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化的神话重构——自文化的年轻新活力

2020-05-06 09:12严思怡
声屏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

严思怡

摘要:近年来,以神话重构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受到广泛关注,体现出中国文化内容创作者将焦点从中国化的形式转向中国化的内核的情况。神话重构的内容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时代精神与社会发展关注的缩影。结合好莱坞电影神话重构的经验,中国慢慢通过实践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叙事策略,创造出更加多元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作品,使得中國影像表达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新的智慧,也为文化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神话重构  中国故事 自文化

影视内容:从元素到内核

中国影像对具有中国风的影视作品的聚焦从简单的形式表现慢慢转向了文化内核与审美价值。例如2017年陈凯歌导演的作品《妖猫传》掀起一股“唐风”。该片虽然在内容上使用日本IP,改编日本小说《沙海空门之大唐鬼宴》,且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更着重于展现历史文化的风貌。该片获得第28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导演的创作以一种诗性的人文底蕴营造了一个大气磅礴极尽繁华的盛唐,力求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将观众带入历史的幻境,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时空美丽漫游。《妖猫传》对于大众的审美感知与文化认同具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它让观众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如此的精美绝伦。

再以中国动画的发展为例,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持续低迷的国产动画打上一剂强心针。该片在技术上相较国际标准仍有许多不足,却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动画希望的曙光。该片以最为广泛、商业价值最高的第一大超级IP《西游记》为蓝本,以好莱坞的叙事模式讲述了一个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西游记》作为一个强大的神话IP,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都已经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潜力毋庸置疑。总体来说,《大圣归来》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制作技术和结构叙事上基于观众对于国产动画不高的期望来说都做到了良好甚至优秀。

接下来以中国神话为题材的动画《风语咒》《白蛇·缘起》《小门神》等一一上映,虽然在影响力和票房上并没有特别出彩的成绩,但它们在通过神话重构讲好中国故事,振兴国产动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迈出了稳健有力的步伐,为后来的作品起到了指引作用。直到2019年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问世一举扭转了国产动画低迷与中国故事难讲的双重局面,超越中国科幻首作《流浪地球》,位居票房榜第二,仅次于《战狼》。此时,中国内地票房总榜前三皆是中国本土电影,在此之前占据榜单高位的多有诸如《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外来好莱坞大片。从票房可以看出,以青年为首的中国电影观众慢慢开始欣赏中国本土的电影与文化,并从中逐渐建立了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表现出文化自信。

从神话异构看社会的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都具有独特的特质,展现对社会的反思与时代的缩影是艺术的重要意义。从影视作品上来看,不同年代的电影电视剧能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关注。

画家施大畏这样认为,“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蕴含着民族最初的哲学思想。它不仅能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还能担当国际语境中具有说服力的开拓者角色。中国神话与西方希腊神话对接,能让世人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达成共鸣和肯定。”这一说法肯定了神话在历史人文和民族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作用。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同时,神话也可以作为一种概念工具,它具有贯通文学、历史、哲学、宗教、道德等诸学科的多边际整合性视野。将神话的元素或叙事作为一种充满想象力与民族智慧载体,在新的影像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能够将中国的文化内核与精神价值尽数展现。

在现有的中国本土影视作品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神话元素的大量运用,首先是多部受到关注的国产动画,如《秦时明月·龙腾万里》中“貔貅”一改神话绘本里凶狠的神态,展现出可爱与活力的气质,《白蛇·缘起》重构了大众熟知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并获得了第三届“金色银幕奖”最佳改编动画电影奖。此外,各种大制作高票房的电影也不会放弃以神话元素作为润色:《长城》将故事最高任务设定为打败传说中的怪兽“饕餮”,《神探蒲松龄》是在《倩女幽魂》的传奇故事上加入创新等。

在电影中,神话元素主要用于充满奇幻色彩的商业大片之中,它的作用不仅是为故事提供一个具有文化基础的人物塑造有迹可寻的脚本,同时在观众接受的角度也具有同一文化的共鸣,而免去了解一个陌生设定的世界所需要的成本。神话的世界中想象力和规则得以重塑。在好莱坞电影中,大量运用西方的神话元素的电影比比皆是。最为著名的是漫威系列电影《雷神》,它以北欧神话为蓝本,将神话融入科幻中,不仅塑造出一个吸引无数粉丝的全新的“索尔”的形象,更将神域“阿斯加德”的故事重构,将《诸神黄昏》北欧神话中的大劫难重新诠释,注入现代社会的解读,这一点对于欧美的观众是有文化共鸣的。可以说《雷神》的故事在科幻的色彩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折射出特有的文化内涵,例如电影中消解日耳曼的民族特色,展现的种族多样性正好契合了现代美国社会的关注点。

中国智慧的影像新表达

由于文化软实力的上升与国民对自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的建立,中国电影不再仅仅关注如何让中国的故事走出去,如何迎合异文化的市场的文化输出,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讲好真正的“中国故事”上,如研讨电影的叙事风格与策略,着重把控电影的质感与精品的呈现等。神话重构既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影视化展现打开一扇大门,又结合时代与市场的选择被赋予新的意义,能够勾起自文化受众的认同与热爱,同时又为向异文化的受众进行了文化输出提供了条件。神话是文学想象之源头,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载体,能够呈现出千百年以来汇集的中华民族智慧,继承优良的传统、民俗、民风,以及精神价值。

神话重构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神话本体上,神话蓝本素材极为丰富。在人物个性塑造与叙事方面,从人们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故事中任意挑选一个都具有极大的影视化潜力。这些神话故事的人物形象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勤劳勇敢、坚定不移、善良博爱。从这些内核可以衍生出千千万万充满正能量和戏剧张力的故事,例如愚公移山,既可以着眼于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以表达中国家庭观念上传承与和谐的概念。

在意象方面,神话可以说是文化的百宝箱。意象具有符号性与互文性,浓缩了语境以及人物建构,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龙”这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为例,根据《述异记》的描述,海蛇修炼五百年成为蛟,蛟再修炼一千年成为龙;在《长屋与龙舟》中,龙是降雨的神灵,掌管着稻田的丰收;民俗上,“龙舟”是一种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连年丰收。“龙”这个意象可以放在不同的语境中成为不同的精神符号,它既可以反映先民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也能够展现中国的农耕文明的风貌以及农民勤劳质朴的品质。

其次,神话重构的影像表达在垂直维度上可以展现历史风貌与社会形态发展。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童年时期读到的《哪吒闹海》故事跟这部影片的差异不小,我们既不知道哪吒会是从小饱受歧视的魔丸转世,也不会知道肆虐百姓的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其实心地善良,背负着家族的命运,更不会想到敖丙能够与哪吒成为朋友。《哪吒闹海》出自明朝《封神演义》,在那时这个故事主要用于表达对水害的发泄,以及对以龙王为化象的最高封建统治者“真龙天子”的反叛。而现今社会,《魔童降世》的改编虽延续了哪吒的反抗精神,却更多体现在对“天命”的抗争上。《哪吒闹海》中的李靖是父权的象征,影像对其态度是严厉的否定和批判,在現今这一图腾也被消解,改编成父爱如山的象征。哪吒的“青少年叛逆”形象自传媒艺术发展以来一直存在,从七十年代开始,各种关于哪吒的真人电影、电视剧、动画层出不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也存在这一现象。哪吒的反抗精神从未改变,变化的是不同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质感。从一个神话故事重构的流变可以看出不同语境下同一内核下的不同质感,经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家重新创作,迸发出新的活力。

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我们应该借鉴其他文化输出的成功案例。首先,各国向世界输出的文化都是得到本土社会高度认可的,像上个世纪风靡全球的中国功夫,也是在当时社会语境下受到自文化群体高度追捧。其次,成功的文化输出或世界化,都是以流行文化为基础的,其中包含有该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符号,因此创新成为重要的因素。韩国KPOP与韩剧是流行文化的代表,强力输出的背后是韩国民众对自己文化的强烈自信,他们的口号“韩国文化世界化”表现出决心。日本在动漫文化输出的同时深知这已经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美国流行文化的世界普及,无论是音乐还是好莱坞电影,在本土皆是有一大批热爱的青年致力于此。神话提供了文化基础,重构展现创新性与流行性,神话重构追求在不同的语境下内在与形式的统一与平衡。

结语

经过数十年的磨炼,中国人逐渐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的智慧,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中使用神话重构收获颇丰。神话具有的丰富的文化蓝本与意象,在创新与不断重构中渐渐被人化,在当代语境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寻求精品化的,富有中华民族文化内核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值得被更大范围的推广。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栏目责编:杨 刚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
如何做一本双效益俱佳的外宣图书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讲述传播对象能准确理解的“中国故事”
如何事半功倍地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