们:“你到达太空后会看到什么呢?”让同学们继续大胆地想象,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太空想象图。在绘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变形、夸张、组合、打乱、改动……教会他们掌握一定的想象方法,结果同学们都画出了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实践表明,小学生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并且其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会带给教师更多启发。
(三)走进大自然发展想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发展想象。法国教育家蒙门说:“自然和社会是我们最好和最伟大的教材。”许多教育家也都主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和学习,通过大自然直接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让他们去大自然中发现美,从而创造美。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四季变化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想象力也会随之迸发。
例如,在教学《留住秋天》时,教师带领学生们去户外观察并收集各种叶子,让他们讲述那些叶子是什么样的、长短粗细等等,再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叶子的图片,使学生们了解了各种叶子的特征后再进行创作。结果同学们能根据叶子的形状特征,拼摆出各种生动有趣的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欣赏激发想象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来激发他们的想象。纵观齐白石、毕加索、达芬奇等大师的绘画作品,都充满个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这些经典作品很多都值得永远学习、借鉴和观摩。因此,通过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向名家学习,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五)利用作品展示激发想象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集中展览,帮助学生养成乐于观赏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其想象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积极地开展优秀作品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作业的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画出来,看哪一位小朋友画的最有感情。学生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会大胆想象,作业也不再局限于只是画春天的景物,而是通过“最有感情”这样带有挑战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展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搜集学生日常学习中比较不错的具有想象力的作品定期进行展览,让学生通过观看的方式,借鉴其他同学的优势,同时在引导学生观看展览的时候还能够激发学生绘画的灵感。但在观看展览的时候,教师要有序地组织并进行相关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展览的作品好在哪。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观看展览的方式真正有所收获。
四、结语
爱因斯坦说过,丰富的想象力比淵博的知识更重要。之所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其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立足本职,认真研究与探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洋.让想象驰骋美术课堂——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19(10).
[2]崔学英.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9).
[3]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4]许梦菲.在小学美术课堂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J].美术教育研究,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