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主要板块有“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辅助板块包括每课后面的小故事。如何用好这些板块开展教学?
创造生活情境。笔者在创设情境时注重情境的体验性、参与性、开放性、有效性。在体验性方面,笔者通过创设典型的生活化情景,让学生体验、探索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切感受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挑战第一次》这一课,笔者将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环节的素材,换成了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的场面,并做出如下引导:孩子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是挑战,也带给我们成长与惊喜,请你说一说,在学校里第一次上体育课的情景。学生踊跃发言,畅谈了第一次上体育课的突发状况、影响以及应对的方法,从而实现了本课的育人目标。
创新活动形式。活动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创设一系列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健康游戏我常玩》这一课中的探究与分享环节,笔者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分为八个大组,让他们现场模拟平时最爱玩的游戏,并向他们简述游戏的玩法。比如说,八个小组的游戏分别为:①《跟着圆圈走》让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做。“跟着圆圈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看谁先蹲好,谁的反应慢,谁就淘汰了。”②《老狼老狼几点了》;③《贴鼻子游戏》;④《开火车钻山洞》;⑤《好玩的保龄球》;⑥《捉迷藏》;⑦在操场上画一条黄线,让几个学生模拟在河边放风筝;⑧设计一些堆放的桌椅当作山崖,让学生追逐、攀爬、打闹。学生尝试每个游戏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游戏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讲述一下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通過体验感受,让学生理解平时要多玩一些健康安全的游戏,并让他们发现同样的游戏,不同的伙伴,不同的环境,玩的感觉还不一样。
注重问题生成。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要有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好的活动来调动学生,更要有好的问题来启迪学生,学生思维的激活,能力的提高,认识情感的升华,都离不开设问,好的设问至关重要。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学习有方法》中,笔者在网上搜集了许多爱学习的学生,并把他们平时学习的故事,以及好的学习方法,都做成了视频,并设计了四个问题:①这么多好的学习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②各种方法的差别在哪里呢?③你是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④你还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吗?谁能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大家呢?这节课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既让学生综合运用了所学观点,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创新作业形式。在布置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试种一粒籽》作业的时候,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从家里自带一些小型的塑料花盆,再带来一些不同的种子,如花生、豌豆、绿豆、黄豆、葵花子、南瓜子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里播种。学生每天进行观察,以日记的形式做好植物生长的记载,等到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写出自己种植的故事,进行小组评比。在设计第三单元中的第十二课《我的环保小搭档》作业时,笔者是这样布置作业的:“地球是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去爱护她。从现在开始,请同学们和你的环保搭档每天做一件有益于保护环境的事,并把它记下来,看你们能够坚持多少天?一个月后,全班同学比一比,看谁是班里最优秀的环保小天使!”这些创新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从学中做,做中玩,玩中体验和感知,学生很乐意去完成。
(作者单位:枣阳市兴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