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摘要:谢晋导演的《牧马人》是根据当代著名小说家张贤亮的《灵与肉》改编而来。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主人公许灵均的形象既有沿习,又有所扩充,体现了导演既忠于作品又超越作品的改编原则。许灵均这一知识分子经由作家和导演的二重创造,主要在弃儿形象、劳动者形象以及爱国形象三方面进行了改编,在多方面的取舍下完成对许灵均形象的塑造。
关键词:《灵与肉》;人物形象;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4-0132-02
《灵与肉》发表于1980年,是张贤亮前期的代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许灵均是一个“资产阶级”所生,在被家庭和社会双双遗弃后又被错化为“右派”,在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的人物形象。在解除劳教以后,因为无处可去,便在农场做了一名放牧员,可以说这位“资产阶级”的弃儿是在接受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关爱下完成了灵与肉的双重救赎。电影《牧马人》是谢晋导演于1982年据《灵与肉》改编而来,“在电影《牧马人》中,编导用真实有力的镜像语言,给观众表达了一份份真挚的情感”[1]。电影大部分是忠于原著并且是成功的,但也存在着导演的二次创造,这对于人物来说既有充实又有所削弱。
一、 弃儿形象的转变
《灵与肉》以《悲惨世界》中的“他是一个被富人遗弃的儿子”[2]为开头语,许灵均一出场就以一个弃子的形象出现。他先被父亲遗弃,而后母亲去世,舅舅卷走母亲的东西。他是在共产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但由于学校校长为了完成抓右派的指标,他又不得不过上接受劳动改造的生活,来到了这片广袤的牧场,物质上的饥寒交迫与精神上的打击并存。在小说中,他是一个孤独者,并和耶稣有着同样的栖居在马槽的经历。他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但是在牧场劳动人民的帮助下,这个弃儿成为了一名放牧员。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阶段,朴实的放牧人竭力帮助他,在老放牧员的帮助下,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在影片《牧马人》中,继续沿习了弃儿这一形象,但是影片也有所扩充和转变。不论在小说还是电影中,许灵均都是在郭蹁子阴差阳错的帮助下和李秀芝完成了“戏剧”般的婚姻。但是这个弃儿婚后的心理及状态在小说和电影中却不尽相同。在小说中,许灵均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妻子时是怯懦的,反而秀芝是大胆的。我们可以从一些描写上发觉许灵均的心理状态,当他看到秀芝时首先是“大吃一惊”,在和郭蹁子解释的过程中却“摊开双手”,被迫接受这个事实之后他“悄悄地端详”,而后产生了“怜悯”,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挣扎后,他还是“担心会给自己带来新的不幸”。然而在电影中,导演在保存弃儿形象的基础上对许灵均进了“改造”。当秘书提起他的妻子时,他称秀芝为“毛丫头”。此外,同样是第一次见面的镜头,许灵均变被动为主动,小说中的一系列忸怩变得自然而然。他主动地给秀芝倒水,尴尬地收拾着屋子,给秀芝盛饭,在交谈的过程中,主动找话题。并且增添了小说中没有的情节,他不想由于自己的政治污点问题连累秀芝,再三犹豫之后才接受这个“法律事实”。虽然是对同一个人物受难的描写,但是在小说中展现出更多的是许灵均的弃儿形象,在电影中则有一种男性的责任感附加进去。
二、 劳动者形象的弱化
《灵與肉》极力展现的是这一受难主人公在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帮助下不断完成自我的救赎,并与劳动人民融为一体的“改造者”形象。在改造结束之后,是农场收留了他,他在蓝天白云之下,在辽阔的草原之上,在马儿的奔腾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能闻到自己的汗味,能闻到自己生命的气息和大自然的气息混在一起”[2],在劳动中他不断享受着生活的美好。特别是和郭蹁子交流之后,郭蹁子以一个劳动者的朴实话语论证了劳动的至关重要。许灵均在对话和切身体会之中逐渐渴望回归平凡,并且“在长期的体力劳动中,在人和自然不断地进行物质变换当中,他逐渐获得了一种固定的生活习惯”[2]。正是得益于这种塑造,他适应了这片土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放牧员。在小说的高潮阶段,许灵均经过仔细的斟酌,最终没有和父亲出国,而是回归了自己“生命的根”,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忘却在苦难时帮助过他的淳朴的农民和那片收留他的土地,他坚定地认为“在人生的体验中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正是劳动者的情感”[2]。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劳动者形象的弱化。我们不可否认许灵均完成了自我救赎,并作出艰难的灵与肉的抉择都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在影片中许灵均虽然也是以劳动者形象出现,但是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深刻忧思与自我反省。这种自我反省是在导演添加的诸多类似于“董大爷、董大娘”的形象对这个受难者的关爱中完成的。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大爷为许灵均钉挡风的草帘子,许大娘将煮好的面条亲自端来,这些都是小说中不曾出现的情景。在电影中还有一处扩大化的情节,在“文化大革命”狂热阶段,牧民们不忍看到勤劳的许灵均接受批斗,便商讨去山上放牧的计划。在小说中这一情节只用了寥寥数语概括了之,但是在电影中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牧马人》展现苦难但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在展现苦难中朴实的大众对这一勤劳的知识分子的关爱,导演将善良淳朴的牧民作为拯救许灵均的稻草,正是在爱的感召下许灵均完成了灵魂的救赎,最终没有和父亲去美国的原因之一正是心系这些曾帮助过他的朴实的人民。
三、 爱国形象的扩充
《灵与肉》中,许灵均之所以没有和父亲出国,是因为在那黄土高原上有他在苦难中经营出来的小家庭,有那些在患难之中帮助过他的人们。在小说中作家更多的是想表达在苦难中劳动人民的灵魂美以及对许灵均精神的指引。张贤亮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曾说“有一千种理由解释儿子为什么会拒绝父亲的建议,当然,其中最堂皇的理由是爱国主义。也正因为这个高格调的主题你的这部电影才风靡一时”[3]。在影片中增添的几个画面便可以说明这些。许灵均在会客厅内等待父亲时手持《人民日报》,在父亲感慨知识界关心国家大事时,许灵均直抒胸臆:“这是因为在中国,国和家的关系太密切。国的命运就是家的命运”[4]。此外,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他真诚地像父亲解释中国人为此付出的血汗。在许灵均得到平反后,他走进教室讲授的第一课便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并在黑板上“飞快”地画出中国地图,可见他对这片国土的挚爱。此外,还有一处是电影中添加的镜头,在许灵均拒绝父亲后,父子在离别的前一晚进行了一次对话。当在交流中父亲为自己回国晚感到愧疚时,许灵均自如的答道:“爸爸假使你五年前回来,我可能跟你走!现在,我宁愿再过艰苦的生活,和祖国一道爬这个坡!”[4]虽然经受着二十多年的苦难,但正是在困难中许灵均才得以成长。在电影中多次呈现许灵均躺在辽阔的草原之上,仰视这无边的旷野,吟诵着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敕勒川之歌。电影利用血缘亲情来建构这种爱国情怀,祖国之于这个知识分子就是母亲,他哺育着这个儿子,亦或痛苦亦或快乐,而这个受难的儿子也必然“子不嫌母丑”。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展现的都是这一知识分子被抛弃后痛苦的挣扎,但是小说侧重描写这一弃儿受到底层劳动者的慰藉后灵魂得到拯救的过程,电影则将其扩大至国家层面,许灵均的形象明显是在受难与救赎后,熔铸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中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岳小战.论从小说《灵与肉》到电影《牧马人》的改编艺术[J].电影文学,2009(22):30-31.
[2]张贤亮.灵与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3]张贤亮.习惯死亡[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192.
[4]李准.牧马人[J].电影新作,1981(5):31-50+96.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