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 杨婷薇 付靖媛
摘 要: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作为联系服务青年教师的重要平台,也承担着增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功能。要使高校共青团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切实发挥“联系服务青年教师”与“增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双重作用,必须深挖青年教师的需求和信息,推进青年师生互动交流诉求调研常态化,找准服务青年教师与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契合点,发挥平台优势,打造品牌活动,加强制度建设,深入理论研究,将共青团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打造为高校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最优渠道。
关键词:青年师生;互动交流;联系服务中心;最优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1-081-05
云南大学共青团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简称“云大青教中心”)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于2017年成立。作为学校团委直接联系服务青年教师群体的平台,云大青教中心在联系服务青年教师方面卓有成效。同时共青团组织也最为贴近、了解和熟悉青年群体,并具有长期丰富的面向学生活动的经验,是最适合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平台,以达到“1+1>2”的工作实效。所以本研究将云大青教中心选为案例点,对云大青教中心作为师生互动交流渠道的现有服务效果、师生满意度,以及云大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以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作为平台,搭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最优渠道的实现路径。
由于共青团组织的特殊性,国外相关研究都集中在师生关系的研究上。例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1],可见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而国内最早的相关研究是莫世亮在2012年针对浙江省内15所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调查访谈,全方位评测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对共青团活动开展的满意度、实际诉求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期待,率先提出“以服務代管理,从转变工作观念入手,搭建学习平台凝聚青年教师”[2]。尤文静则发表系列论文,论述高校共青团在联系服务青年教师工作中的功能职责和原则制度等,她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教师工作的功能职责核心是培养与引领、协调与帮扶、发展与创新”[3],“联系服务青年教师的工作必须与团组织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做到整体推进,形成上下联动,着力解决工作水平适应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开创团委工作的新局面”[4]。在师生互动方面,曹研辉指出“师生关系是高校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5],在论述如何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时她提出,“教师要自觉摒弃‘师尊生卑的传统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自觉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充当‘平等中的首席,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育艺术,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6]。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的发展普及,李娜指出,“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平台上的师生交流为广大师生所青睐,‘微交往悄然生成”[7]。总而言之,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高校青年师生关系研究,或探讨共青团如何服务青年教师,缺少将二者统一结合,与共青团服务联系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相关研究。
一、云大青教中心概况
(一)云大青教中心成立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青联发〔2016〕18 号)文件精神,落实团云南省委相关部署和学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结合实际,特制定云南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团中央共青团改革方案要求,要常态化倾听反映和回应各类青年的群体的意愿呼声,代表和组织青年有序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根据云南大学共青团改革方案要求,针对校内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等群体,校团委成立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积极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和机制,加强联系服务引导,注重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二)云大青教中心工作内容
1.每日信息速递。每日信息速递的内容由青教中心的工作人员搜集,并在每个工作日发布至云南大学青年教师微信群中。信息速递分为四个板块:云大信息速递、服务信息介绍、学科交流动态和生活小百科。云大信息速递主要搜集云南大学每日信息动态,旨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云南大学每日官方网站发布的通知公告以及新闻。服务信息介绍主要收集征稿、信息、会议通知等对青年教师有益的信息,旨在总结服务信息,节约青年教师自己搜索信息的时间。学科交流动态主要搜集各种高峰学科最新动态信息,旨在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内最新动态信息。生活小百科涉及方向较广,旨在分享一定的生活常识、趣事,以及昆明最新规定等。
2.“青椒阅时空”主题读书会。“青椒阅时空”主题读书会由云南大学老师召集并确定读书会主题,指定阅读书目,由青教中心工作人员在“到梦空间”app发布,云大学生通过app报名参与。读书会上青年师生们围绕当期主题和阅读书目进行分享和交流。截止2019年4月28日,“青椒阅时空”主题读书会成功举办五期,其中的主题有“那些我们最爱的和影响我们生命的书”“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阅读书目有《枪炮、病菌与钢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等。
3.素质拓展联谊。为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支持开展健康的青年交友交流活动,云大青教中心与多家单位开展青年主题交流活动。截止2019年4月28日,已经举办三期“共襄一流、共谊青春”主题活动。活动先后分别以素质拓展、漫步云大等为主题,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沟通交流空间,拓宽青年教师交友范围。
4.“悦读有声”音频录制。“悦读有声”活动是云大青教中心于2018年9月30日独创上线的音频荐书活动,以“音频荐书,以书会友,与师为友”为活动精神,每期邀请一名校内知名教师推荐一本好书,撰写荐书稿,并利用专业广播设备邀请该教师进行音频录制,并在微信平台传播。教师通过十分钟左右的音频,跨越时空限制,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沟通和交流。
5.“云大青椒”微信平台。“云大青椒”微信平台分为悦读有声、阅时空和信息服务三部分内容。“悦读有声”主要发布各位青年教师录制的音频,用声音的方式向师生传播文字,推介书籍。“阅时空”则主要发布活动的预告推文,让师生提前了解当期主题,也可以通过活动记录推文感受现场师生交流书籍的热烈气氛。“信息服务”包括常用交通路线、心理咨询、文化产品、报账小窍门,识别云大为师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6.科研助手。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科研助手模块,教师通过在公众号中提交问卷,列出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助手;学生们在公众号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科研机会,报名信息通过微信平台到达教师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收集青年教师需求,招募科研教学工作助手,学生教师双向选择,互动交流。在方便教师的同时,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科研锻炼机会,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提升学校教研氛围。
二、云大青教中心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实效性方面的作用
(一)云大青教中心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实效性方面的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参加过青教中心举办活动的学生中,有87.5%的学生认为加强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在填写问卷的所有学生中,80.91%的学生认为与青年教师的互动交流增强了学习效果,86.36%的学生认为与青年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会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在参加过青教中心举办活动的青年教师中,90%的教师认为参加这些活动增强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在填写问卷的所有教师中,有78.95%的教师认为青年师生的互动交流会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增强青年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在参加问卷调查的青年师生中,有47.37%的青年教师和85.4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青教中心举办的活动。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青教中心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活动的覆盖面太窄,大部分学生和过半的教师从未参加青教的活动,使得青教中心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实效性方面大打折扣。
(二)云大青教中心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实效性方面面临的问题
1.青年师生参与度低。在青教中心开展的活动中,青年师生的参与度是不高的。尽管青教中心的活动本身可以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方面发挥出很大的实际效用,但较低的活动参与度会使广大的青年师生无法从中获益。参与度低有许多原因,如青年师生没有空闲时间,活动的质量、吸引力不高,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等,提高青年师生的参与度是青教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对青年师生的互动交流需求不够了解。青教中心在开展工作时并未对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需求做过系统性调查,只是和部分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缺乏对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频次、方式、环境等的深度调查,这就使得青教中心的工作失去了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加了青教中心做“无用功”和“走弯路”的概率。
3.缺乏同时发挥服务青年教师和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双重作用的品牌活动。云大青教中心在服务青年教师的同时也承载着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功能。在云大青教实际的工作中,服务青年教师、深挖青年教师需求与信息是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性工作,两方面的功能相对独立。如“每日信息速递”阅览、“悦读有声”音频录制、素质拓展联谊等活动只承担了服务青年教师的功能,基本不涉及到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只有“青教阅时空”主题读书会同时涉及到服务青年教师和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两个方面。
4.缺乏理论指导。云大青教中心成立不满三年,建立完整的工作组织不满一年,仍处于成长发展的初期,其建立的工作和管理制度仍需健全和完善,随着具体工作的推进和变化,相应的工作和管理制度也要不停地修改和完善。目前关于青年教师联系服务中心、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研究也是不多的,而将两者结合的理论研究则少之又少,青教中心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方面缺乏理论支撑。
三、以云大青教中心为平台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现实路径
(一)继续深挖青年教師的需求和信息,巩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
云大青教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服务青年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强青年师生交流不是青教中心的主要工作,相反,服务青年教师正是为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打基础。首先做好青年教师的服务工作,继而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是青教中心的重要工作。青教中心深挖青年教师的需求和信息是青教中心为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所做的第一阶段工作。青教中心在服务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对青年教师特长、个人技能、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从而建立青年教师个人信息档案。保证青教中心能在校团委开展的各类活动、举办的各类竞赛中精准地找到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青年教师。目前云大青教中心在服务青年教师和深挖青年教师需求和信息的工作已初具规模,已经可以根据学生群体的类别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青年教师群体。但青教中心对云大青年教师的了解还不够细致、全面,青教中心仍要继续深挖青年教师的需求和信息,巩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
(二)青年师生互动交流诉求调研常态化
青年教师和学生是比较活跃的年轻群体,他们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信息更新较为敏感,在互联网和手机以及各种媒体平台迅速发展的影响下,他们思考世界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观点、对待事情的态度都在时刻地发生转变。同样,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诉求也出现了转变,青年师生对互动交流环境、媒介、频率等的需求以及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都在不断更新、变化,如线上分享逐渐超越线下交流,逐步成为青年师生青睐的主要交流方式;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出现了即时性、短时性、内容碎片性和多元性等新特点。面对青年师生互动交流出现的变化,必须不断开展青年师生互动交流调研,使青年师生互动交流诉求调研常态化,持续发现云大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特点,更准确地了解青年师生在互动交流中的需求,“共青团应该通过更加具体的服务贴近青年教师、团结青年教师,组织广大青年教师发挥社会自觉性”[8]。
(三)找准服务青年教师与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契合点
服务青年教师和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两方面的工作并不只是承接关系,也并不意味着只能先做好服务青年教师工作,才能开展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工作。青年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相近,在兴趣爱好上与学生有很多共同点,三观也十分相似,易于融入学生群体之中。“高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专业基础扎实,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生力军”[9]同时青年教师基本都刚步入工作岗位不久,科研力量有限,也多有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需求。因此青教中心要找准服务青年教师和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契合点,使青教中心服务青年教师和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两大功能同时发挥作用,从而产生“1+1>2”的效果,这才是青教中心开展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这将会使青教中心发挥自身实效性的周期缩短,同时也将省去许多人力物力,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发挥平台优势,打造品牌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更是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让他们对共青团的各项品牌活动都有参与感,进而对组织产生归属感”[10]。目前,云大青教中心作为服务青年教师、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已开展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贴近青年师生需求的品牌活动,如“悦读有声”音频录制、信息速递预览等活动都具有“青教”这一品牌特色。这些活动紧紧围绕青年教师这一群体深入开展,在云大的青年教师群体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云大青教中心是一个服务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也是青年教师之间及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方面,青教中心仍需发挥平台优势。“青椒阅时空”主题读书会作为青教中心目前唯一一个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品牌活动,在很多方面体现了青教的品牌特色。读书会的参与者均为青年师生,读书会的主题和阅读书目均与青年师生相关,如主题“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阅读书目《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青教中心要发挥平台优势,针对深挖出来的青年教师和青年师生互动交流的需求信息,继续打造具有青教特色、贴近青年师生互动交流需求双重作用的品牌活动。
(五)加强制度建设、深入理论研究
工作和管理制度是青教中心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是青教中心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青教中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全青教中心工作和管理制度,要从青教中心的实际情况出发,工作人员既要根据工作制度顺利、规范地完成工作,也要保证工作人员得到鼓励和提升。必须将开展工作和制度建设同时进行,在开展工作中完善制度,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以云大青教中心为平台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不仅需要注重实践,也要深入开展更多的理论研究。云大青教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反思总结,进行阶段性的理论研究,为加强青年师生互动交流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苏)А.В.彼德罗夫斯基,В.В.施巴林斯基著;盧盛忠,龚浩然,张世臣译.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莫世亮.共青团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凝聚作用的现状调研——基于浙江省15所高校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14(03):91-93+98.
[3][4]尤文静.高校共青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教师工作的探析[J].管理观察,2017(11):128-129.
[5][6]曹砚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12(03):99-100.
[7]李娜.构建“微交往”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和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6):150-152.
[8]阿如娜.高校青年教师中共青团服务功能发挥现状调查[J].经贸实践,2017(24):323.
[9]郭静.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助力青年教师发展——谈青年教师培养[J].才智,2017(15):198-199.
[10]张洪涛,马国强.高校共青团联系和服务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现状和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02):279-28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