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问”出语文课堂的真善美

2020-04-30 06:46易桂叶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真善美人文艺术

易桂叶

【摘要】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着普遍的问题,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形式上的丰富绚烂,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却华而不实,缺少丰富的人文精神,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陷入了误区,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科学艺术的教学境界,引导学生感受人性之美,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提高小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本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真、善、美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问”出语文课堂真善美的探索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真善美 人文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47-01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也发生了全新的改变,教师不仅要注重将丰富的语文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小学生的阅历较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别,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真、善、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培养起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情感真挚、内心善良、道德高尚的人。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真、善、美的重要意义

(一)真挚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學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知生活的内涵、体会真挚的情感,这一过程中,语文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依据,其中间接的反映了人类的情感和现实生活。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善,需要语文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观察和体会生活本色,感悟教材文本中的特定情境和真挚情感,例如诗词中的真挚友情、雄心壮志、忧国之心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内的情感,体会生活的真谛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悟,形成对待世界和他人的积极态度、珍惜生活。

(二)人性的善良

语文教学课堂上融入“善”,是对人性本真的探寻,是作为人的根本核心所在,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寻找人性的善良,教师对语文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寻找和发现语言中蕴含着的人性之善,感受语文学习素材中心存善意的人无处不在,强化人类善良的意念和意识,让学生学会宽容、以善待人,帮助学生形成善良的本真人性观念,并且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人涵养。

(三)人性道德之美

语文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学会辨识真正的美、感受真正的美,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对于美的感受各有不同,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人性道德的真谛,感悟祖国的山河壮丽之美,人性之美,学会正确的追求美、并且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美。例如,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这就是一种助人为乐之美,语文教师不仅注重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真正的美,成为品德高尚、善意在怀、情感真挚的人,拥有内在的善良和内在的美。

二、“问”出语文课堂真善美的探索策略

(一)挖掘文本

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意识,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借助教材文本内容来引导学生,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的“未定点”和“意义空白”,教师应将其中的语言空白和内容空白充分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借助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例如,在教材内容《乌鸦喝水》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文章内容讲述完成后,小乌鸦喝到了水,此处就是一个意义空白,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乌鸦喝水的这个办法你觉得好吗?”、“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应该怎么办?”,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乌鸦所处的环境和心理变化,体会文章的内涵,探索其中的深刻情感。

(二)引导想象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非要做到面面俱到,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下一些内容,创建出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感悟文章中的知识深意,体会其中涉及到的人文情感。例如在学习诗词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诗词中描写到的情景,向学生提问,诗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个人情感,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言来表达对诗词中画面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感受文本中的艺术和人性的真善美。

(三)设计问题

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借助有效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形成,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来设计几个问题,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即产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欲望,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环节,不仅使阅读学习的目标更明确,还能够让学生在一边读、一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大提高阅读兴趣,强化阅读和学习的能力,深入感受文章内容中的内涵、人文情感等,感受语文素材中的真善美。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中,语文学科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解读学生心灵的学科,借助语文教材内的课文内容,加强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丰富语文教学课堂,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成为有美景欣赏、有情感生活、有心智活动的高质量课堂,坚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真、善、美”,引导学生借助朗读、感悟等方式,实现移情、益趣,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天地中的鲜活生动和神奇奥妙,提高人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刘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真”“善”“美”[J].中国教育学刊,2019(03):105.

[2]罗勇.语文教育应探求真善美融合的新理念[J].文教资料,2019(07):29-30.

[3]曹锦羽.真、善、美——语文朗读教学三境界[J].小学教学研究,2019(05):52-53.

[4]马妍.美学视野下“大语文”教育的真善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1):20-23.

猜你喜欢
真善美人文艺术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纸的艺术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人文社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