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教师如何勇立潮头

2020-05-03 13:59汪琼
江西教育B 2020年1期
关键词:巨人儿童文学童话

汪琼

王林博士曾用“崩溃”来形容他的阅读教学带给听课者的感受,而笔者观摩王博士《巨人的花园》阅读教学后,感觉则不亚于舟行惊涛骇浪之中。这样浪潮般极具冲击力的课堂,步骤却并不复杂,只有五步:

1.读绘本《巨人的花园》;

2.借绘本《这是谁的脚踏车》,训练学生猜想能力;

3.利用样本《巨人的花园》,评价巨人是否自私,辨析什么是自私;

4.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样本和补充文本,认识童话文体特征之一:不可思议性;

5.读写结合,编写绘本故事《疯狂星期二》。

这样的课堂结构与设计,无论是绘本、童话的大量引用,还是理念导向,乃至策略运用,都与我们熟悉的课堂流程、样貌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究竟是什么?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只有深入课堂具体情境和王博士专业背景中,才能略窥一二。

一、固有模式之震荡

模式有时候是有益的,有时候也可能是限制。模式会让每个领域的新手很快进入角色,掌握要领,但模式反复使用后也慢慢会成为裹脚布,让人裹足不前,陷入习惯的泥沼里。

(一)冲击固化思维模式

王博士的课首先是对固化思维模式的冲击。我们通常是把《巨人的花园》当课文来教,比较注重字词句段篇章,而王博士只是将它当样本利用,在学生默读后,他问了一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巨人?”学生众口一词——“自私的”,并从文中找到了证据。王博士接着问:“有没有同学觉得巨人不自私?”学生一片沉默,估计心里在嘀咕:“我们都认为巨人自私,书上也这么说,老师为什么问这样奇怪的问题?”王博士也不急,假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一个人没房子住,请求把你家漂亮的房子借他住几天,你愿意吗?如果不愿意,这算自私吗?要知道对巨人而言,花园就相当于他的房子呀!”这个假设一出,沉默瞬间变成了争议,对什么情况下是自私,什么情况不是自私,学生莫衷一是。现场的学生包括听课老师都希望王博士给个标准答案。王博士却说:“问我呀?我也不知道。”全场一片哗然!

习惯上,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评价常常是两极的,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生活中还可能有第三、第四种选择,可在课堂上,好像不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就会误入歧途一样。因为各种禁忌与顾虑,所以批判性思维常常停留在理论上,说得轰轰烈烈,做得寥寥无几。王博士的不同在于:他了解,他倡导,他更实践。通过极具争议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辨,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真正求变求真!

习惯上,我们希望所有的困惑都有权威人士给我们解答,似乎觉得权威就是保障。王博士对“自私”当然有清晰的认知,但面对还缺乏生活经历的学生,他不会简单告知,也不会强加。随后的讲座中他也谈到这一点:“为了让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独立的思考者,老师要学会示弱,要让学生带着困惑、矛盾慢慢去寻找,去化解,这个过程比所谓唯一正确的结论更重要。”王博士非常清楚地知道:培养一个特立独行的思想者,比驯化一群盲从者更为艰难,也更为重要。所以,他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群学生第一次经历这样辩证的、没有统一结论的课堂,思维就算没有震荡,心灵也会有所触动吧。

(二)撼动固有课堂模式

这节课还冲击着固有的课堂模式。常见课堂的大致流程为:花样导入、整体感知、重点品读、主题教育。纵然一部分有思想的老师努力冲破条条框框,但无奈被潮流席卷得发不出很大的声音。看王博士上课,平常得仿佛不是在上课,没有任何花样翻新、绞尽脑汁的引入,开课即用平常說话的语气读绘本《巨人的花园》,读完也没有习惯性地问一问“你们听懂了什么”,一句话也没说,直接来到下一个环节:出示不同的脚踏车,让学生猜想可能是谁的。从学生稍显单一、重复的回答可以看出,固化的思维模式,让孩子们的想象不再轻盈,这反过来证明了孩子们多么需要不拘一格的课堂!针对这样没有渲染和铺垫的环节转换,听课者可能要问:“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王博士的课堂还真没有明显的人文主题,他的课堂核心目标是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阅读能力、猜想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等。这一节课,为了引导学生探究童话文体特征之一“不可思议性”,王博士组织学生展开了各种学习活动:借用《巨人的花园》发现这个特征;六人小组合作学习,每组八篇童话,每人自由选择其中一篇,找出其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利用交流表进行小组交流(我读的这篇童话是         ,它的大概意思是               ,它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             ),提醒学生分享的秘诀(认真倾听,都要发言,声音适中,控制时间);小组交流后集体讨论:如果没有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你觉得童话有什么不同?有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你觉得童话是假的吗?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不仅让学生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往来思考中,由缤纷的童话现象直抵童话本质特征,也让课堂结构丰实而充满理趣。在颇具张力的思考空间里,也许没有感官的兴奋,却有着智慧的欢歌,最后达成王博士的预期目标:“通过改变课堂结构,改善课堂提问,交给孩子带得走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另外从课例中也可以看出,王博士的课堂,对材料的选择、资源的运用丰厚而实用,冲破了课程资源运用的束缚。在他看来,课本是课程资源之一,但不是唯一的。他引入情趣盎然的绘本,他采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童话互文阅读、比较探究,整节课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进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渊博学养之支撑

大道至简。简洁是一种成熟之美,看似寻常,但其背后都有精深、渊博的素养支撑着。那在王博士这个课例背后,究竟有哪些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呢?

(一)儿童文学的海量阅读

听者只要稍稍留心就会发现,仅这节课,王博士涉及的绘本就有《巨人的花园》《这是谁的脚踏车》《疯狂星期二》《晴天有时下猪》《装在口袋里的爸爸》,随后的讲座中还提到许许多多,比如《朱家爸爸》《跳舞》《我的妈妈真麻烦》等。王博士用他不算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时,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王博士很善于跟人的天性合作,因为他有雄厚的儿童文学阅读功底。对绘本不熟悉的人难免有时会误读,听了王博士的推介,再去研读,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观感,就会发现经典绘本都是简洁形式与深邃内涵的契合,适合1~99岁的人群阅读,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而已。经典绘本能瞬间俘获人心,值得反复阅读,可若没有王博士广博的阅读视野去粗取精,再以专业的眼光推荐,纵是经典,也会养在深闺人不识。

绘本只是王博士海量阅读的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就这一节课,在印证童话“不可思议性”时,王博士推荐了八篇节选童话,都是来自中外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如冰波《梨子提琴》、拉斯伯《吹牛大王历险记》、张秋生《五彩哈欠》、格林兄弟《聪明的小裁缝》等。这样开阔而适切的课程资源整合运用,这样高远而深邃的教育教学视野,来自王博士上万本儿童文学著作的海量阅读,来自他十多年儿童文学专业的精深研读。这样看来,我们不知还有多少儿童文学名著阅读功课需要弥补呢!可唯有海量阅读,我们才能从教书者转变成阅读引导者,在浩瀚的童书海洋里撷取最美的浪花冲击课堂。

(二)理论书籍的专业研读

王博士在讲座中谈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时,提到老师要多阅读、多思考,除了儿童文学作品,还涉及教学理论、阅读理论、文学专业理论等阅读方向。从他的这节课里我们也可略知端倪:没有文学专业理论,他怎么会提出“童话的不可思议性”这个核心议题并以此组建课堂呢?没有阅读理论,他怎么知道该教给学生哪些阅读策略,又如何培养学生实用的、带得走的阅读能力呢?没有教学理论,他如何将我们觉得操作不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有声有色呢?正是深厚的专业知识精准地告诉他该怎么指导:小组合作时必须有指导方向(如交流表),必须有合作指导(如分享的秘诀),必须有时间保证(这个环节时间留得很充分)。这样实用而有效的教学环节,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阅读教学由单一的师生对话,转向多边互动的交际教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潜移默化得到了培养。

为了提升老师们的专业水准,王博士还开了一些专业书单:《朗读手册》《童书是童书》《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等。的确,阅读可以是感性的,但阅读教学却应该有理性支撑,只有同时具有儿童文学的海量阅读和理论书籍的专业研读,教育教学才可以在两极之间找到和美的中间地带。

三、语文能力之贯穿

王博士最让人叹服的,是他用教育教学理念支撑课堂架构,同时用鲜活的课堂教学解释、说明教育教学理论,在这样能自证其說、体系周密的框架内,很容易让后来者看清去路。他在主题报告《阅读教学:新观念与新策略》中指出: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向是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习方法、策略指导为核心。当然,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语文能力是个宽泛的概念,包含读写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单就语文能力培养这一块,王博士的着重点与传统阅读教学理念没有太大差别,也是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同的是他做得实实在在、合情合理。他强调多读,这节课连听带读他提供给学生的十几篇作品,可以真正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目标,更别说他还推荐了绘本与儿童文学名著课后阅读。这些书是用专业眼光挑选出来的,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以及心智水平,因此让他们课后所费时间也不是太多,从而保证学生阅读不是作秀、走过场,更不会成为负担。他也强调多写多练,但相对于以往习作指导重视题材选择、提纲架构、修改与点评不同,他更重视习作前兴趣激发、习作点合理选择,以及习作过程的支撑性。在习作教学环节,他出示了美国著名绘本作家大卫·威斯纳广为流传的作品《疯狂星期二》。这是一本“无字书”,作者用高超的绘画技法、娴熟流畅的图画叙事功力,描述了一群青蛙坐着荷叶在月下飞行的故事。王博士巧妙地借力打力,让学生根据图画书写出文字版《疯狂星期二》,还鼓励有能力的孩子模仿《疯狂星期二》,也尝试创作自己的绘本《假如猪也飞起来》。因为这两项练笔难度都不大,且都是在学生的兴奋点完全被点燃时提出的,学生当然不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乐在其中,水到渠成地做到读写结合。可惜这个环节他给的时间不多,学生没来得及当场完成,所以没看到期待的结果。

步入新时代,在教育教学改革剧烈的震荡中,在波涛汹涌中,无数先驱者挺立于风口浪尖,为我们后来者开辟出一条条通往阅读教学本真的航线,我们又怎么能停滞不前呢?(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

猜你喜欢
巨人儿童文学童话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国内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