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传播

2016-03-22 14:07吴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息环境互动交流新媒体

吴勇

提要: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信息环境;互动交流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2-0131-03

从流传和延续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从特征上来说,文化重要特点就是在于其社会性,即某种文化必须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群体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形态,没有各种形式的沟通,就没有文化。传播即是文化共享,也是相互沟通和流传延续的必须手段和途径。因此,可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化的发展延续和传承。

1传统信息环境里文化的几种传播方式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定义上说,什么是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所有的社会交往活动。

人类文化传播交往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暴力冲突,一种是和平交流。暴力冲突的文化传播方式,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东征是区域文化之间暴力冲突传播文化的典型事例。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一方面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给当地人民因战争受到了深重灾难,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战争的结果是:强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带着他们原有的古希腊文化,融合了带有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基因的阿拉伯文化, 在进军亚洲的战斗中,推罗的顽强、埃及的文明无不令亚历山大叹息不已。在对耶路撒冷的对抗中,他突然发现,在眼前站立的并非仅仅是一群手无寸铁的人,而更是一股巨大得难以遏制的力量。他很好奇于在这些人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令这些弱者如此坚强。事情以充满戏剧性的场面结尾:亚历山大没有对犹太人采取任何行动,而是以一种和平解放者的姿态进入耶路撒冷,并以受庇佑者的身份在犹太圣殿中献祭!犹太人用花环装点了城市,希腊大军被友善的犹太人包围——双方的刀枪没有沾上一滴鲜血,整个巴勒斯坦被并入了亚历山大的版图,相信亚历山大从内心中感受到中亚文明的力量。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他打通了整个欧亚大陆的通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产生了碰撞与交融,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和平交流的文化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商业贸易或其他的人员往来。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通道,由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不仅是丰富的中国中原大地的物产,为西方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物资和由之产生的生活便利,更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无论从考古还是从文化脉络上看,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两汉时期),中国的科学和文化都相当的活跃,中国向西源源不断派出的使者,加强了中国同西方各域文化的交流。曾经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缺乏更多的相互了解,而中国的当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其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马可·波罗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文化的使者,在中国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和记录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引起了他们对东方的向往。正是由于这本书,才有了后来的地理大发现,人类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看到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人口迁徙也是和平交流的文化传播方式。人口在空间上的迁移流动,实质上也是人们所负载的文化在空间上展开了流动,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迁移与流动。这样的文化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益,使经济得到发展;传播了语言、文字、宗教、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上看,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从而使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饮食、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变化,又形成一种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交流方式的日新月异,人口迁移流动作为文化传播的作用程度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了,但毋庸置疑,人口迁移流动对文化传播的影响鬼片是无可替代的,也可以说是永恒的。

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教育也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也应该属于和平方交流的文化传播方式当中。就教育而言,就有传教、留学、教育交流、译介等。这些沟通方式沟通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联系,从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看,发生过几次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大输入、大交流。比如两汉时期,比如盛唐时代,比如明未到近代的西学东渐。就输入过程来讲,这些文化的大输入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教育在参与传播交流文化时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教育是以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整理、融合外来文化,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以容易接收的方式进行传输;二,教育对文化进行传播时,其过程中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反馈,因为有了反馈,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随时的改变,避免所传文化及思想的“失真”;三,传播者往往都是可信赖的身份出现,受传者在与其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就有相对主动的承接他所传播的文化;四,传者与受传者从某种程度上往往会是一种稳定的、亲密的关系;五,可以形式多样的开展传播活动,可以以一教二,二教三,三教万人的方式将文化大范围地向外扩散。所以说教育这种传播方式得天独厚,是文化传播的快速通道。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什么是新媒体呢?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方式,尤其在当今时代,信息及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各种媒体的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新的什么地方呢?新媒体的“新”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全方位的数字化,多种信息手段都可以参与,图、文、视频可以同时发布;

2)互动性,可以做到实时参与交互;

3)个性化,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发布人。

尤其网络作为新媒体还具有交互性分众性和复合性这样一些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传播渠道也更加广泛。网络技术使新媒体互动性也极强,可跨越空间的进行实时交互,也可跨越时间进行留言时交互。另外新媒体的覆盖率更高、可精准到达、性价比高。在推广上更是无处不在,比如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些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些特点来自于科技进步,同时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传播内容方式的转变往往会造成传播语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传统话语权的解构与转变。

相对以传统的信息传播,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全新的,具有其明显的优势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的网传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媒体平台(自媒体)上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如遍布城市的wifi,3G、4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无线资费的降低使得移动新媒体蓬勃发展,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刷微信、看直播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就腾讯软件来说,QQ空间、QQ说说、微信等软件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绞尽脑汁的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语言文字的简单调侃、图像和视频的小型化、随拍化使得各种多媒体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很多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上传和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到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单一到交融在这里我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说,一是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多样,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

早在六七年前我和搞摄影的朋友们在一起畅聊时我曾经作过这样的预言,以后我们不必背着这么重的装备到处奔波,也不再需要把所拍的东西用u盘在电脑上导来导去,以后我们要干的事都可以在手上多媒体平台中实现,其实现在来说,智能手机基本上验证了我当初的预言。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诸多现代技术的整合融合为基础的。

3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文化交流观念逐渐地产生了变化,大众对于文化和审美的要求也跟传统有了不同的改变,因此在文化传播中必须要有效地运用新媒体的高科技,才能够及时地创新文化形态,对文化传播提升产生影响,这样一来,出现了新的文化互动,在一定情况下做到了在新时代上的文化高度创新,不但对文化在大众中的传播产生影响,还能在互动中增添文化活力。所以要努力将高端技术的运用作为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方法,这显然说明了在文化交流传播的发展过程中,高新科技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优化整合了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从人类的文化发展文明史中可以了解到,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口头传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到现在出现了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媒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触摸屏、虚拟现实、幻影成像、多媒体、互联网等传播媒介都为文化传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从多个角度上都突破了传统的传播界限,开创了不同于之前的新型传播文化的途径方式,速度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优化进程。

2)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的方式。从新媒体方式的传播技术来看,在固定的文化交流互动的进程中,新媒体拥有不实名的独特特点,所以能够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人员身份的束缚,在不暴露自身的信息的特征下可以和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大众在文化传播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感,新媒体传播是具有保护机制的。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就有大部分的人情愿吐露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想法,就可以有效率的进行互动交流,文化传播在质量上和效率上都会有所提升,能够不断的增强文化传播者之间的凝聚力。此外,在新媒体的条件下,文化传播的主客体会随着交流的情境不同产生地位交换。自媒体作为后网络时代的新秀,开创了个体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者,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

3)新媒体能够有效的刺激多元化文化形式的产生。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还体现在它能够有效地刺激多元化的文化形式产生,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媒体出现,不仅仅在社会中是以一种文化存在,还是一种文化系统的组成元素,这种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时,就一定会形成一种崭新的关于文化的秩序规则,所以,这样不同于传统的传媒方式,可以将文化重新的包装,因此需要重新定义和理解新媒体。例如,在进行京剧和地方戏等传统的艺术表演时,可尝试利用高科技和计算机技术来营造虚拟影像,给观赏者呈现极为高端的新的视觉享受,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才能有这样的交流互动,才是新旧文化相互融合应时而生的必然的状态,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样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在文化传播体系中,将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参与性。

4)新媒体为多元文化对接带来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在实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也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共享性,新媒体在沟通交流中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和操作便利性。大众以新媒体的使用便捷特性为基础进行文化交流,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媒体是现代文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在传统文化传播中也将有着特殊的地位,举个例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讲述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纪录片集,因央视的热播,这些传统文化也被人所熟知,同时除电视之外,各种网络媒体也对此进行转播或进一步的深挖探源。同地各个地方都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平台上推介当地特色的各种美食小吃,甚至还有其他类型的具有独特地域类型的文化形式,以推动地方旅游。所以新媒体对文化的传播影响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加大文化在更多地区广泛传播。

4 结语

习近平同志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复兴既是中国经济上的翻身,国力上的增强,大国的崛起,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当代复兴,是对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彰显,是对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也将在它在参与世界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以自身的核心价值 观及其所代表国家的软实力为世界文化作出贡献。是中华价值观与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共生、共享、共荣、共进。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从未中断过,并在对其他民族文化不断的包容吸收后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凝聚力量。当前,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将如何继续和传承呢?我们的文化是否还能继续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丰富的内涵和精神价值,还取决于它如何被有效的传播,被世界所理解认同。信息社会到来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在丰富着传播载体形式的同时,我们本身优秀华美的传统文化在传播方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因此,认清新媒体特性并树立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思维意识,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信息环境互动交流新媒体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刍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