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2020-05-06 09:05王莹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主要内容局限性

王莹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族主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汲取了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

关键词:梁启超民族主义;背景阐述;主要内容;现实影响;局限性

一、引言

民族主义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理论。西方学界更多地将民族主义界定为一种意识形态运动,即是一种以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运动。梁启超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奠基人,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其民族主义思想更加凸显民族性、爱国性和独立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背景阐述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是基于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有着特殊的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

(一)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背景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中西文化碰撞后的产物。首先,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为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天下统一”“协和万邦”等思想为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其次,西方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为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原动力。卢梭强调自由权是最根本的权力,是做人的根本,这使得梁启超扩大了其思想视野,重新审视民族主义,更使他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看待中国的民族问题。最后,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为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基于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梁启超非常赞同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只有破除人民心中的愚昧状态,激发其民族情感,才能逐渐认识到民族独立的重要性。

(二)梁启超民族主义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命运转折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是壮观而多变的。其一,面临着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践踏与侮辱。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几次战争都屡屡失败,西方列强视中国为“东亚病夫”,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二,清政府麻木的状态引起了部分先进青年的不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我国国民的民族危机意识越来越强,先进的知识分子奋起反抗,国难当头,爱国救亡运动席卷全国。梁启超呼吁全国人民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西方列强,只有全国各民族组成民族共同体,才能救亡图存。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在此背景下跌宕起伏,并日趋成熟。

三、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一)政治思想中的民族主义

梁启超民族主义反映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民族”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梁启超民主主义思想萌芽的最初阶段,即“反满”阶段。当时梁启超对满清政府非常不满,在其文章中多次表达出对满清政府的愤怒,认为腐败无能的政府必然会葬送中华民族的未来,如“服我脂,削我膏,剥我肤,吮吸我血,以供满洲逆党之骄侈淫佚。”[1]第二个阶段是梁后超在游历美国之后认识到“排满建国”不利于维护中国现存的疆域,单一民族主义运用于中国存在国家分裂的危险,因此,他修正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从之前的“排满”修正为反对“排满”,实现从“小民族主义”向“大民族主义”的转变,他提出要“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2]

(二)经济思想中的民族主义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反映在经济思想中就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西方列强入侵导致中国传统的民族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面对此困境,梁启超指出:“吾国之生产力,其涨进实可惊,吾辈不可不尽全力以救新市场,此实今日最紧要之问题也,商业之涨力压迫我辈,我辈非以博大之智识,强毅之心力以应之,则吾国今日之势力,将有不能维持者也。”[3]他主张与列强展开经济上的竞争,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封建割据势力的牵制使得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所以,梁启超鼓励当时的一些资本家发展民族经济,集中民族资本,借助西方的技術,但并不依赖和依附于西方,在保证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立性的基础上和西方列强在经济上展开竞争。

(三)文化思想中的民族主义

梁启超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其民族主义发展成熟的标志。其文化思想中包含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有注重培养中华民族的私德意识、树立国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观念、实现中西文化的“会通”等。首先,梁启超在流亡前期,提出要在社会范围内发动道德革命,培养中华民族的公德意识,但是在后期梁启超游历欧洲之后,他提出要重建国民的道德观念,注重培养中华民族的私德意识。其次,在梁启超流亡日本的十余年间,他清楚地看到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非常薄弱,中华民族应该抛弃奴性思想,用国家理念武装自己,树立国民观念,培养民族精神,实现真正的民主独立和国民自由。最后,基于特殊的背景,梁启超认为,不能让民族主义成为“无用无本”的思想,要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实现中西文化的相互会通。

四、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的现实影响和局限性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现实影响

首先,梁启超民族主义唤醒了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梁启超的民族主义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培养的是爱国主义情感,倡导的是国家独立、民族团结。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肆虐,梁启超本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引进了“民族主义”的概念,一改他之前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提出“大民族主义”的建国思想。这种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满足了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精神渴求,唤醒了当时中华民族的爱国意识。其次,为进一步研究“民族”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民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人们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民族主义”“民族意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民族国家”等一系列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为进一步研究有关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最后,梁启超试图用传统文化唤起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不仅丰富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地位,同时也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可谓是“开民智,兴民力”之举。

(二)局限性

第一,梁启超民族主义带有一丝大汉族主义色彩。梁启超民族主义强调的是“大民族主义”,就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一致抵御外来的侵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儒学中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其民族观中或多或少带有一丝大汉族主义色彩。比如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指出:“今此大业(汉族同化其他各族)已成就者则八九矣,所余一二——如蒙回族未同化之一部分赓续程功。”[4]第二,由于当时历史时代和政治立场的局限性,梁启超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实施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因此,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多多少少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923-92.

[2]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

[3]张品兴.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067-1068.

[4]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323.

猜你喜欢
主要内容局限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语言象似性再认知:基于语言符号局限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