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宣成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假期,体验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经历了一些不一样的情绪波动。从走亲访友的适意到居家隔离的无聊,从把酒言欢的悠闲到风声鹤唳的恐惧,从线下教学的从容到线上教学的忙乱——大自然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给人类上了一堂“大课”,让我们经历了一场特殊的“大考”。
面对这场“考试”,我国全民参战,共克时艰,再次展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坚忍与团结,展现出我们国家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经过两个多月的卓绝努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抗疫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持续向好。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梳理一下在这场“生命大考”中的經验与教训,获取灾难后站起来的力量,如此,才是对逝去的生命最好的祭奠。
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我更愿意从教育的层面梳理自己的思考。在我来看,自从疫情警报拉响的那一刻起,一门针对我们全民的课程便已经开始,属于每个人的学习便悄然发生。因为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困境是最强的学习催化剂。
我相信,身处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心灵的触动和反省——关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而按照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的观点,学习正是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三位一体”的对话结构。以下,我就从这三个维度分享自己的看法。
其一,就人与自然的对话而言,疫情恰如一记重锤,瞬间击垮了人类雄踞生物链顶端的自信,让我们明白,认知的前提是尊重
近百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早已可以借助飞船走向茫茫宇宙。然而,科技在拓展我们行动空间的同时也诱发了人类空前的自满,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待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态度——抛却了敬畏和膜拜,代之以睥睨与征服。殊不知,面对无限神秘的大自然,技术永远都是有局限的。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新冠病毒,就让千家万户必须禁足,即便是再高度发达的城市,一时在疫情面前也显得茫然无措。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思考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平衡。
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系统。“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动力系统,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导致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因此,珍视自然万物其实就是对我们自身的珍爱。我们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其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建立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和族群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更在于通过全球合作,重构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和谐共生的关系。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自矜和欲望日益膨胀的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显得非常艰难。从某大国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到一些人肆意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利益的车轮正碾压着人类最为可贵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所以,教育从来不是只针对孩子的命题,它应该是人类终身思考的课题,作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不断创新和延展。
其二,从人与自身对话的维度来看,疫情犹如一针大剂量的镇静剂,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疫情爆发时,看着不断更新的确诊病例和死亡数字,相信很多人都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进而重新思考工作与家庭、成就与健康、财富与快乐的关系及比重问题。面对迅猛膨胀的物质诱惑,很多人已经鲜有时间和机会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鲜有兴趣和精力叩问自己“为何而来”“要向何处”这类基本的人生问题了。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也是基于我本人的经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在照顾家庭和陪伴父母上总感觉挤不出精力和时间。这次因为疫情的拘囿,我才得以陪伴八十岁的老父亲两个多月,每天早晚问安、餐后围桌闲谈,这是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有体验过的温馨时刻。之前回家看望父母总是来去匆匆,最多住上三五天,因为总感觉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直到去年母亲病逝,痛心之余,不禁扪心自问:我平日里那些自认为不得不处理的事务、不得不参加的聚会,与陪伴家人比起来,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静下心想想,人生其实就是在纷繁世事中区分出轻重缓急的选择过程。一件事情之所以重要,只不过是我们内心将它看得重要罢了,如果把它的价值等级调低,恐怕其中十有七八是可以忽略的。
还有一件事情引发了我对生命价值的反思。据媒体报道,3月1日当天,我国有两位年轻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导病逝:一位是年仅42岁的海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林肇宏,另一位是年仅51岁的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解玉峰。其中,解玉峰教授和我的经历非常相似,都是1985年入学的中师生,都曾在农村中小学任过教,而后读硕、读博,如今我也进入大学教书,看到这样的消息当然格外震惊。作为大学教师,面对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在学术与健康之间,我们到底应作出怎样的平衡?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病逝前发的那段话:“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段话真实而感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让更多人得以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然而,钢筋水泥的束缚、红尘物欲的驱动、效益竞争的挤压,也让很多人健康透支、亲情淡漠、精神焦虑。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似乎早已成为不合时宜的远古传说。然而,当疫情迫使我们停下脚步,回望过去,思考当下时,是否发现自己孜孜以求的很多东西,其实并非是真正想要的?
如今,站在50岁的边上,从疫情阴霾之下走出,我突然领悟到:所谓“知天命”者,绝不是要我们“听天由命”,而是告诫我们要“安心立命”“精一执中”,厘清哪些是生命中值得做的,“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或许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自己。
教师如此,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下,课程改革已经从三维目标时代升级到了核心素养时代,但是,我们的教学实践却依然停留在知识灌输的层面,孩子的生命空间被海量试题和打卡测试填满。在分数和学历的挤压下,他们连看着“四角的天空”发呆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还有心情与内心对话?
其三,从人与他人对话的维度来看,疫情恰似一块磁力巨大的试金石,让我们感受到了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时穷节乃现,危难识英雄。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最令人感动与崇敬的自然莫过于那些“最美逆行者”——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了,当然还有全国各地数不清的公安民警、快递小哥、社区志愿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3岁的李兰娟院士等人一时间成了国民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
我想,钟南山院士等人之所以能赢得如此的尊重,不仅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精湛医术和精准判断,让芸芸众生在疫情面前不至于过度恐惧与惶惑;更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操守和道德担当,让我们看到了医者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钟南山院士以84岁的高龄赶到一线,日夜奔忙;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告急时主动请缨,带领团队连夜从杭州赶往武汉,一待就是两个多月。他们这种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的专业精神已经令人动容,而尤其让人钦佩的是,在疫情面前,他们能够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向媒体和公众发出真实的声音,作出独立的判断。
鲁迅先生当年曾将那些“有确信、不自欺”的人称为“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我想,很多医者正是这样的人。在事实面前,他們不虚美、不掩饰;在危险面前,他们不躲避、不畏惧;在责任面前,他们不推诿、勇担当。那么,在这个不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时代,这种社会责任感到底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呢?对于我们教育人来说,这个问题无疑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我收集了有关钟南山先生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发现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既得益于他个人的强烈自省和反思意识,更得益于他的家庭教育。钟南山的父母都是我国著名的医学专家,他的父亲作为我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在75岁高龄时,还撰写了40万字的儿科专著,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激励并要求钟南山说老实话、做老实人。钟南山时刻不能忘记的就是老父亲说过的这句话:“一个人能够在这世界上留下点东西,他就不算白活。”在这再普通不过的话语中,蕴含着多少沉甸甸的责任感啊!
由此,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行业:医疗发达,使生命被珍重;教育先进,则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人们用“白衣天使”和“灵魂工程师”形容医护人员和教师,可见我们从事的是天然带有道德属性的职业。医护人员的奋战让师生可以重返校园,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作为教育领域的普通一员,自己该怎样精进业务、踏实执教,在自己的岗位上彰显价值和责任感,使中国精神在新一代心中得以扎根、生长,使华夏文化绵延流传。
(责 编 莫 荻)