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丽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实效性;途径
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与改革,使课堂教学开始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初中生处于培养人格魅力与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开展丰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完美适应社会需要。但就目前初中教学现状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并不完善,并存在较多弊端,影响了整体教学的质量,阻碍学生发展。所以如何开展质量好、实效性高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教学任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展开了一定讨论。
一、培养价值观的过程
人的价值观、思想观等都不是先天形成的,是通过后期不断地实践与学习而逐步产生的。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阶段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进行学习期间,需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转变成真实的道德与法治行为,实现知行转化的目标。
人的思想品德过程往往包含思想、行为与心理三个部分。心理结构中的内容包括意志、信念等元素,思想结构中的内容包含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等,至于行为则是完成心理与思想培养后的外显部分。人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心理、思想再到行为。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因素
在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心理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作用,引导初中生将知识转变成行为。为了实现这种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安排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剂,将教材内容划分成五个模块,充分展示出每个模块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够积极发挥出每个模块的教学价值。
对于初中生来说,七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初始阶段,学生会面临很多新的事物、新的环境。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认知教育。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是学生对于道德与法律的理解与评价,是学生进行正确道德与法治行为的基础。在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学习内容中有关于师生交往、朋友交往等话题,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遭的任务与社会规则。思想品德情感则是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认知时对于周围事物或者是人的爱憎好恶情感。
在教材安排中有爱在家人、家的意义等主题,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教师、家庭等事物的感情。思想品德信念则是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后产生的一定的社会准则、社会道德的信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存在敬畏生命、遵守法规等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在社会上生存的价值观。思想品德意志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克服困难并具备应对难题的勇气,教材中也有相对应的内容满足该要求,如实现更好的自己、提高生命毅力等。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材内容安排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性格、情感等因素,为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行为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以上因素的影响作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的正确态度,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社会公民。虽然就目前初中教学现状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着较多不足,严重影响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针对不足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式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一节质量好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就能够体现的,尤其是道德与法治内容本身就略微枯燥,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讲述,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一篇案例或者一篇文章的详细了解要远比不断学习其他文章要有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除了学科知识之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充满兴趣。
举个例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组别,由不同组内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向警察、医生、普通群众等组织学生展开一个小型情景剧,让学生在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有趣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并加以利用
初中时期的学生处于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对教师看法的不赞同。当学生发生这样的行为时,教师不应该以打压、反对等态度面对学生,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人公,相反要对学生的这种行为适当表示出赞赏,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在学生这样主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人特征。另外,当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出赞赏时,学生会获得极大的自我满足感,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有大幅提升。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师生角色的转变不单纯是身份上的转变,而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避免学生过于自我,使课堂产生失控现象。
(三)充分发挥教学榜样的作用
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基础,正确的观念能够帮助人树立正确三观,还能使人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若是他们看到优秀的榜样,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发挥优秀榜样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成为榜样。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有一主题是“少年梦想”,这一内容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想与信念。为了充实教材内容,教材中包含了钱学森、莱特兄弟等优秀人物事迹,教师教学期间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料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思考。
(四)巧妙运用作业考察模式
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都是通过作业考查这项工作来完成的。在结束教学工作后,教师布置适当的作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回顾。在教学反馈的过程中,除了作业结果的质量,教师还要重视作业完成过程的质量。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作业表现要展示出充分的尊重,认可每位学生存在的差距。除了教师单方面的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检查,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还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的开展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輔助作用,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品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