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映红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高职院校中,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瓶颈,需要采取应对措施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
一、引言
在现在社会,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还渗透到了多个领域中。很多行业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实践,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受到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在“互联网+”背景下坚持创新,把学生管理工作和互联网进行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的素材与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借助网络渠道搜集对管理工作有利的信息。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教师不间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尽快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在社交平台上與学生进行沟通,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然后将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关注度,又能够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拓展管理范围,促进高职学校学生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二)有利于加快学生管理信息的传递速度
之所以网络技术能够在各个领域中被注重运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传递信息的时效性很强,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很多,因此每天会产生大量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学生信息的传递和接受速度对学生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重要。信息技术可以在传递学生管理信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职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建设学生管理工作平台,把有关工作内容都在平台上展示,便于教师和学生查看,也可以随时提出个人意见,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
(三)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情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个性很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坦露自己的心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在共同的社交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经过与学生多次互动,可以有效拉近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的距离,让师生关系逐渐变得融洽。时间久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更多了解,这些都能够成为制订学生管理工作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可以制订出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管理方案,学生也会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共同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实力水平。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化思想变得更加多元化,信息开放程度增大,这给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冲击,因此也让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大。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所以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管理工作思想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让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积极寻找其与“互联网+”背景发展的契合点。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思想落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还是以让学生服从安排为主,没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体现出育人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在新时代环境中成长的,个性差异很大,这种一味让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方式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从而出现抗拒管理的思想,还出现抱怨心理,很难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和遵守学生管理工作规定,这样不利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
(二)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学生群体已经成为重要的网民群体组成部分。网络世界不仅很虚拟,而且每天都会有很多不真实的言论被上传,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还没有踏足社会,因此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还很弱,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加大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力度。但是现在很多高职学校的网络管理制度都是不健全的,首先,没有建立相应的引导制度,一旦网络舆情发生,造成的后果不可想象,事前预防要比事后处理重要得多,还有部分学校沿用传统的舆情管控制度,这显然是与“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不适应的。其次,技术监管制度没有建立,技术监管制度主要是监督技术人员加强对网络信息内容的规范处理,查找负面信息的来源,减少学生接触负面信息的机会,但是没有建立技术监管制度,会让网络不良信息的处理工作效率降低。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师资队伍互联网应用水平不高
要想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掌握熟练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并不能熟练应用网络技术,因此也不能充分发掘网络工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发挥的效用。这就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学生信息数据共享通道无法打开,关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数据大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不能给决策制定带来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因为管理工作大都是在重复执行,比如现在的学生管理工作几乎都是通过微信、QQ等社交工具来传递信息,但是学生的信息接收情况无法核实,缺乏科学的数据监控,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理念能够为行动提供指导方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应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从事学生管理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自身管理理念进行创新转变,加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学习,这样有利于深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想法和兴趣爱好,在整理出来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可以制订出受学生欢迎的管理方案。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刻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既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又能够为今后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制度是确保目标可以实现的重要保障,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就难以对实践形成有效约束。因此,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工作质量。一方面,要建立起舆情引导的分析机制,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舆论走势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校情民意,随着高职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他们的网络行为会更加隐蔽,很小的网络不良行为无法引起注意,就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群体事件,所以应该提前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及时有效妥善处理敏锐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尽快健全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对网络用户的注册信息审核力度,便于明确网络用户的信息主体责任,如果有故意煽动舆论的不良网络行为出现,可以及时找到用户并加以处罚。这样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避免学生受错误舆论的诱导。
(三)强化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平台是未来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发展趋势,因而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教师团队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是当前要做的重点工作。首先,学校层面应该建立起学生管理平台,然后对教师进行操作流程培训,讓教师逐渐适应并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其次,要制定有关制度来激励教师主动学习网络工具,这样有利于让教师进一步充分挖掘网络工具的更多功能,从而可以让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平台更加全面化,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
五、结语
“互联网+”模式可以给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针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已经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以及强化培训教师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在今后“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促进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心远.“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96-98.
[2]王金枝,李韦璇,田竹.高职院校“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园,2017(1):159.
[3]苗青.“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7(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