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丹,林相豪,鲍翠玉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自2000年起,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1]。据统计,截止至2017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2.4亿,其中接近一半老人为空巢或独居老人,七成以上老人自诉患有慢性病,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2]。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退,易受疾病侵袭,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缺乏专业照护和健康指导,使老年人在精神、情感及健康等方面呈现出逐渐丧失或匮乏状态。目前改善老人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议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剧增,“老年护理”需求呈爆发式涌现出来。但截至2017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人数仅为380万,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远不能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护理行业造成的冲击,大量护理人才投入到老年护理研究工作中,以解决“老年护理”存在的困境。CiteSpace软件是一款用于文献可视化分析的软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学科领域[3]。我们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老年护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老年护理”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研究热点,明确“老年护理”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老年护理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老年护理研究文献进行检索。
检索方式选择专业检索,检索式为KY=“老年护理”,文献分类目录选择“医药卫生科技”类文献,发表时间为1998至2018年,获得检索结果1036条;去除文件解读、医院介绍、报纸等非论文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后去重处理;两名研究者独立阅读经去重处理后的文章摘要,剔除无关文献,对有分歧的文献共同商讨后排除,获取文章共计854篇。
使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 V 可视化软件、CNKI E-Study软件、Excel软件等,对获取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期刊来源、关键词进行分析。数据处理过程中,CiteSpace软件的参数设置分别为:时区分割为1年,各时间段内提取对象的最高阈值为Top 100 per slice,剪裁方法为根据分析项目选择不剪裁或MST(最小树法),其余参数选择默认设置,可视化结果展示后对如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等相似聚类进行合并处理,调节图形外观设置,得到老年护理研究的各聚类分析图谱。
由图1(封三)可知,1998至2005年发文量相对平稳,共计63篇,占总发文量的7.38%,年平均发文7.88篇;2006至2013年发文量缓慢增加,共计307篇,占总发文量的35.95%,年平均发文38.38篇;自2014年起发文量迅速增长,至2018年5年间共计发文484篇,占总发文量的56.67%,年平均发文96.8篇。总体而言,老年护理研究的发文数量呈折线上升趋势。
各期刊老年护理研究载文量在10篇及以上的期刊共18种404篇,占总发文量47.31%,其中载文量前三的期刊为护理研究(77篇)、卫生职业教育(54篇)、护理学杂志(32篇),分别占总发文量的9.02%、6.32%、3.75%,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老年护理研究文献期刊分布情况(N≥10)
图2(封三)显示共生成节点121,82条连线,作者密度为0.0113,表明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结构比较松散。节点及连线颜色深浅变化代表发文时间,从图中可看出各作者的研究时间周期较短。Q>0.3说明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4],图中模块值Q=0.2,表明目前老年护理研究团队间的内部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团队内部成员变动性较大,但已初步形成了分别以王燕(11篇)、陈瑜(9篇)、孙梦霞(8篇)、齐玉梅(6篇)、王颖(6篇)、唐萍(6篇)、张先庚(5篇)等为中心的研究团队。
分析图3(封三)可发现,老年护理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分析发文机构所在地区,结果表明上海市对老年护理研究较为重视(上海市发文量共计36篇),区域内各机构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合作关系。此外,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老年护理中持续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就总体而言,各研究机构、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力度尚显不足。
使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并以关键词命名得到9个类,各聚类时间跨度均超过十年;图谱中共有147个节点及443条连线,网络整体密度为0.0413,网络结构较为松散;Q=0.4101,S=0.6411,表明该聚类是显著且合理的。剔除无意义的关键词,图谱显示出现频率在15次以上的关键词有:老年护理、老年人、老龄化、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护生、老年机构、教育、社区、影响因素;中介中心性>0.01的关键词包括:老年护理、老年人、老龄化、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教育、护理服务、护理专业、社区护理、需求、态度、护理教育、护生、养老机构、核心能力、护士、专科护士、人文关怀、课程体系、卫生服务需求等。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关键词的频率和中介中心性,基本可以确定老年护理研究热点主要是老年护理教育,老年护理需求以及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等。见图4(封三)。
结合发文时间分布来分析图谱,可将老年护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998至2005年为老年护理专业发展阶段,这阶段的关键词主要有老年人、需求、社区、社区护理、日本等;2006至2013年为老年护理学科发展阶段,此阶段间的关键词主要有人口老龄化、对策、护理教育、教学、护生、职业教育、专科护士、人才培养等;2014至2018年间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构建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词主要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医养结合等。近年来老年护理研究主要聚焦在老年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老年护理模式的构建上。见图5(封三)。
分析老年护理研究相关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可发现,文章主要发表到护理综合类学术期刊,医学教育类、老年学综合类、医药卫生综合类期刊的发文相对较少,18种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中有12种为核心期刊,表明文章质量较高,但就总体而言,文章质量有待提高。从发文作者来看,老年护理的发文作者较多,但发文量多在3篇以内;部分作者发文较多,但发文时间跨度短;研究团队基本形成,但内部稳定性不足,不能成为老年护理的中坚研究力量。分析发文机构,可发现高校已成为老年护理研究的主力,高校教师科研水平相对较高、时间相对自由,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分析发文机构所在地区,上海地区参与老年护理研究的机构显著多于国内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地区政府政策导向、经济水平、区域内老龄化程度、机构科研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
老年人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常伴有多种慢性病,但患者经济能力有限,家庭护理力量严重不足,如何应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给护理行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满足老年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已成为护理学界研究的重点。分析我国医疗卫生状况,结合国外经验发现,通过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专科人才培养,联合医院、社区、家庭、机构等力量提供多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支持,能有效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5-6]。社区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等,社区护士、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和教育,新型老年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随之成为了当今老年护理研究的热点。
综合分析老年护理研究发文时间及路径演化图谱,可将老年护理研究分为三个时期:①老年护理专业发展阶段,此时期是蓄势期,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患者的护理问题较早地凸显出来,护理研究重点开始向老年护理倾斜,护理专家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老年护理的科学研究,并借鉴包括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泰国、挪威、比利时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的老年护理相关经验,促进老年护理专业发展,同时为老年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②老年护理学科发展阶段,此时期是平稳发展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快速增长,各院校大力开展老年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夯实老年护理专业化道路建设,并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人才储备。③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构建阶段,随着老年护理知识结构化,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步入成熟期,护理人员依据国家地区政策、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及老年疾病特点探索切实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服务模式,以提高老年护理服务的可及性。
2013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务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护理型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参加城市的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0‰,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为实现护理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京津粤等地出台了护士多点执业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各项政策的出台使得护理需求急剧扩张。从护士数量来说,需要继续加强护理人才的培养,同时开展老年护理员的培训,以满足不同老年患者的需求差异;就专业素养而言,对护士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老年护理需求的增加,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护士执业范围、执业方式和执业地点随之发生改变,老年护理如何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老年护理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效果评价内容和方式如何变革,以及如何规范护士行为、保障护士权益、维护护士人身安全等问题,都将成为今后老年护理研究的重点。
①研究工具的选择:使用CiteSpace对知网收录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时,不能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和耦合分析,在老年护理研究知识源流分布的探索上存在缺失。②检索式的选择:文献研究中,检索式方法决定了研究的内容和结果。本研究的目的为了明确老年护理研究总的发展脉络及研究方向,因而采取的是以“老年护理”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过滤掉了大部分临床护理相关研究,这对各年度发文量、载文期刊、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等结果都有较大影响,后续研究可通过采取不同的检索策略对老年护理研究情况进行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