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本身存在一定的枯燥性,要想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效的把握教学大纲及学习重难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思维;求知欲;个体化
《新课程》指出,学生不是机械的学习者,而是富有创造力的鲜明的个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所学知识就必须要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根据学生当前的心理接受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设定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够从一个变化的事务中把握到最实质的东西,但是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撑。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利用小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善于把问题放到具体的事务也就是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时,就可以从生活入手,将问题放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如我们去书店买书的时候,一本书是5元钱,那么10块钱可以买几本呢?15块钱呢?20块钱呢?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不难回答出来10块钱可以买2本,15块钱可以买3本,20块钱可以买4本,由此可以引出学生关于除法的初步认识:10÷5=2,15÷5=3,20÷5=4。那么125元钱可以买几本呢?学生根据刚刚所给的算式就知道是125÷5=25了。通过这样,将问题放到日常生活常见的例子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除法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手操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能力,發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孩子的动作思维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孩子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换成学生能够看见的、摸得着的一些东西,让学生在实物中真实的感受数学魅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与拼组》这一节时,若教师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这些图形的特征,或者直接在PPT上展示出来,告诉学生这些图形的特征,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不是真正的理解,就别提举一反三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教师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图形的奥秘,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了。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每人一个拼组图形,让学生自己把这些拼组图形裁剪下来,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并让学生交流讨论,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有的图形四个边都相等且都是90度,有的图形对边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并总结学生的所说的图形的特征,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得出了结论,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得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图形的特征,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省力很多。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促使各层同学共同进步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教学大纲统一培养的目标之下,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者课下活动中善于观察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和优势,并对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做到因材施教,指导有针对性,首先要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这样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观察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师要想促使各层学生共同进步,就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在平时的备课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习题讲解难度区分要明显一点,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对于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挑选不同的学生来回答。著名心理学维果茨基曾说过,教学应该走到发展的前面,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在他们已经发展的水平之上让他们通过各种努力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所以,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挑战性,争取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最后,对于每个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鼓励,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费功夫,慢慢引导,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快乐。通过这样不断的鼓励和引导来促使每个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
结语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通过不断研究心理学,努力做到对小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变更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应用[J].范如平.中国校外教育.2012(25).
[2]透过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看低年级计算教学[J].董巧芬.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6).
[3]如何利用小学心理学原理指导数学教学[J].杨霞.成才之路.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