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社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卫生防疫保健,主要包括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和学校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在边区,最早实践中西医结合的是中西医研究室。随后,毛泽东给以肯定并提倡推行。1944年,李鼎铭号召“大家为着一个真理而工作,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能彼此打开大门,而能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要做到密切的合作是有前途的”,从此,中西医合作就在边区得到实现。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为了解决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缺医少药和看病困难的状况,十分重视延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保障人民和病员的健康。在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建立医院,举办各类卫生学校和训练班,培养医药工作者,卫生事业从小到大,逐步走向兴盛,治病防疫,普及卫生常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陕甘宁边区开展了群众卫生运动,形成了以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提出并实施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发扬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卫生保健和医疗工作经验,保证了边区党政军民的健康,增強了人民的体质。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疾病预防
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医疗机构,除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筹建的中央医院,还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陕甘宁边区医院、中央医务所、军委门诊部、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以及边区干部疗养院休养所。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疾病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为了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认识,自觉地同愚昧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注意卫生宣传教育,运用了利用党报、宣传册进行宣传;通过文艺活动宣传;发动群众进行宣传;举办卫生展览;卫生教育与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医疗实践效果宣传等多种宣传方法。边区建设厅和边区卫生处,以及学校、医院分别编印了很多小册子和挂图。
由于各医院、医疗队逐年扩大为群众服务的比例,实行免费行医,使许多群众的疾病转危为安,特别是新法接生使婴儿成活率大大提高。因此,确凿的医疗效果使群众信医不信巫,而且通过反迷信的宣传,群众认识到了巫神的危害性。在这方面,边区开展了崔岳瑞运动,为宣传群众不信鬼神树立了榜样,使定边卜掌村成为卫生模范村,推动了卫生工作。通过反巫神宣传,觉悟巫神以自身体会来揭露骗人伎俩。
(二)传染病防治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前,陕北当地的病死率几乎达到60‰以上,其中儿童妇女死亡最多。为了预防传染病,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各医疗机关进行实地调查,对边区急性传染病的范围及种类作了规定,并制定了防治办法。
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1942年5月13日),将传染病共分为两类:鼠疫、霍乱、天花为第一类,此类传染病经诊断后,于24小时内用电话电报报告本会;伤寒及副伤寒、赤痢、斑疹伤寒、回归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猩红热为第二类,此类传染病应按周报告。遇第一类传染病发生,经委员会确诊之后,必须即时限期断绝发病区域之交通,施行病人隔离病院。八路军卫生部公布了6种急性传染病(伤寒、霍乱、急性胃肠炎、鼠疫、天花、白喉),并告知各级部队及其驻防地群众,如有染患是疾者,须设法医治,并报告该部备查。
在边区,常见的传染病有斑疹伤寒、回归热、痢疾、伤寒等。
1941年1-4月,边区发生猩红热,以甘泉、富县、志丹3县最为严重。甘泉一、二、三区染病876人,死亡达186人,其中小孩占三分之二。据饶正锡3月18日给林伯渠、高自立正副主席报告称:“延安北区之红庄发生猩红热,该村10岁以下之小孩因患此病而死者已有十数名,该村现有小孩发生此种传染病占50%,发病后而死者占20%。”①对此,中央卫生处接连发出《关于猩红热预防通知》《速防伤寒传染通知》,动员卫生力量以防止疫病流传。
5月19日,边区卫生处派出医药防疫队下乡,以防疫、医疗、调查、宣传教育为内容,两个月来共为群众及机关干部、学生注射防疫针431人,种痘325人,并帮助当地政府建立防疫委员会。医疗上共治病1199名,并调查了发病之原因。
边区卫生处为推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还建立了边区卫生教育设计委员会,改进了《边区卫生报》,印发《军民手册》2000册,《传染病防疫问题》100册,《防疫须知》300册,防疫传单8种。通过晚会、宣传周、展览会等方法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医务人员注射伤寒霍乱疫苗200瓶,牛痘苗30打,注射3300余人。边区的传染病发病率仍有发生,但相对减少。
中央医院在搞好本院工作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医疗队下乡防病。当延安市发生伤寒时,医院派沈元晖、李新分赴党校、延大作防疫问题报告;李志中带医疗队去裴庄及周围各村调查防治。据中央医院传染科统计:1941年共收治传染病126人,其中伤寒病107人,占82%;而在1942年,共收治传染病人256人,伤寒56人,占22%;1943年前半年共收治101人,伤寒22人,占21.7%。1943年边区卫生处所属医院只收治26名伤寒病员,完全治愈,无一死亡。查这26名病人,五分之四是乡下来延安学习的干部和老百姓,五分之一是不肯打防疫针者。
(三)地方病防治
在边区,常见病和地方病有流行性感冒、疟疾(农村叫打摆子)、柳拐子病、花柳病、吐黄水(克山病)、大脖子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当惊人。1945年,关中分区政府一科统计,自当年1月以来全分区约有1500人在春瘟流行中死亡。新正县三个月中,有500余人死亡,约占人口总数3%。
边区政府广泛深入地进行地方病的防治。除派医疗队下乡外,更重要的是教育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同时在治疗中发挥当地中医的作用,实行中西医结合,提倡公开祖传秘方。李鼎铭提供的救治麻疹验方,杨在泉老中医提供的治疗和预防吐黄水的单方加味麝香正气散等,对防止地方病传染起到积极作用。
边区各级防疫委员会一方面开展疫病发生原因调查,一方面制定相应防疫措施,以减少疫病的流行。当时主要措施有:(1)宣传动员群众预防疫病;(2)及时防治疫病流行;(3)加强营养,增进体质;(4)经常开展防疫运动。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医疗保健
(一)送医下乡
陕甘宁边区卫生处成立后,规定“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经常配合卫生防疫组织医疗队下病区调查,深入农村巡回医疗。
1941年5月,边区部分县瘟疫流行。边区卫生处组织医疗防疫队到甘泉、富县、志丹等疫情较重的各县,历时两月余,共为431人注射防疫针、325人种痘,共治病1199人。控制了疾病的流行,并帮助当地政府建立了防疫委员会。
1942年,为各分区设立卫生所,建立安塞卫生实验区,组织医疗队赴各县开展医疗工作。
边区卫生处派出3个医疗队相继到延安县柳林区、金盆区及甘泉县巡诊,经常派医生在延安旧城乡、南郊乡、新市乡、延河湾等地进行治疗。
1944年5月3日,卫生处派中医刘登英及西医饶瑞去南泥湾为居民诊治时疫。他们先后在南川、西川8个村治好病人101名。卫生处在本年夏季共派出7个医疗队,消灭了7个县的吐黄水病(即克山病),还帮助成立南区卫生合作社。延安其他医疗机关亦派出11个防疫医疗队下乡,治疗患者4614人。边区卫生处医疗队走遍延安、子长、甘泉、富县等县乡村,治愈病人3500名。
5月8日,卫生处召集所属医院、卫生科负责人,讨论今后对群众医疗卫生工作应与机关的医疗卫生工作同样重要的问题,号召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习。会后组成流动医疗队,将28人分作两队,一队到延安县柳林区一乡,一队到该区三乡。
边区保健药社经常组织医生下乡巡回医疗。抗战胜利后,保健药社总社执行医药为主的业务方针,药物推销逐渐面向农村,数度派员下乡,分赴富县、甘泉、清涧、延川、子长、安塞等地。
1944年期间,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3次派医疗队深入农村为群众服务,张恩林、滕敏灿带医疗手术队去工作。
(二)中西医结合
1945年3月22日,中西医药研究会举行首次常委会。根据当时富县、子长、延安等县发生疫病,决定组织医疗队下乡救治。中央卫生队去子长,联防军卫生队去延安,边区卫生队去甘泉、富县。3个队共14人,包括各科医生、助产士及药剂士、卫生宣传员等。延安中医马鸿章、王元泰、韩兆丰等主动要求参加,于4月1日分赴各地。临出发前,中西医药研总会在边区交际处举行欢送仪式。会上,请中、西、兽医工作者付莱、张经、毕光斗、李常春、陈凌风等报告各种人畜时疫病源与预防治疗办法;任作田报告了针灸急救法。医疗队下乡救治为时两个月,及时防治了疫病传播。
在边区,最早实践中西医结合的是中西医研究室。随后,毛泽东给以肯定并提倡推行。1944年,李鼎铭号召“大家为着一个真理而工作,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能彼此打开大门,而能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要做到密切的合作是有前途的。”②从此,中西医合作就在边区得到实现。
(三)妇幼保健
普及宣传妇幼卫生知识。卫生展览会,通过挂图、统计表、生理图等加以介绍,很容易被群众接受。194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边区举办了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妇女生活展览会。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到会6000多观众中妇女便占半数以上,壮年汉子,年轻的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头,还有小脚老太婆从边区各个农村中赶来参观。在第一展览室的四壁上悬挂的8幅生理解剖图及13幅生理挂图表,对妇女生理、受孕至婴儿产出作了详尽的说明。一位中年婦女听到剪脐带“假若可能最好将剪刀用药品消毒,不能时也要用开水煮过”时,她后悔自己的孩子夭折不仅没用剪刀,是她婆婆用一块碎瓦片将脐带割断造成的。展览看后许多群众明白了“原来小孩子不是老天爷赐给的,是这样生的呀!”各医院及卫生主管部门,经常举办这样的卫生展览来宣传妇幼知识。
1942年11月,中央医院建院三周年纪念活动中,曾举办卫生展览会。1944年7月延安市卫生展览会,展出内容有妇婴卫生知识和人口出生的死亡统计。这次展出从中央礼堂转到延安大学礼堂,参观者达万人以上,使广大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妇婴卫生之重要。1945年三八妇女节,妇委会在延安市专门组织了一次妇幼卫生展览会,结合图表、标本和模型,宣讲妊娠、接生、育儿等妇婴卫生知识,并有毕光斗、阮雪华、邵达等医生专门接诊妇儿患者。延安小学秧歌队还在展出期间演出了“怎样养娃娃”的秧歌剧。
边区政府向来注重推行中小学卫生教育,普遍增设有卫生常识课和具有深远意义的妇女冬学教育。为摆脱人民不识字不卫生状况,早在1937年就利用冬闲开办冬学,1940年后深入发展起来,1944年进入一个新阶段,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出现了以妇幼卫生教育为主的妇女冬学。李珠教员就把怎样养娃娃的新方法在群众中挨门挨户的宣传。在她的帮助下,有35个妇女按新法做了月经带;有4个产妇用了新方法接生;有3个怀孕的妇女也做了新方法接生准备;还有几家注意了小娃娃的卫生;其他洗手、洗脸,不吃生冷、剩饭的有30多家。这个成功的经验得到边区政府林伯渠、李鼎铭的赞扬,并予以推广。
至于《解放日报》卫生副刊和边区卫生报,以及编辑的有关妇幼卫生宣传小册子等,也坚持不懈地刊登有关妇婴保健知识。通过上述渠道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宣传,使广大群众提高了认识,对妇婴卫生常识有了一般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应用。
培训妇幼卫生人员,推行新方法接生。当人们有了讲求卫生的要求后,卫生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必须紧密配合,来满足群众的要求。边区妇委会曾选取女大第一届毕业生数十名送中央医院训练,学习助产技术和育儿方法。为此,边府还成立妇幼卫生研究会,专门研究如何开展妇幼工作中的技术和干部问题。
边区助产训练班于1944年10月9日开办,有学员80名,地址在小砭沟。学习期间曾组成延安县川口区(五六个乡)和安塞西河口区(五个乡)两个工作组深入农村实习。1945年7月1日毕业,35位学员分赴各地工作。这批毕业学员又组织延川(永运区)、甘泉等接生组,下乡开展妇婴卫生工作。工作组每到一地,首先选择工作据点,筹办接生和妇婴卫生训练班,改造旧产婆;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农村妇女学会新法接生和新的育儿方法。李静(被人们称为王二嫂)在妇幼保健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曾被选为边区文教大会的代表。此外,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1945年5月与边区卫生处合办助产训练班,下乡实习七个月。关中、陇东分区和甘泉、新宁等县也先后办起助产训练班。每班学员30余名,学期三个月,为县区乡培养训练干部。
(四)西北医药专门学校
1946年春,由边区政府卫生署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共同组建。6月1日,经过重新筹建后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曾育生任校长、马荔为副校长。临床教学和实习医院为陕甘宁边区医院,该院有100余张病床。
西北医药专门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是当时为最雄厚的,设有化学、解剖、组胚、生理、微生物、药理、病理、制剂等9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00余册,有专职教员。
1946年10月,学校加强了对战场救治和疾病防治的军事医学训练。从解剖到外科,从生理、药理到内科,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了从基础到临床的“一条龙”教学计划,急用先学,凡可自学的均放到工作岗位自学。
1947年初,开办部队卫生干部野战外科训练班,共100余人,学习二十天。1947年3月,学校将大部分学员分配到野战部队、各分区卫生部及后方医院。之后,西北医专改组为第三后方医院,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卫生部领导。
(五)师范和普通中学
抗战初期,边区各中等学校教材,自然常识以防空防毒及日常卫生知识为内容。
1940年,边区教育厅制定《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规定以培养新民主主义的地方小学教育师资为宗旨,对入学青年施以政治常识、自然科学常识、生活习惯、体魄锻炼、初步教育理论及教学技能以及教育精神的培养。
1940年頒布的《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师范学校初级班的课程包括公民常识、医药卫生、体育。1944年初,中共西北中央局宣传部、边区教育厅拟定边区各中学、师范三年(六学期)的课程项目,其中具体医药知识(五至六学期,每周三小时)。
1942年8月18日,边区教育厅公布《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和《陕甘宁边区暂行师范学校规程草案》。明确规定师范和中学的教育原则为:提高民族觉悟,建立民主作风;充实文化知识,培植科学基础;增强生活知能,养成劳动习惯;注意体格锻炼,启发艺术兴趣。边区师范学校训练原则为: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建立民主的工作作风,养成劳动习惯,锻炼健康体格,充实一般的文化知识,给予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培植热心服务教育的精神。
1943年的整风整学运动,对于旧的教育内容和教材中脱离实际的部分作了批评,增加了一些有实际用处的课程与教材,如边区建设、医药常识等。1946年以后,边区实施战时教育方案,教材设有卫生单科课程。
(六)小学和保育院所
1938年初,边区教育厅要求小学课程还要学习防空防毒等知识。1941年2月1日,边区教育厅又修正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初级小学、高级小学课程要有卫生、体育等。1946年12月10日,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战时教育方案》,规定:战时学校教育,卫生课应添授防空防毒、急救看护等实用知识。
边区保育院、所对儿童施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幼稚教育、生活教育、卫生教育等三方面。其中,以生活教育为主,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生活意义及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通过洗脸、刷牙和不吃脏东西、不喝生水等日常生活,对儿童进行生活教育和卫生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年龄较大的儿童,除生活教育外,还逐渐增加粗浅的知识教育。适应儿童特点,教学形式主要有常识、唱游、讲故事、儿歌、手工、画画、看画报、玩玩具、数数、识字、自由发言、生活谈话等。
注释
① 陕西卫生志编委会:《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版,第132页。
② 1944年7月14日,《解放日报》。
作者简介
史天社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