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报道组
全市“战疫情、促发展”比学赶超活动推进会于3月26日举行。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13个区县(市)和钱塘新区展示了各自“战疫情、促发展”工作情况,大数据分析比拼了全市七大转型升级攻坚经济指标落实情况,市本级会场与会人员对各地各部门进行了扫码测评、成绩实时呈现。浙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延续当前抓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态势,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比学赶超活动的机会,互学互鉴,互促共进,打好疫情防控“下半场”,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力争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会上,周江勇重点提出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
本月初,杭州市召开了“战疫情、促发展”工作推进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进行了部署。一个月来,各地各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达产,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全市疫情态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截至3月25日,杭州市企业复工率达99.4%,员工到岗率达97.4%,产能(用电)恢复率89.04%,城市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609万人,3月17日当天杭州全社会用电负荷自开年来首次突破去年同期数值。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全球疫情扩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给杭州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风险新挑战。从疫情防控来看,境外输入性风险增加,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要高度关注外防输入这一重点,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国内外矛盾交织共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方面,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全球疫情爆发触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秩序恢复尚需时间。就杭州而言,全市生产经营普遍收缩,市场发展信心不足。企业复工达产依然受困,国内疫情带来的用工难、产业链、资金流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国外疫情蔓延、叠加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又导致外需萎缩、出口受阻、货运成本提高、海外供应链中断等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认真分析、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面提升复工复产效率,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二、因时因势、精准施策,奋力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尽快全面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入新阶段,在切实防止疫情反弹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社会尽快回归高质量发展的正常轨道,是当前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头等大事。要延续前期抓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态势,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第一,比一比、赛一赛防控境外输入的精度。杭州市作为开放大市,境外输入已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大风险点。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把防控境外输入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判、守牢防线,慎终如始地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防住这一波境外“倒灌”风险,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一要严格关口把控。采取更加严密的检疫措施,严格全面落实入境人员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实现从入境开始各环节无缝对接、不留盲点,守牢机场入境大门,管住乡村社区厂区商区“小门”,应查尽查、应核尽核、应隔尽隔,合力形成航空运输、口岸检疫对接、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闭环。二要完善智控体系。总结提升前期疫情精密智控的经验做法,深入实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各项措施,加强对近期意愿来杭境外人员的信息排摸,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入境人员核查机制,更大力度推行“健康码”国际版应用,确保各项管控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落实落细。三要加强舆论引导。始终绷紧舆情这根弦,准确、客观发布境外输入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集中隔离中的境外来杭人员,既要关心关爱,加大防疫物资和医疗服务支援力度;也要一视同仁,在食宿标准、费用支付等方面杜绝超国民待遇,严防舆论炒作。
第二,比一比、赛一赛打通“堵点”、补上“断点”的力度。要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完美结合,聚焦“六难”等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精准滴灌,保障企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一要延续政策优惠周期。有些政策该延期的要适当延期,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二要打通产业链、价值链。要放眼国内、立足自身,发挥好“亲清在线”平台的赋能作用和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精准协同补链、畅通内外循环,提高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效率。三要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要坚持应享尽享、能高就高的原则,调整惠企政策措施,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取消不必要政策门槛,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
第三,比一比、赛一赛恢复城市正常运行的速度。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既事关企业和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更事关整座城市的信心。必须加快建立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的城市运行秩序,让城市持续加速跑起来。一要坚持全市域联动。要坚持全市“一盘棋”,把城市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强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联动,及时取消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相适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全市域的顺畅运转。二要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对城市供电供气、给水排水、道路交通、垃圾处置、网络通讯等关键基础设施,要强化运行保障、制定应急预案,特别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守牢城市安全底线。三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结合研究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实施一批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提升承载能力、增强发展信心。
第四,比一比、赛一赛抓机遇拓蓝海的效度。要继续发扬“先人一步”的改革胆略和创新精神,围绕“1+2+3”的年度发展目标,做足做好“推陈出新”的文章。一要推进新基建。要以数字基建为核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新基建领域先行一步、走在前列。二要培育新消费。鼓励商贸服务企业不断创新,大力发展客户黏度高、带货能力强的新消费业态,努力把被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当前,特别是要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好“杭州消费嘉年华”活动,按照政府奖补、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照顾困难的原则,设计好电子消费券等载体,开展杭州出口产品转内销、世界名品优惠购,延长“夜经济”经营时间,推动更多首映、首秀、首展、首店落地,加快旅游产业复苏,营造“不负春光、畅游天堂”的浓厚氛围,凝聚城市人气,扩大消费增量。三要深耕新制造。围绕转型升级攻坚“七大经济指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新制造业计划,发挥杭州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特色优势,加大平台建设、基础科研、招才引智的力度,加快发展5G、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形成更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四要做强新电商。要围绕打造“数字自贸区”,一体推进自贸区杭州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eWTP示范区建设,积极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创新经验,在跨境电商限额放开、通关便利、结算退汇、海外仓监管、物流配送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打造“全国跨境电商第一城、全球跨境电商第一流”。五要发展新健康。要大力推进健康杭州建设,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线上诊疗、休闲养生、体育健身等大健康产业,前沿布局基因工程、3D生物打印等前沿科技和互联网医疗、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数字健康领域,推动杭州健康码成为市民健康顾问,实现跨产业融合发展。六要实现新治理。要强化数字赋能城市治理,以城市大脑的深化应用为突破口,持续推进数字与治理融合创新,不断拓展杭州健康码、“亲清在线”平台等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一部门监管向更加注重部门协同治理转变,全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三、履职尽责、强化保障,确保“战疫情、促发展”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在疫情尚未结束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考验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考验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扛起责任科学干,扎实推进“战疫情、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夺取“双线作战”的全面胜利。
第一,要助万企、帮万户。全市正式启动“助万企、帮万户”活动,市、区县(市)两级机关两万多名党员干部沉到一线、驻点服务。干部走下去了,关键是要办实事、求实效。要当好基层治理助理员,服务推动镇街慎终如始抓好“双线作战”,帮助基层减轻负担、赋能增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当好企业服务网格員,抓细抓实“1+12”政策落地实施,指导用好“亲清在线”“读地云”,让负重前行的企业“轻装上阵”“脚底生风”。要当好群众服务办事员,多办暖人心、合民意的急事实事,努力把疫情对困难家庭、困难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第二,要强责任、严作风。各级党委要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基层减负年”等成果,严防顽症痼疾反弹回潮。既要在“花钱”上精打细算,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把每一份财力、物力用到刀刃上;又要在“时间”上紧赶快跑,持续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大家从文山会海、考核督查、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杜绝“表格防疫”“会议复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战疫情、促发展”上。
第三,要重关爱、送温暖。“战疫情、促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把干部考场设在“前线”,把组织关怀送到一线。要做好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发展党员、评优激励、选树典型、容错免责等工作,大胆使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继续落实好关爱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的“暖心十条”以及“一人一帮扶”等政策,采取务实、贴心、到位的举措,及时传递组织关心关爱,科学调配工作力量,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继续做好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特别是一线医务人员的发掘、宣传和表彰工作,让更多实干者得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